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人生5大错:错睡1人、错杀1人、错信1人、错放1人、错留1人

星瑞谈过去 2025-03-31 12:54:55

曹操乃东汉末年卓越政治家、军事家,战绩辉煌,以超凡智略与识人之明统一北方,奠定曹丕帝业。许劭赞其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亦是文采斐然的文学家与诗人,创作众多广为流传的诗词歌赋,其诸多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所乐道,传颂不衰。

尽管如此杰出之人,一生中却犯了五大重错,且一错接一错愈发严重,最终致其倾尽心血的基业被司马家族所篡取。

【错睡一人】

197年,曹操亲自率军攻打宛城的张绣,张绣认清实力悬殊,采纳谋士贾诩之策,选择未战先降。

曹操因旗开得胜而得意,不慎贪杯。其好色于人妻的习性,众人皆知,此番庆功宴上,他亦未能免俗。

然而,此次曹操垂涎的是张绣婶母邹夫人。见婶母受辱,本不愿投降的张绣,毅然决定反叛。

因防范松懈且轻敌,曹操惨败,其子曹昂遭乱箭射亡,侄曹安民被斩成肉泥,大将典韦亦不幸战死。

曹昂作为曹操心中的接班人,备受重视,常伴左右受教。曹昂逝世后,其母丁夫人与曹操关系破裂,两人协议离婚,丁夫人至死都未释怀。

酒后失控,误寝他人,致曹操痛失爱子,兵马受损,更令结发妻离他而去,此番代价,着实惨重。

自此,曹操每逢经过宛城必行祭奠之礼,一来慰藉逝去的将士英灵,二来深刻反省自身所犯错误。

【错杀一人】

208年,曹操心爱的儿子曹冲去世,他本是曹昂逝世后,曹操指定的继承人,且曹操曾多次在朝臣前公开表示过这一意愿。

曹冲逝世,令曹操悲痛欲绝,理智尽失。葬礼上,见周不疑哀痛之状,曹操竟下令将其诛杀,彼时周不疑年仅十七岁。

周不疑以神童著称,乃曹冲挚友,对曹冲忠心无二。

曹操征乌桓时,柳城防御坚固,久攻无果,众谋士束手无策。周不疑提出十策,曹操仅采其一,便顺利攻占了柳城。

曹冲逝世后,曹操诛杀周不疑,因他认为周不疑才华出众,自己诸子中无人能与之匹敌,恐日后难以驾驭。

此理由颇为勉强,曹操麾下人才济济,连素不受信任的司马懿亦得存活,然他却暗中对周不疑下了杀手。

曹操欲杀周不疑,实则因过度怀念亡子曹冲,希望周不疑能赴地下继续陪伴曹冲,以此寄托哀思。

若周不疑尚在,凭其才智,足可阻司马懿之变,换言之,曹操误杀一贤,无形中令自身所创基业毁于一旦。

【错信一人】

曹操平定北方后,转而觊觎长江以南的孙吴。他亲率大军百万,直趋南方,与孙权隔江对峙,蓄势待发,意图一举吞并江东。

曹操士兵多为北方人,不善水战,加之水土不服、晕船频现,战前即已战斗力大幅减弱。

此时,素有“凤雏”之称的庞统出现,向曹操献上铁索连环之计。曹操听闻此计,心中大喜,对此计谋极为满意。

曹操依计行事,将大船以铁链紧密相连,士兵在船上行走平稳如地,甚至能在其间骑马,行动自如。

曹操料想随后一声令下,即可平定南方,收服孙权。不料,却遭遇火烧赤壁,麾下百万大军几近覆灭。

众人常言赤壁之败因曹操轻信黄盖诈降,实则黄盖仅为点火者,影响有限。核心在于曹操急功近利,误信庞统,用铁索连船,致火灾时大船难散。

赤壁之战后,曹操完全丧失了短期内征服孙吴的机会,只能与对岸形成对峙局面,难以再进一步。

【错放一人】

198年,刘备与吕布在徐州决裂,刘备战败仓皇逃窜,连妻儿都未及带上,他径直逃往许都,寻求曹操的庇护。

曹操帐下谋士多建议杀刘备,以防后患,称其非池中之物。然郭嘉反对,认为刘备仁义之名远播,杀之恐失天下人心。

曹操认同众人之言,遂采取折中之策:接纳刘备投奔,赐其高官之位,却不授实权,令其于府中花园种菜浇水,以度时日。

刘备的深藏不露使曹操渐失戒心。199年,袁术称帝失败后欲经徐州投袁绍,刘备借此提议亲自率军拦截,理由是熟稔徐州地形。

曹操竟轻易应允,自此刘备如虎添翼,龙入深渊,挣脱其束缚,终据两川,与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错留一人】

曹操一生中最为严重的错误,便是错留了司马懿。此人成为其众多失误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曹操生前深知司马懿有才,却也察觉其有“狼顾相”,故始终对其心存疑虑,未曾委以重任。

曹操临终前,本打算除去司马懿,但因曹丕极力保护,曹操最终决定宽恕司马懿,未对其下手。

曹操逝世后,魏国继任的数位帝王皆早逝,致使皇室力量薄弱。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显露野心。他利用曹芳离京扫墓之机,发动政变控制京都,自此曹魏的军权与政权均被司马氏所掌握。

你认为曹操哪个错误最为致命,或存在更严重的失误?请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我们期待你的讨论。

经过深入研究,专家们发现这种新材料具有出色的耐高温性能,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领域。专家研究发现,此新材料耐高温性能卓越,高温下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温场合。

0 阅读:21
星瑞谈过去

星瑞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