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之前写过《
张灵甫被毙,蒋介石重用冈村宁次调整了战法,却被毛主席从容化解
》一文,讲的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被我华东野战军全歼后,蒋介石在侵华日军战犯冈村宁次的指导下,采取了“重迭合进”的战略方针,调集了11个整编师共25个旅再次向鲁中山区发动进攻。
陈毅、粟裕和谭震林遵照毛主席于6月29日12时发来要求分兵作战的指示,于7月1日分兵,史称“七月分兵”。
分兵之后的作战思路是:出击敌后,调动正面敌人,打乱敌人重点进攻部署。
具体部署为:野司直接指挥第二、第六、第七、第九纵队实施正面阻敌;第三、第八、第十纵队组成右路兵团,由陈士榘、唐亮指挥,向津浦路以西出击鲁西敌后;第一、第四纵队组成左路兵团,由叶飞、陶勇指挥,出击鲁南敌后,调动进犯鲁中地区之敌,策应刘邓大军进军中原。
本文着重说说左路兵团在鲁南的遭遇。
左路兵团经过500里长途行军,奔袭鲁南敌后,在刘邓大军南渡黄河之际,攻克费县。
随后,一举收复峄县、枣庄,威胁台儿庄、徐州。
为了进一步调动进犯鲁中地区之敌,左路兵团继而进攻滕县、邹县,迫使敌五军、七军及整五十七师等7个整编师匆促回援。
老覃在另一篇题为《
连战连败,粟裕伤心写总结,陈毅读后直瞪眼,谭震林读后气得不轻
》的文章中讲到:由于向鲁中地区发动进攻的7个整编师后撤西援,致使鲁中战场只剩下王凌云整八师、胡琏整十一师、黄百韬整二十五师和黄国梁整六十四师。
粟裕认为打大仗的机会来了。他先是将第二、第六、第七、第九纵队集结于沂水县大诸葛以西及临朐县西南地区,准备吃掉黄百韬的整编二十五师。
但是,鲁中连日大雨,山洪暴发,道路难行。黄百韬呢,也嗅出了危险的意味,迅速和整编六十四师抱团。
粟裕因此把刀锋转向占据了南麻的胡琏的整编第十一师。
即在南麻战役开打之前,粟裕发电报给叶飞,要求左路兵团转移到枣庄东北集结,单等野司指挥的主力部队取得南麻战役胜利后,来一个南北夹击,端掉敌人一个兵团。
就这样,当我华野北线部队在南麻、临朐地区反击敌整十一师、整八师时,叶飞的左路兵团静静地在鲁南等待战机。
应该说,我华东野战军挟孟良崮战役中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威,是可以一举破败敌整十一师、整八师的。
可惜的是,天不遂人愿。
鲁中的大雨连月不停,我们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南麻、临朐这两仗都没打好,成为了粟裕军事生涯中的难言之痛。
预先制定下来的南北夹击的战役企图就此破灭。
而叶飞的左路兵团也因为在鲁南停留的时间过久,成为了一支孤悬敌后的孤军,遭到了敌人的层层包围,有全军覆灭之险。
合围我左路兵团的敌人兵力已经有五个整编师,后续欧震兵团的三个整编师也即将赶到,台儿庄、运河一线又有冯治安部两个军实施封锁。
蒋介石叫嚣着说:“这支共军就算插上翅膀也逃不掉了,哈哈,报孟良崮七十四师被歼之仇的机会来了!”
他亲自指挥围追堵截,在给部属下传的电报和无线电话中,称一纵称为“面包”,称四纵为“西瓜”,意为“吃定你了”。
叶飞后来回忆,那段时间,只要打开报话机,就可听到敌人满嘴叫嚷的“吃面包”、“啃西瓜”等狂言。
形势极度严峻。
陈、粟、谭等人远在鲁中,对左路兵团所面临的险情乃是忧戚有加,却爱莫能助,只在养申电文中指示:靠你们机断处理。
如何“机断处理”呢?
叶飞经过缜密分析,认为,敌人全力防我向东突围,不妨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法,先示形于东,给敌人造成我要向东突围的错觉,随后再以有力一部继续向东佯动,引敌东去,从而使主力从容向西跳出敌人合围圈。
战法很妙,困难很大。
其最大难点,就在于以“有力一部继续向东佯动,引敌东去”这个环节上。
具体来说,由哪个部队担任此等重任呢?
要知道,担任此等重任的部队,不仅要强有力的,还必须是具有牺牲精神的。其在“引敌东去”之后,很可能遭受重大伤亡甚至为主力突围而牺牲。
叶飞后来写回忆录,回忆到这一段,禁不住老泪纵横,动情地写:“写到这里,我深深地怀念四纵司令员陶勇同志。”
陶勇赞同叶飞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法,主动提出由自己四纵的彭德清师担任这一重任。
关于彭德清,老覃早年写过《
彭德怀在朝战中犯错,损兵近十万,彭德清临危不惧,率部全身而退
》一文,讲述了“志愿军十大虎将”之一彭德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不朽战绩,并详细介绍过彭德清其人其事,在此不再赘言。
彭德清师即第十师,是第四纵队的主力部队,是经历过三年游击战争锻炼出来的坚强部队。
陶勇顾全大局,为了使左路兵团顺利突围,真可谓壮士断腕,丢车保帅,其心情之沉痛和气魄之雄大是可以想见的。
也正是有了陶勇的牺牲精神和雄大气魄,再加上彭德清师的临危不惧,机智勇敢地与敌纠缠。左路兵团的主力部队得以乘隙向西,于7月28日晚,在滕县以南跨越了津浦铁路,脱离险境,并于8月3胜利进入鲁西南大平原嘉祥地区。
此后,左路兵团与右路兵团合编为华野西线兵团,转战于鲁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