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三次救儿子无果:跪在斯大林脚上,苦苦哀求,最终被枪毙

峻辉聊过去 2024-04-09 01:18:05

1953年3月5日,一个非常静谧的夜晚。

莫斯科郊外昆采沃的别墅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因突发脑溢血,重重倒在了木质地板上。

这位老人年至74岁,有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斯大林。

活着的斯大林,是令所有人都寒毛直竖的“慈父”,死了的斯大林,却是人人批判的对象。

1956年,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发生了惊人的一幕。

赫鲁晓夫走上主席台,一只手拿着报告,一只手不停地挥舞,向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开始发难。

有些代表直冒冷汗,他们中谁也没有料到,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的路上会走得那么远。

当时就有不少人暗暗猜测,赫鲁晓夫之所以这样做,可能不是在遵从“列宁遗嘱”,或者坚持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政治原则。

赫鲁晓夫怨气之深,仿佛是掺杂着个人私仇,实施个人报复,背后有不为人知的恩怨。

这个恩怨,直到赫鲁晓夫死后,“勋宗”上台以后才被公布于众,原来是赫鲁晓夫儿子之死有关。

赫鲁晓夫的儿子

说起来,赫鲁晓夫和斯大林的恩怨是一桩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

赫鲁晓夫的长子全名为列昂尼德·妮基托维奇·赫鲁晓夫,是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和发妻耶芙洛西尼亚·伊万诺夫娜·赫鲁晓娃的长子。

列昂尼德出生于1917年11月10日,从小生活还算平稳,就是性情上有点冲动,这也为日后的惨剧埋下了引线。

在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前,列昂尼德在学校和工作中的记录总是时好时坏,这也符合他一直以来的性情。

赫鲁晓夫当然也知道儿子的缺点,可斯拉夫男性骨子里就不善言辞。父子之间的交流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说是彼此熟悉的“路人”也不为过。

列昂尼德在完成七年的学业后,就接受了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来到了莫斯科郊外一家工厂组织的夏令营呆过一段时间。

1933年,16岁的列昂尼德还很稚嫩,他放弃了学业,为了苏联的工业化,开始了钳工的工作,这也是他父亲的挚爱。

等年纪稍微大一些,列昂尼德就来到一所飞行学院,学习飞行。

这所飞行学院不是精英人物的孩子所在的声名显赫的莫斯科学院,而是沃罗涅日和萨拉托夫之间巴拉晓夫的民用航空学院。

飞行技术精湛的列昂尼德真是从底层做起,很少得到父亲的庇佑。1937年,列昂尼德又转入到了乌里扬诺夫斯克的另一所学校。

此后,列昂尼德就在莫斯科和基辅的航空俱乐部里担任飞行教练。

在父亲的要求下,列昂尼德加入了苏联共青团,并成为共青团组织的中层干部。列昂尼德的前半生看似顺风顺水,实则是危机四伏。

很快,列昂尼德就惹出了麻烦,他在巴拉晓夫因“酗酒和纪律松懈”,还不缴纳团费,受到过正式批评。

或许是因为怀恨在心,列昂尼德从来没有正式加入苏共,因而也有历史学家推测列昂尼德对苏共没有好感,只是一个俄罗斯民族主义者。

尽管如此,列昂尼德还是在1939年7月被任命为第134轰炸机大队的中尉。

意外的枪杀

当上中尉,列昂尼德前程似锦。苏芬战争期间,列昂尼德受到征召,参加了战斗,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

卫国战争第一年,列昂尼德驾驶的轰炸机被德机击落,他本人身受重伤,获得了休假机会,就来到了古比雪夫。

在古比雪夫,列昂尼德结识了斯捷潘·米高扬和鲁本·伊巴露丽(鲁本是西班牙共产党领袖多洛雷斯·伊巴露里的儿子)。

三人几乎每天都要见面,斯捷潘当时觉得,列昂尼德是一位好同志,而且老实忠厚,只是他酗酒如命。

恰巧在那段时间,列昂尼德的一个好哥们儿来古比雪夫出差,住在当地一家环境嘈杂的旅馆里。

此人可以从一家酒厂买到烈性酒,好友多日不见,定要痛饮一番,经常从酒厂买酒,喝的是不知道天南海北,忘记了东西南北。

斯捷潘是不喝酒的,但也时常去串门。在旅馆里,米高扬见到了许多客人,还有一些妙龄女郎。

根据斯捷潘的说法,列昂尼德喝醉以后,不撒酒疯,反而呆在角落里沉沉地睡去。

当时,他们认识了从莫斯科大剧院疏散来后方的两名青年舞蹈演员,并和他们交上了朋友。

其中一个叫瓦莲京娜·彼得罗娃,另一个叫丽莎·奥斯特罗拉茨卡娅。都处于年轻气盛的青年,他们载歌载舞,享受着甘甜的美酒。

然而,酒色中不仅有快乐,也有祸患。一天,一个从前线回来的水兵也出现在这家旅馆。

年轻朋友在一起,自然很是热闹,大家喝得是酣畅淋漓,个个早已面红耳赤。在交谈中,有人说,列昂尼德的枪法十分了得,简直可以百步穿杨。

那名水兵也是爱较真,觉得这种奉承话十分刺耳,就不知深浅地与之争辩起来,并坚持要列昂尼德露一手。

这名水兵采取的方法颇为大胆,要列昂尼德用手枪打掉他头上顶着的酒瓶。

即便列昂尼德一再拒绝,但拗不过水兵的死硬纠缠,就拿起了手枪,打掉了酒瓶的瓶颈。

可是这名水兵还不依不饶,说必须击中瓶身才算数。

列昂尼德只好又开了一枪,不幸的是,这次马失前蹄,击中了水兵的眉心,顿时脑浆四溅,上演了一出苏联版本的“许攸之死”。

惹出了人命官司,按照当时惩罚有过错的飞行员的做法,列昂尼德被罚“在前线干满八年”。

可是赫鲁晓夫的政敌却不依不饶,将此事越弄越大。他们的意思很明白,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天下没有不爱子的父亲,看到儿子犯了错,赫鲁晓夫顾不得许多。根据苏联高级领导人警卫。

克格勃将军米哈伊尔·多库恰耶夫的讲述,那时赫鲁晓夫急匆匆从前线回到莫斯科,找到了斯大林。

说着说着,赫鲁晓夫开始小声抽泣,然后放声痛苦。他呜咽着对斯大林说:“自己的儿子犯了罪,应该让他接受惩罚,但不要枪毙他。”

斯大林则冷冷地回答道:“既然如此,我也帮不上什么忙。”斯大林的脾气秉性,大家都知道,他曾说出过“我不会用一个元帅去换我的儿子”,更别说对待赫鲁晓夫的儿子了。

再者,如果为赫鲁晓夫开了先河,以后定会人有样学样,那苏联的政治稳定就是一个问题,斯大林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成为战俘

于是,不等脚上的伤完全治愈,列昂尼德只能去接受雅克-7B歼击机的培训。1942年11月,列昂尼德以“良好”的等级通过了飞行测试,又同德军开始交战。

1943年3月11日中午时分,列昂尼德中尉和其他八名飞行员从莫斯科西南卡卢加省起飞,任务是保护苏联军队的推进,以防遭到德军轰炸机的袭击。

当德国战斗机出现时,苏联飞机分成三队,列昂尼德和查莫林中尉追逐两架敌机,一直到了德国占领区的上空。

查莫林击落了一家敌机,当时列昂尼德的飞机在右侧,进行掩护。

这时,另一架德国飞机对列昂尼德的飞机开火,查莫林看到列昂尼德的飞机以几乎垂直的角度栽了下去,迫不得已返回了停机场。

第一航空队司令库蒂雅科夫将军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组织了仔细的空中搜索,并派出了地面搜救人员,但一无所获。”

谁知,列昂尼德不是牺牲了,而是被德军俘虏了。俘虏不是什么罪过,但列昂尼德竟然叛变了,成了纳粹德国宣传战中的王牌。

为此,斯大林气愤到了极点,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列昂尼德弄回来。苏联锄奸队想尽办法,将列昂尼德弄回了莫斯科。

根据列昂尼德的叛国行为,莫斯科军区军事法庭将其判处死刑。

做出判决后,赫鲁晓夫又向斯大林求情。这一次,赫鲁晓夫的态度更加谦卑,救子心切的赫鲁晓夫急火攻心,忽然双手着地,弓着身体爬到斯大林脚边。

斯大林没料到赫鲁晓夫会来这手,一时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是好,赶紧让赫鲁晓夫离开。

几天之后,赫鲁晓夫又来到了斯大林的办公室,为的还是儿子的生死存亡问题。

这次斯大林还是无动于衷,但赫鲁晓夫抱紧了斯大林的双腿,乞求能更改命令。

可斯大林“钢铁之人”的名号不是白来的,他叫来了波斯克廖贝舍夫和警卫,强行将赫鲁晓夫带到了隔壁房间。

另外,斯大林还叫来了医生,对赫鲁晓夫进行了护理。赫鲁晓夫的口中一直喋喋不休地念叨着:“宽恕我儿子,请不要枪毙他……。”

最后,列昂尼德还是死在了行刑队的枪弹之下。

多年以后,赫鲁晓夫还当着亲信的面,口无遮拦地对他们说:“为给自己的兄弟报仇,列宁当时向沙皇全家进行了报复。我也一样,要向斯大林复仇,为我儿子报仇,即便他已经化成了灰。”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赫鲁晓夫下跪乞求斯大林的传闻,只是“勋宗”上台以后,才有的传闻。

在1990年,保守派杂志Voenno-istorcheskii zhurnal曾派出了两名调查人员,翻阅了德军所有的档案,都没有找到可以证明赫鲁晓夫儿子落入德军之手的文件。

当然,调查人员给出的报告,也透露,有迹象表明,此前有人检查过档案,且有2000多页的材料消失的无影无踪,或许就有关于列昂尼德失踪的证据。

总而言之,列昂尼德之死,和赫鲁晓夫报复斯大林

之间有无联系,是历史的谜案。在专业的历史学界,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参考资料

《赫鲁晓夫全传》 威廉·陶伯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赫鲁晓夫为何向斯大林下跪》 海内海外

《赫鲁晓夫为儿子报复斯大林》 历史有逻辑

0 阅读:11

峻辉聊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