1997年龙永图与美谈判,美方:中国肉只能做狗食,龙永图如何回应

峻辉聊过去 2024-04-03 02:14:08

龙永图是我国入世的首席谈判代表,在当年的入世谈判中花费了很多的心力。2006年,他回忆自己在入世谈判中的经历,还提到了一个关于中国肉食品质量的话题。

当时,美国的谈判代表宣称中国肉的质量堪忧,只能做狗食,对此龙永图也在谈判现场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事后,美国代表意识到了自己言词的不恰当,马上重新做了解释,这也多亏了龙永图当即做出的恰当回应。

中美关系的见证人

龙永图是公派留学生,是我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适应重返联合国的国际情况,公费派出去留学的一员。

龙永图感慨,当时国家的外汇储备还比较紧张,只有财政部长有权批。

他们这些留学生能从中拿到一笔钱出去读书,学习知识,是幸运的,他也对此心怀感恩。

他说,自己工作的初心就是在英国留学时候建立起来的,即是对人民和国家的感恩之心。

后来,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正是这份初心,一直鼓励着他渡过难关。

龙永图还被誉为是最擅长和西方人打交道的中国官员。在被问及在这方面是否有什么可总结的经验时,他的回答是,自己只是特别注意两点,一个是厚道,还有一个就是专业。

厚道就是要想到对方,不先入为主,光想着自己,得周全,考虑到对方提出来的每一条建议,也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更不能骗人,乱说话来框别人。

专业就是把准备工作尽量做充分,跟别人谈的时候,要让对方知道你是懂的,别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一个方面的不骗人。

用专业的语言和思维来谈判,谈判双方知道了彼此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也就更能达成共识,不容易被对方糊弄和忽悠。

在开始和西方人谈判的时候,龙永图是将关贸总协定从成立到现在的英文文件和材料都看了几遍,还学习了大半年的马列理论知识,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工作,所以没有露怯。

回看龙永图的职业履历,可以将其视为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位重要见证人。

1978年,中美两国正式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标志着两国正式开始了建交之路。

同一年,龙永图被派驻到了我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团工作,这位伦敦政经的毕业生似乎天然就和我国的外交事业发展深度绑定在了一起。

龙永图后来回忆,自己能在那个年代有机会到国外学习英语和经济,是很难得的机会,学成后能参加外交工作更让他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

那时,他是从英国到了美国,在两个国家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更让他有大开眼界的感觉。

龙永图初到联合国,是在开发计划署工作。当时,这个部门主要就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恰恰是不接受援助的,这让开发署长莫尔斯有些伤脑筋,还做了多次的劝说工作。

事情的转折要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济上的政策开始调整,外经贸部的副部长魏玉明终于带队到了联合国,开始洽谈接受援助的事宜。

龙永图在这次洽谈中扮演的是翻译的角色。他记得莫尔斯得知此事时的惊讶和兴奋,还多次让他再说一遍确认。

莫尔斯当时说了一句很幽默的话:“我就像一个男人追求一个女人,终于把你们追到手了。”

当时的中美关系确实正如莫尔斯说的,像是一对情侣一样,处在从暧昧到恋爱的过渡阶段,而龙永图幸运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当时,龙永图印象中的美国人,莫尔斯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们对中国有着比较友好的态度,都希望中国成为世界大家庭当中的一员。

谈判的挑战

只是,美国人这样的友好态度并没有延续到后来我国的入世谈判中。和美国人的谈判从1997年一直持续到了1999年,龙永图带领团队花费了很多的口舌,才终于和美国人谈妥,顺利签订了协议。

龙永图回忆,当时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国已经不承认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了,并要求我们像世贸组织中的其他国家一样,承担应有的义务。

美国人的评判标准比较刁钻,说我们已经研发出了原子弹,首都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的城市繁华程度也都很高了,是发达国家的水平。

既然有了这样的发展,我们就不应该只是承担发展中国家的义务。美国人说得看似有理,其实并不符合我国,特别是全国的发展实际。

除了判断标准上的错位,他们对我国的食品质量也极尽苛责,说我们市场上的肉卖到美国去,狗都不吃。这是一位谈判代表在龙永图办公室里面亲口说的。

龙永图当时的反应一下子就急了,很生气,直接拍着桌子告诉美国人,让他们不要侮辱中国,还让他们马上离开自己的办公室。

美国人看到了龙永图的态度,知道自己说的不恰当,马上给龙永图道歉,还解释说狗在美国家庭中相当于一位家庭成员,把中国肉说成是狗食,并不是在侮辱中国,龙永图多心了。

不管美国代表是有心掩饰,还是无意冒犯,从这件事情上,龙永图都发现了中美之间存在的巨大文化差异。

也正是因为美国人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缺乏应该的了解,才让两国之间的谈判变得如此困难。

除了中国肉的质量问题,他们对美国肉制品出口到中国的检疫标准也颇有微词,觉得只要美国自己这边通过就行,用不着中国再检测一遍,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主权国家来说,也是挺冒犯的事情,龙永图在谈判中没有接受。

入世谈判的时候,他还遇到过一个比较大的难关,就是两国谈判进入到要紧关头的时候,发生了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事件。

国内群情激奋,舆论声音很大,很多人都指责他作为首席谈判代表在谈判过程中让步太多了。这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一般人可能就扛不住了,但是他顶了下来,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代表的专业和能力。

谈判中的困难上面已经说了很多了,而最后谈判之所以能够顺利敲定,还是因为中美彼此之间找到了共同的利益点。

龙永图后来总结说,美国当时的要求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两条,一个是让我们遵守国际规则,另外一个就是开放市场,其实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大方向,符合中国人的利益需求,跟我们不冲突。

既然双方在这些方面有着基本共识,就算我国对当时美国提出的一些要求还不是很能做到,但之后的5到8年能做到就可以了,这也是美国能接受的。

这次谈判的经验给了龙永图启示,后来他再与美国人谈判,会尽力寻找两国之间共同利益的契合点。

美国人不吃亏

对于中国入世这件事情,特朗普曾翻旧账说,当时美国点头同意是吃了亏的。

龙永图解释过这背后的原因,说特朗普的态度主要是因为他不了解那个时候的背景和整个过程,双方签订的协议并非“不平等”,是相对平衡的。

他还谈到了入世带给我国的机遇很大,让国内进出口贸易的冲动一下子释放了出来,出口量在2001年前后甚至出现了大幅度的井喷。

当时,外汇收入的增长是惊人的。一开始,我们的外汇储备只有2000亿美元左右,不到十年时间就增加到了最高4万亿。

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出口到了美国,特朗普就是因此觉得美国在两国的贸易当中做了巨大的让步。

但实际上,入世后国内生产力的解放程度,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现在看,这有点像当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安徽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解放,是以“开放促改革”的结果。

如今,龙永图再看中美关系,觉得二者之间合作的机会依旧很多,并不是充满了竞争和摩擦的。

当初入世谈判涉及到的税号多达六千多个,涉及到的服务贸易部门更有上百个,最后能够谈成,说明了这两个国家之间是存在诸多利益关联的。

我们着力建立的新型大国外交关系的基础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这也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是不应该动摇两国之间的整体外交战略的。

现在中美之间的一个问题是,美国人似乎习惯性地将中国定位成了“战略竞争对手”,这其实并非我们做工作的一个出发点,我们还是想和美国建立比较真诚的战略伙伴关系的。

如果美国真的要把我们当作一个战略竞争对手来打压,我们也是不怕打压的,而且美国越打压,越可能让两国成了真的竞争对手。

中美两国在人均收入、金融和核心技术等方面都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我们现在专注处理的主要是国内的贫困人口、经济结构、环保等方面的问题。

中国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更得益于现存的国际秩序,所以是不会成为其颠覆者的。

美国对中国情况的误判和忧虑,或许情有可原,但不能将其当作了实际,把中国当成了对手。

当下,对于美国来说,要想做到真的不吃亏,也不是去阻碍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而是要采用另一种对双方都有益的战略思维。

全球化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让中美两国进入到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全球产业链网络中,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在这个产业链网络中,就算是某个环节遇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全局的影响也相对有限。想要将这个网络彻底摧毁,绝不是美国某一届的政府能做到的。

美国政府现在无是想应对中国近些年崛起和发展的事实,但应对的方法不当,不应当是去做阻碍,而是尽可能地去适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潮流面前,只有适应潮流发展的人,才能够得到切实的好处。暴力解决不了问题,硬碰硬的后果未必是大家想要看到的。

入世二十多年来,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巨大的。世界拿到了中国市场的红利,我们也借此搞活了国内的市场和经济。

我们在入世的时候就承诺会开放市场,同时也一直都在坚持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市场的开放一定是逐步进行的,这样就确保了我们既能够有效地接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中,同时在这个过程里面也不会对国内原来的经济发展造成太大的冲击。

这二十多年的成绩,也提升了国人的信心。入世之前,有一些人担心我们承受不了开放带来的冲击,但事实证明不管是中国的企业,还是各个行业的承受力还是可以的。我们的民众在入世之后获利很大,很多人甚至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入世之前,如果有人拿到了外贸订单,或者出口的外汇指标,都要跑到如电视剧《繁花》里面的外贸大楼去,因为只有那里才有垄断的外贸经营权。

入世之后就不一样了,外贸经营权从本来全国几十家的外贸公司手里放了出去,民众可以靠自己跑出去做生意了。

龙永图还讲过一个温州年轻人发家致富的故事。当时,他在温州等飞机,这个年轻人认出了他,就过来告诉他,说是他让自己成为了亿万富翁。

这个年轻人是卖灯具的,以前他将灯具卖到国外,要靠香港、台湾的中间商,以及国外的经销商的帮助,过程里面兜兜转转,大费周章,最后的盈利可能就几十万。

而在入世之后,他一年的盈利可以达到几百万,甚至是几千万,几年之后便成了亿万富翁。

从被美国人嘲国内的肉制品只能给狗吃,到成为世界经济和市场上的重要一环,这中间我们走过了太长的一段路。

实现如今这样的发展不容易,背后要感谢龙永图这些代表在当年的努力,也要感谢国内经济市场上每一位企业家的勇敢和奋斗。

2 阅读:9

峻辉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