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真实李白:一个被远大志向害惨的娃

予锐课程 2024-08-14 15:01:06

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大家好,我是千妈。

之前写《长安三万里》,成就了一篇50W+爆款文,也让很多娃对李白这个人萌生了好奇,不少家长留言要我推荐讲李白的书。

讲李白的书太多,一时半会也挑不出太特别的,就把这事搁置了。

这次暑假,女儿从朋友家带回本《李白 追月亮的人》,我翻了翻,倒是通俗有趣,适合孩子读。读完我们又聊了些关于李白人生选择的感慨,回想起来也很有意思。

于是决定来推荐下,顺便分享点不太一样的思考角度,希望大家能从解读里找到自己认同的东西,通过李白找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来源:当当

出版社:晨光出版社

适读年龄:9岁+

光看书名就很“李白”。

月亮,一直是李白诗作里极其重要的意象,什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民间关于李白去世的传闻,也跟月亮有点关系。

一种是醉死,因为李白好饮酒嘛,动不动就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酒杯不要放下来,养鱼呢?喝!喝起来!人生苦短,赶紧往嗨里喝。但从李白酒量来看,我觉得醉死还不至于。

一种是上阵杀敌战死,这个就很扯了,李白又不是高适,我更相信这只是善良的人们为了给英雄体面而编撰出的传闻,让一个英雄用他渴望的英雄主义方式结束一生。

一种是溺死,喝醉了去水里捞月亮淹死了。

虽然第三种传闻听起来也不靠谱,但我觉得它是最契合李白,也是宿命感最强的。

李白这一生,仿佛一直都在执拗地打捞一场“镜花水月”,为了这“镜花水月”,他付出太多,也失去了太多。

▲来源:网络

女儿读完书,总结出一句话:

“一生要强的李白同学。”

是啊,网上有个开脑洞的提问:

如果有人穿越回盛唐,把李白写的诗全都提前写出来,会发生什么?

我猜,真要有人先于李白写出《蜀道难》《将进酒》,一生要强的李白同学,一定会肾上腺素飙升,觉得终于找到让他正视的对手,然后就会出现《蜀道难2.0》《将进酒2.0》......除了中小学生会骂骂咧咧地双倍背诵,其它人都会拍手称快,中国文学史也会感谢穿越者。

2.0的李白,是全世界的幸事。

但对李白自己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幸事。

当人们回忆李白,怀念李白,共鸣的大概是自己和李白一样一路受锤的人生,所以才有了那句“愿你我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但李白一生要强的“少年气”,真的值得推崇吗?

还是一个人始终没活通透的拧巴态呢?

这是个比较反主流的思考角度,女儿虽略感认知不适,但出于强烈的好奇,还是心甘情愿借着书与我重“走”了一遍李白的人生路。:)

▲来源:纪录片《李白》

李白的要强,有原生家庭的因素。

在他晚年亲述的《草堂集序》里,有段关于出身的记载:

“李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五世为庶。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意思是李白的祖父辈,被当朝者判了十恶不赦之罪,流放到西域,又从贬所逃出,隐姓埋名在中亚西突厥属地,一连五代皆为庶民。

直到唐神龙初年,李白父亲李客逃归西蜀,才恢复李姓,在李白母亲生产前后,太白金星入梦,所以取名“白”,字“太白”。

根据这段记载,我们可以肯定一个事,就是:

李白是犯官之后。

这也是他人生悲剧的源头。

李白天赋极好,十岁前就博览群书,经史文集、诗书礼乐,广纳百家。但学完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学要义才发现,“犯官之后”根本走不了科举路,连政审都通不过。

极高的天赋+极低的出身,是最容易滋生“要强”的组合。

历史上有很多诞生于这种组合的伟大人物,比如拿破仑,一辈子都被“出身自卑”纠缠,但拿破仑运气好,赶上了建功立业的好时代。

李白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他身处的时代,最不需要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抱负。

原生家庭是第一刀,教育是第二刀。

12岁的李白,得知自己是“犯官之后”,就时常陷入恍兮忽兮的状态,各种乱读书,读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幻游千里之外的云梦大泽,也读《庄子》遨游宇宙的神话。

其实读读书也好,增强了艺术家的天赋,他后面那些华丽梦幻的诗作很多都得益于少时遍观奇书。

关键李白读着读着觉得无聊,就去大匡山深处隐居,遇到一个人。

这赵蕤不是一般人,虽屡试不第却学贯古今,他最大的学问叫《长短经》,一本兼具儒、墨、道、名、法,阴阳、纵横、兵家为一体的王霸之术。

《长短经》对李白影响巨大,可以说,李白对功名的渴求就源自于此,从此根深蒂固,贯穿其一生。

赵蕤与李白这对忘年交,整日里纵谈古今盛衰治乱,什么一匡天下的管仲,决胜千里的张良,高卧隆中的诸葛亮...畅想利用纵横术遍干诸侯,历抵卿相。

赵蕤教给了李白雄心和抱负,但他本身是个科举失败者,教不来李白实现雄心和抱负的路径。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早立大志是好事,殊不知,空洞的宏大叙事对一个少年来说百害而无益,他会因为“治国平天下”的执念而忘记具体的生活。

李白学成下山的前一晚,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化身《庄子》里的大鹏,向着无边无际的太空,扶摇直上九万里。

▲来源:舞台剧《李白》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20岁的李白,先是去了当时的益州首府,就是今天的成都。

在成都,他偶遇了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苏颋。

苏颋不仅是朝廷大员,更是文章巨擎,李白用自己写的《明堂》《大猎》两篇大赋求见,苏颋给了他一个“天才英丽”的评语。

李白高兴得不行,以为千里马下山就遇见了伯乐。

后来事实证明,苏颋只是不愿消磨后生锐气,客气敷衍而已。

当然,李白自己并不知道。

他告别苏颋后就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成都,登散花楼看金窗绣户,斑斓生辉,还去了司马相如的抚琴台,诸葛亮的武侯祠。

结果在成都流连了个把月,也没等来苏颋的举荐,甚至连大都督府的门都没能进去。

不甘心的李白,又去了渝州。

渝州刺史是位文坛泰山,李白照例将文作呈上,前边是他擅长的诗词歌赋,后边一顿输出济苍生安社稷的宏愿。

只是这位刺史喜欢碑版文字,辞赋正书,对李白那些俗歌俚语很是反感,更听不惯一个青年的好高骛远,妄言社稷,三言两语就把李白打发了。

换作一般人,打发也就算了,但李白不,他还特意回了人家一首诗: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意思。

▲来源:纪录片《李白》

其实,从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李白的性格并不适合从政。

除了嘴狠人不狠外,基本的“用户思维”也没有。

你觉得你有才,只是你觉得,如果这个“才”不是对方需要的,就没什么价值。政治也好商业也好,本质还是价值互换。

说这段话,绝不是贬损李白,只是表达个客观的看法。

我也十分欣赏李白的诗词,他是个天生的艺术家,那些潇洒飘逸的松弛感,别人学都学不来。但确实不太认同执着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非要与命运对抗的人生选择。

有人说李白是背负家族使命,没办法。

不是他要求功名,是他的家族需要他求功名,否则他爹就不会拿出那么多钱,供他四处游历干谒。

我觉得这只是部分因素,更多还是蛰伏在李白性格里,不蒸馒头也得争口气的“要强”。

同样背负江浙贺氏家族使命的贺知章,选择就不一样。

早早中举的贺知章,按说完全可以趁年轻大干一番,实现理想抱负。但在形势不明的年代,愣是躲到37,才被武则天“抓”出来点了个状元。

身为出类拔萃的新科状元,绝对有资格参与武周王朝这场暗流涌动的豪赌。但人看都没看一眼,跑去踏踏实实当太学博士,在虚头巴脑的文官职位上甘之若饴,没有半分“要强”,每天读读书搞搞学问,主打一个平平淡淡就是真。

▲来源:网络

各大实权派斗得你死我活,贺同学表示,你们玩,血不要溅我身上就好,后来:

骆宾王与李敬业造势策反,兵败被杀;

律诗奠基人宋之问,因攀附张氏兄弟和武三思,被玄宗赐死桂林;

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因站队附强权,终被李隆基斩于旗下;

......

只有贺同学,CEO换三任了,还在认真读他的书,悠哉乐哉活到开元盛世。晚年被迫升了几级,老头郁闷得很,没事就上点折子求退休,他是真想退休,恨不得赶紧游山玩水写写田园诗,不负人间好光景。

▲来源:网络

反观李白同学,终于有机会在一次宴会上与唐玄宗“一见钟情”。

玄宗给他搞了个翰林供奉,这翰林供奉不是啥官职,更无品级,不在百官之列,其实就是借李白的麒麟之笔润色鸿业,搞点歌功颂德的应制之作。

比如,暮春之时,兴庆宫牡丹花开得好,玄宗贵妃同赏牡丹,李白的工作就是作《清平调词》三首,最有名的金句,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来源:纪录片《李白》

这翰林供奉虽没啥权力,待遇还是很好滴,李白的吃穿度用全由皇宫支付,规格之高,连三品五品大臣看了都眼红。

但就李白这“要强”的性子,怎么能接受自己满腹才华只为博贵妃一笑?于是终日买醉,正好那群朝廷重臣也早就看他不顺眼,最后只好请辞还山。

说真的,李白一辈子渴望从政建功立业,但一辈子都没搞懂政治是个啥玩意。

论政治智慧,他跟贺知章完全不在一个层级。

但人又不是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领域,论诗词天赋,贺知章也比不上李白。

人啊,与其在不合适的路上“一生要强”,倒不如早早认清自我,顺势而为的选择看起来是没那么“少年”,但接受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气?

我接着跟女儿瞎叨叨~

还记得不,上次看完《长安三万里》,我说最喜欢《将进酒》,是作为读者的“自私”,从李白角度,应该是他晚年那首《独坐敬亭山》更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你看,总算没啥怀才不遇的哀怨了,只有自己和敬亭山,豁达了。

女儿翻了个白眼:

“玉真公主不是在敬亭山修道嘛。”

对哦,哈哈,这该死的“一生要强”。

如果你觉得今天文章不错,可以点亮“赞和在看”让我看见,下期“和千寻一起读童书”准备解读小朋友一定会喜欢的经典作品《课外作业代写公司》,欢迎来看~

文章封面:舞台剧《李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予锐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