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3月,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彭德怀同志因为额头长了脂肪瘤(一度怀疑是癌症病变),在毛主席要求下回国休养治病,
当时志愿军有五位副司令员:第一副司令兼副政委邓华,第二副司令陈赓,第三副司令宋时轮,第四副司令洪学智,第五副司令韩先楚。
陈赓入朝的时间是1951年8月,晚于其他四位副司令,但论战功,论资历和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却在其他四人之上。
陈赓是“七大”选出的中央候补委员,党内地位最高,又是五个人当中最早担任兵团级军事主官的,早在1948年就是兵团司令(实际上1947年就在指挥兵团级单位了),其次是邓华1949年担任兵团司令,至于韩先楚和洪学智那时只不过是兵团级副职。
更重要的一点,陈赓在解放战争时期指挥大兵团作战几乎从无败绩,几乎是压着阎锡山和胡宗南打的程度。
除此之外,陈赓在解放军中的威望和人脉也绝非邓、宋、洪、韩四人可比,可说是元帅级别的资历,指挥解放两广战役时连101也要让陈赓三分。
旷世之豪杰
因此在彭老总回国治病以后,毛主席根据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的提议决定由陈赓代理志愿军司令员职务,全面主持工作,成为上百万志愿军的最高指挥员(1952年1月时在朝志愿军总兵力超过114万人)。
曾经有人列举过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指挥过百万大军的高级指挥员,除了101、彭老总、邓华之外,其实还要算上陈赓。
陈赓到朝鲜后不久,就发生了一场令他印象深刻的战斗。
那是在1951年的10月3日,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过完第3个生日,一心想要给志愿军“送贺礼”的美军就派出其所谓“王牌部队”骑兵第1师第5团,在英联邦第1师的配合下,以5000多人的兵力向我64军191师防守的高旺山、马良山阵地疯狂进攻。
由于敌人攻势猛烈,我军在10月4日傍晚时分放弃了位置不太有利的高旺山及以西的227.0高地,马良山阵地遂成为敌人主攻方向。
从10月5日开始,美英军队采取集中兵力、火力逐点进行攻击的战术,每天派出一个团在6个炮兵营的数百门大口径火炮、120多辆坦克和飞机掩护下向马良山阵地进行轮番进攻。
炮轰是美军的看家本领,拿手好戏
此次战斗堪称一年之后上甘岭战役的预演,小小的马良山阵地上一天落弹3万多发,山头几乎整个被掀了过来,美军十分自信地认为,这样不计代价的饱和式攻击下几乎不可能有生物幸存。
但是当时由64军防守216.8高地的571团一个连却是例外,由于“联合国军”的火力远远比我军强大,该连在进入阵地之后就开始认真修建掩蔽所,最后发展为深入地下2-3米的坑道。
眼看马良山阵地已经被炸成了一个浓烟滚滚的火山口,美军炮兵对自己的英国战友们耸耸肩:这样子你们攻上去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本来英军心中一万个不愿意:美国人躲在后面安全区开炮,现在让我们送死?但不管怎样他们对美军的火力还是有信心,于是差不多一个团的英军端着李恩菲尔德就往上冲。
眼看英国佬往上爬得越来越近,都看到他们钢盔下面的大鼻子黄胡子了,阵地上我军各种火器一齐发言,打得英军成了偷瓜的王八,滚的滚,爬的爬。
后方的美军也对自己的炮火威力产生了怀疑,但没关系,就凭借世界第一强国的工业能力,火力准备来十次也没有关系。
坚守阵地的志愿军
10月5日的战斗开始后,面对英联邦第1师几千人的连续冲击,我军防守216.8高地的这个连依托被称为“防炮洞”的坑道式掩蔽部,在一天之内击退了英军21次进攻。
每次敌人开始打炮,我军就撤进防炮洞,而敌人火力准备结束,英军开始向主峰蠕动时,以逸待劳的志愿军战士就进入阵地向敌人猛烈射击。
虽然美军的各种大口径火炮威力巨大,但志愿军的机枪手榴弹也不是吃素的,这一天下来,英军死伤了700多人,而我军仅伤亡26人。
这一奇葩的战况令美英军队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志愿军在雨点般的炮击下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实际上就算是美军一线装备的威力最大的155mm榴弹炮,打在一般土质的山包上也就能炸出一个1.8米深的弹坑,122mm火炮留下的弹坑则只有0.7米,而志愿军的坑道深度普遍超过了2米,所以普通炮火难以撼动其分毫。
战至10月9日,志愿军主动后撤至后方的黄鸡山、白石洞一线继续防御,而英军伤亡2600多人仅前进了3公里,不得不停止进攻。
志愿军的顽强防守令美军无计可施
马良山防御战斗的情况引起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高度重视,志愿军总参谋部认真分析了战斗原因,认为坑道工事是我军面对敌人覆盖式火力攻击之后依然实现超低伤亡的关键所在。
又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个连把两个相邻的防炮洞挖通,成为一个马蹄形的双洞口防炮洞,这样一来,部队的机动性就大大加强,而且就算一个洞口被炸塌了也不用担心。
这样宝贵的经验要不要推广?陈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我军坑道战术的优缺点做了深入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路。
作为一个成熟的大兵团指挥员,陈赓从不迷信一时的经验,他的思想总是根据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军事规则展开的,坑道虽然是好东西,但不代表我军找到了一劳永逸的战胜敌人的法宝。
5月1日,陈赓在一线兵团及军以上参谋长会议上发言,从这次发言的节选中,我们可以看到陈赓与一般指挥员的巨大差异。
一般的指挥员谈论战局,往往是“就军事论军事”,而陈赓的讲话是从讲政治形势开始的。
陈赓和彭老总在朝鲜
他首先总结了美国、南朝鲜继续维持战争的重大困难,并一针见血地说,现在美军和背后的美国政府是面临着“欲罢不能、进攻无力、举棋不定”的尴尬处境。
陈赓分析道:
现在美帝国主义打又不敢大打,因为伤亡惨重,获利不多,又必须防范苏联在西欧的攻势;和又不敢谈和,因为一旦谈和,国内的军火生意就会受到重挫,导致大资本家们无利可图;
如此一来,美国唯有在朝鲜继续拖下去,以等待有利于自己的情况出现,但“拖”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所以不可能拖得太久。
既然这样,我们就必须继续打起精神提高戒备,防止美军突然采取军事冒险的行动,在局部战场展开大规模袭击。
随后陈赓话锋一转,谈到了我军在1952年夏秋季节做好阵地防御的具体问题。就在众人聚精会神,准备听陈赓表扬马良山战斗的出色战例时,他却这样说道:
来来来,我来教你们一招
不要太相信坑道工事,如果不得法则坑道就是坟墓!坑道工事不是遍地皆可用,完全依靠坑道不适合战术要求,马良山64军的成功战例是把坑道变成了屯兵掩蔽部,可是一旦敌人发现了我们这个秘密怎么办?坑道还能管用吗?
这一下各军的首长都震惊了:不愧是陈司令员,想得比我们都远!
顿了一顿,只听陈赓又说道:必须要把减少伤亡变成我们下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五个方面要求:
第一,坑道工事不仅要求坚固,能够抵御100mm以上口径火炮还不算,必须尽量做到可以抵抗155mm以上口径的火炮,还要有伪装炮标,伪工事迷惑敌人,同时还要有高射火力,使敌人的炮兵侦察机难以接近。
第二,所有的工事都要加强管理,严格阵地纪律,要有保养,随时修补,能适合“七防”要求(即防空、防炮、防毒气(细菌战)、防雨、防潮、防火、防寒)。
第三,为了消除坑道和坑道之间传统的“结合部”问题,必须清查一线所有的结合部,由两个单位协商确定负责防御的部队。
志愿军成了工程队
第四,而且光有完善的坑道工事也不行,我们不能被动挨打,在坑道后方必须有强大的炮兵阵地,而且炮兵阵地还得要有预备阵地,以便一轮炮火压制后可以及时转移。
第五,为了确保炮兵的生存,重炮阵地隐蔽性必须要好,各炮兵师现在开始必须组织团、营一级干部到观测所指导工作。
以上要求都必须在五月底之前完成。另外,为了防止坑道里的战士们患关节炎,要求全部打高铺。
根据陈赓的指示,从5月初开始志愿军一线各级单位很快加强了对现有坑道工事的改造和强化。
在传统的U型坑道基础上,又陆续发展出了“Y”型的3洞口坑道和“X”型的四洞口坑道,坑道的深度也进一步加深,有的地方甚至深达5-8米,坑道的长度和容纳的兵力也不断增加。
在修建坑道时为了防止敌人烟熏,各级部队都确保坑道内部有转折,内设防毒门,而且坑道开口都高于交通壕,就算下雨也可以及时排出去。
坑道中的志愿军
此时的坑道结构越来越复杂,内部设施越来越完善,里面有火力点、观察孔、住室、粮弹库、储水池等设施,坑道口都注重了伪装。
5月10日,陈赓又发出了《对防止敌人任何进攻作战的指示》,要求全军必须以更快的速度加强工事构筑,军级单位的第一防御阵地无论如何必须在5月底彻底完成,第二防御地带工事基本上做好。
同时要准备足够的粮弹及各种器材,以军为单位储藏2个月以上的粮食,弹药除按规定补足之外,尽量多囤集2个基数,以便应付敌人更大规模的进攻。
6月间,陈赓奉调回国,但他部署的各项任务前线的各军都不折不扣地陆续完成了,到这年夏末时分,体系化的坑道工事和二线火力阵地已全部构筑完毕。
其实陈赓到在朝鲜主持志愿军全面工作的2个月主要就抓了挖坑道这么一件大事,而这件事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其他事。
也就是在2个月之后的1952年10月14日,美国第八集团军以320门大口径火炮、47辆坦克、50余架飞机对志愿军第15军2个连防御的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进攻。
笑而不语
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自此开始。
没有坑道,上甘岭是守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