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是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中将,他在解放战争期间,被国民党当局派往东北指挥作战。
1948年,东北解放军相继攻占多座重要城市后,国民党控制的城市,只剩下了沈阳、长春、锦州三大孤立据点及周围少数中心城市。然后郑洞国被派往长春驻守。
在长春解放前,郑洞国是没有打算投降的,但是他后来能被算作起义。
就我个人观点认为:第一郑洞国本人并不坏,他当时只是所属的阵营不同而已。按照他当时所属的阵营,然后他又是职业军人,他在最后关头,都不愿意投降,从军人的角度看,他是值得被尊敬的。
第二点是郑洞国是一名抗日名将,他是为抗日做出过贡献的。
郑洞国出生在湖南常德市石门县一个农民家庭,他家里非常清贫,父母以种田为生,家里只有10余间祖房,和30亩田地。
在五四运动爆发后,郑洞国就在心中立下了从军之志。
1924年,郑洞国顶用同乡好友的名字,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
郑洞国因为勤奋好学,作战英勇,在东征和北伐期间,立下过不少功劳。
日本人侵略我国后,郑洞国成为了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
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为了挡住日军的攻势,郑洞国脱掉了军衣,只穿着白衬衫,拿着手枪冲在最前线,其他官兵在郑洞国的激励下,跟着郑洞国打退了日军的多次冲锋。
在1938年的徐州会战中。日军的精锐部队攻陷了藤县,如果日军再渡过运河的话!参加徐州会战的中国军队,将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郑洞国正好带着一个师的人从河南赶到徐州,他灵活运用战术,率先将部队带到了运河南岸,成功阻止了日军渡过运河,确保了其他中国军队的安全。
如果不是郑洞国的灵活、果断,当年的台儿庄大捷,可能就不会有了。
后来在昆仑关战役、第二次长沙战役期间,郑洞国又率领部队多次击溃日军,改变了战场态势。
后来中国远征军撤退进印度后,郑洞国又被派去印度的兰姆伽营地,协调美国军官与中国军人的关系,非常成功的完成了任务,让中国驻印官兵和美军人员得到了协调。
驻印中国军队在对日军发动反攻后,郑洞国又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为缅北反攻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解放战争时期,郑洞国被调去东北指挥作战。
1948年10月16日,因为长春城内第60军的起义,打乱了郑洞国的突围计划。
在没有突围的希望后,郑洞国并不打算投降。他率领一个特务团守在长春的中央银行大楼,并且还给蒋介石写下了诀别书,准备抵抗到底。
最后因为他手下的官兵不愿意继续抵抗,在1948年21日凌晨,郑洞国被自己的手下挟持,然后投降了解放军。
勿忘我
“他家里非常清贫,父母以种田为生,家里只有10余间祖房,和30亩田地”。[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15xxx60
是投诚的
小军在路上
郑洞国是真军人,抗日英雄
提笔写今生
主要还是给郑洞国手下着想,起义跟被俘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