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交付了71941辆车的极氪可谓风光一时,不仅极氪001持续蝉联“30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车型销量冠军”,凭借12月11337辆的销量,成为唯一单车型月交付量过万的中国纯电豪华品牌。
一时间志得意满的极氪不仅将2023年的销量目标提到了14万辆,还计划进军欧洲市场,不久前曝光的极氪X也凭借数字简约的设计和3秒级的加速能力赢得了一众网友的追捧。以致于1月份暴降72.5%,仅为3116辆时,也认可了厂家停产改造的解释。但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投诉案例,让人对于极氪不由得重新审视。
今年1月份以来,在黑猫投诉与车质网等平台上,关于极氪品牌的投诉量大幅增加,甚至一度居首位,绝大部分的投诉内容,都指向了极氪承诺不兑现、“偷改合同隐瞒相关信息”,以及极氪“单方面篡改购车协议内容”。
说实话,类似的投诉似乎自极氪上市以来就一直纠缠不断,而这一次又是因为什么呢?事情源自2023年1月1日2023款极氪001的上市,新车售价30.0-38.6万元,比2022款极氪001售价仅高1000元,但在配置方面,却可以说是全面碾压了2022款。
原本ME版需要花费3.35万选装的真皮内饰、空调套装、按摩舒适套装等配置,现在新款车型免费升级成了标配。
于情,一辆推出时间不到半年,甚至普遍提车时间不超过两个月的极氪001 ME版,就比人家少了3万多的配置,搁谁也不好受,而且还导致了极氪001的2022款相较于2023款,二手价格直接下降了上万元。
于理,极氪的汽车购买协议中明确写了,“当您订购的车辆面临车型迭代、配置调整、零部件供应短缺或者停止生产等重大变化时,极氪公司将提前通知到您,尽量避免使您的订单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现如今这算怎么回事。
当然2023款也不是全然都是“增配”,毕竟少了12600的补贴,同时老款车型的终身质保也被修改为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整车质保为6年/15万公里,整体来看相当于是多花一些钱以及损失了终身质保换来了这么些配置。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至于引起如此大规模的非议,关键是在此之前,极氪在宣传2022款极氪001时,一直声称该车含有全系终身质保权益,并且无锁单时间,未锁单期间可以切换极氪001全部版本以及上牌人。
但自2023年1月1日起,极氪将规则修改为:2022年下定的订单,必须要在新老车型之中“二选一”;而且,这部分老订单,需要在2023年1月6日前完成锁单。若用户最终选择了2022款车型,还需在2023年3月31日前完成提车,才能获得 “国补保价”及“终身质保”的权益,否则订单自动转变为2023款车型(无以上权益)。
这就是尊重客户的极氪干的事,反正最终解释权在自己手里,不少客户投诉无解,迫于极氪公司的霸王条款,无奈在1月6日完成了锁单。然后极氪“骚操作”又来了,取消了限时选择年款以及2022款必须在3月31前提车的要求,但之前锁单等待排产的车主没机会更改了。
咱简单捋一下:极氪先是没有做到在合同上约定好的提前告知用户车型更新的信息,后续公告中虽然允许一部分用户更改订单,但“强制”限定时间又引起不满,在一众消费者如期锁单后,又对没有锁单的客户再次放宽时间限制。不得不说,极氪这真是将客户玩弄于股掌之中,一次次的背刺自己的客户,难怪投诉量剧增。当然,极氪货不对板、夸张宣传等问题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有兴趣自己去搜搜,毕竟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如果仅仅是因为“骚操作”,可以说极氪考虑不周全,或者说客户太过“玻璃心”,但车本身质量问题频出,又该如何解释,要知道极氪001的订单平均售价高达33.5万元,堪比BBA啊。
结果呢,在极氪官方App和全国缺陷产品投诉平台上,大量网友反馈极氪001存在动力系统故障,车辆在冷车启动和行驶途中从仪表盘上突然跳出“动力受限”、“无法行车”、以及“ESC异常”故障信息。
直到2月8日,极氪在app端回应称:专门为了解决动力系统故障的新版软件已经可以进店刷写,除此之外门店技术专家还可以在车辆保险丝盒内加装一组应急线束,该线束没有安全风险,也不影响终身质保。软件+硬件双管齐下,基本可以做到问题一次性修复。
此外,还有网友在微博发帖称,极氪001在结束休憩模式之后,会直接挂D挡并触发主驾座椅自动后移的Bug,存在行车安全隐患。回想上市之初,极氪001就被爆出全景天幕货不对版、刹车有啸叫声、中控绿屏、车机卡顿、自动门无法识别障碍等大量问题,看来多次OTA也没能把一辆“半成品”变成合格品啊。
原本极氪品牌的车型都是极富产品魅力的个性化车型,其配置性能等方面也是很出色的,前提是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质量问题存在。还是希望极氪能严把产品品质,销售政策也要真的从用户角度出发,别一边说“致力于建立新型用户关系,实现与用户共创,根据用户需求与创造力得以持续进化,实现企业与用户平等融合。”,一边又背刺了信任自己的客户。
芊羽泽
投诉量这么大,有几个是真车主,顶级拉扯
傻Y头
说白了,投诉这个90%是黄牛,一定的
奶油团团
投诉的问题需要确认下,是机械还是软件还是销售政策的问题,就这么轻易下定论了可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