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前,蒋介石同意许朗轩方案退守淮河,为何最后临阵变卦?

文青说历史 2024-04-01 04:19:45

在1948年底进行的淮海战役中,国军以80万精锐对阵我军60万人,尽管兵力占优却在实际交手中处处被动。短短两个月零四天的时间里,国军就葬送了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的部队,总计55万余人,可谓兵败如山倒。导致国军惨败的原因有很多,但造成开局就被动的直接原因是缺乏一个像样的作战计划。

△华野大军

我军淮海战役的作战计划,是由华野代司令粟裕提出构想,伟人及军委同意并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发展,然后由伟人起草作战方针、具体部署和实施原则,最后再由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协调指挥。

淮海战役前,蒋介石以及国民党高层其实先后出过两个作战计划。一开始的作战计划是1948年的9月底拟定的,当时距离淮海战役开打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蒋介石眼见东北战事已无希望,急飞南京授意国防部第三厅副厅长许朗轩制定了这个“徐蚌会战计划”,计划的主旨是留一部分兵力守备徐州,主力向蚌埠方向转进,以河川为依托对我军采取攻势防御。

“徐蚌会战计划”拟定后,蒋介石并没有毅然决然执行这一方案。随后在何应钦组织召开的国防部会议上,第三厅厅长郭汝瑰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徐蚌会战计划”。这个方案主张留一两个军守卫徐州,主力沿徐州至蚌埠的津浦路两侧一字摆开,伺机对我军采取攻势防御。

△蒋介石和许朗轩

在杜聿明看来,“徐蚌会战计划”方案一整体来说还是一个可行的计划,虽说各个兵团的行动部署不够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蒋介石当时也同意这个方案,并让第三厅副厅长许朗轩拿这个方案去征求杜聿明的意见,杜聿明同意将主力集结至蚌埠附近与我军决战,答应待葫芦岛撤兵事宜完成后即赴蚌埠指挥。

对于第二个方案,杜聿明表现得十分嗤之以鼻。他认为把数十万大军摆在徐州到蚌埠两百多公里的铁路两侧的开阔地带,无疑形成了一种鼠头蛇尾、被动挨打的态势。至于方案中留一个两个军守徐州,杜聿明觉得徐州作为拥有庞大纵深的据点工事,拿一两个军守徐州等同于不守,古今中外的战史上还有这样的战略先例。他不明白,集何应钦、顾祝同等军事头脑以及国防部众多高参的智慧,在“守江必守淮”的正确战略方针之下,居然会拟出这样一个离奇的方案。那么,蒋介石为什么同意许朗轩方案退守淮河,最后又要在徐州外围与我军决战呢?归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杜聿明

其一是红色特工郭汝瑰做的手脚。郭汝瑰明面上是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背地里是个红色特工。郭汝瑰在战略制定方面见长,在国民党军中被称为战略战术专家,抗战时期的武汉会战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外围作战的战略战术,让各军没有遭受重大损失。不过此时立场不同,郭汝瑰并不愿意为国民党效力,故意把国民党军队往绝境上逼。

前面说过,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副厅长许朗轩一开始提出徐蚌会战作战计划,主张退守淮河。他认为国军连年征战,兵源不足战力大为削弱,此时应该先稳住阵脚,不宜主动与我军决战,退守淮河可以整顿军备再兴攻势。郭汝瑰则故意主张另外一个方案,放弃津浦路一带的全部城市,并准备与我军进行决战。若能击灭我军主力,守得住徐州,即可保卫南京的稳定,振奋全国民心士气”。但这里不得不佩服国防部第三厅的副厅长许朗轩,作为郭汝瑰的直系下级,他敢于当着郭汝瑰的面正面叫板。尽管最后蒋介石选择了郭汝瑰的方案,但国军至少提出过相对不错的方案。

△郭汝瑰

其次是何应钦和顾祝同战略能力十分有限。在淮海战役乃至整个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之所以快速垮台,和国民党的指挥中枢系统有很大的关系。抗日战争中,国军虽然一败再败,但蒋介石重用了军委会“四巨头”,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白崇禧、军令部长徐永昌、政治部长陈诚。他们几个人的配合整体默契,大的战略层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到了解放战争中,军事委员会被裁撤,指挥中心由原来的军委会改成国防部。国防部长何应钦和参谋总长顾祝都能力平平,自然拟不出什么什么好的作战方案。当郭汝瑰提出在徐州外围决战这个方案时,杜聿明和白崇禧一眼看出端倪,顾祝同和何应钦硬是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最后是蒋介石根本不具备统帅的能力。蒋介石虽然早年曾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但因为是速成班,在日本待了六个月便返回国内,并没有受到系统的军事教育。按照白崇禧的话来说,蒋介石的军事才能充其量只能当个步兵排长。伟人则幽默地称蒋介石是草头将军,因为将上面一个草字头。所谓将帅无能,累及三军,国民党方面并非没有能征善战的将军和善于规划的参谋,但好的计划拿到他手中 ,他也不识货。

△蒋介石

更可怕的是,蒋介石这个人喜欢独裁指挥,一线指挥人员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听从他的调度。而他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全盘了解情况,很多时候都是“灵机”一动,便乱下手谕。比如淮海战役期间,他就因为听从郭汝瑰的诱骗,三次改变作战机会,一是改退守淮河为徐州外围作战,二对杜聿明下令“万勿再向永城前进、迂回避战”,不久又让杜聿明“就地停止待命”,他的这些指示到了前线,往往过时失策,进一步导致国军部队陷入混乱,为我军包围分割围歼55万国军创造了的机会。

0 阅读:3

文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