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妇女抽血浆后脑梗死,中医提醒:不要盲目献血

诸葛好的恪说养护 2025-02-26 19:54:36

大家好,我是张氏中医第六代传承人张喜海,专注骨病40年。

最近,四川绵阳52岁妇女抽血浆后脑梗死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让人痛心,更是警醒了我们。突然想到有很爱心人士,喜欢献血,献血虽是善举,但并非人人适合。

今天带大家科普一下,为什么献血还能引起脑梗,什么样的人不能献血。

1.献血浆为什么引发了脑梗?

献血浆引发脑梗的中医核心病机可归纳为气血失衡、脏腑失和。

气血层面:血浆属“阴血”,过量捐献导致阴液亏虚,血不载气则气机推动无力,血液流速减缓形成“血瘀”。若患者本身存在气血不足(如贫血、体虚),血瘀更易阻滞脑络(脑部血管),引发局部缺血(脑梗)。

阴阳层面:频繁献血浆易耗伤肝肾之阴,阴不制阳则虚火内生,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中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属“肝阳上亢”),血浆容量骤降可加剧阳亢化风,扰动血脉而诱发脑络闭阻。

脏腑层面:脾主统血、肝主藏血功能受损时,血液生成与固摄能力下降,脑部供血稳定性被破坏;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脑为髓海),脑络抗病能力减弱,易受内外病邪侵袭。

中医强调献血前需评估体质,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者应避免捐献。

2. 什么人群不可以献血?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强调:“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血液不仅是运输氧气和养分的载体,更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基。若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易引发“气滞血瘀”,进而诱发多种疾病。尤其对中老年人而言,气血本已渐衰,献血更需审慎。

而且,中医讲究“精气神”,认为献血会耗伤人体的“精气”。对于气血不足、体质偏寒的人来说,献血容易导致“虚中加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像气血不足者(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献血可能加重虚证,影响免疫力;孕妇、经期女性、术后恢复期患者,本就处于气血耗损阶段,献血易伤正气;脑梗病史、高血压未控制者,更是不建议献血,献血可能诱发血液波动,增加复发风险。

3.适合献血人群

健康成年人:年龄在18-55岁之间,体重达标,血压、血糖、血脂正常。

血量充足者:平时饮食均衡,血色素、血小板等指标正常。

无慢性疾病: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

4. 献血的注意事项

献血前:避免空腹,保证充足睡眠,不要饮酒。

献血后: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补气养血食疗:红枣枸杞粥、当归黄芪炖鸡汤,促进血液再生。

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内不提重物、不弯腰劳累。

监测身体信号:若出现头晕、心慌,需及时休息并补充糖分。

结语

献血是高尚的行为,但健康才是最大的本钱。尤其是40-60岁的中老年人,更应该关注自身健康,量力而行。如果您不满足献血条件,建议先调理身体,再考虑献血。毕竟,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关爱他人!

0 阅读:24
诸葛好的恪说养护

诸葛好的恪说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