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申报职称,最忌讳“荣誉偏科”

平湖一柱 2025-02-18 18:05:45

教师申报职称,有两大步,一是学校竞评,二是正式评审。

这两步所需要材料不同,评议方法也不同。

学校竞评,是根据上级文件,制订本学校竞评方案,学校一般是积分制,积分内容,不仅包括荣誉,也包括教龄、学历、工作量等内容,最后是积分高者胜出,向上推荐。

正式评审,评委会是根据《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实行评议制,对教师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议,通过对教师的能力和业绩——主要是荣誉认定,给教师一个评价,然后评委进行无记名投票,“同意票数达到专家总数2/3以上的即为评审通过”。

不难看出,学校竞评和正式评审,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都不同。就单是荣誉方面,二者也大相径庭。

学校竞评是教师任职内所有荣誉,无论大小、不限件数都“计分”;

正式评审是“3+3”,综合荣誉限3件,业绩荣誉限3件。评委通过对证书的评议,对其背后承载的教师能力和业绩进行认定。

当然,在大方向上,二者是一致的,只要教师申报材料没问题,只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强、业绩突出——也就是证书多、含金量和级别高者,优先通过。

但由于二者对荣誉的测评方法不同,也会出现教师在学校排名靠前,但在正式评审中被淘汰的现象,这一点也不意外。

这与学校竞评方案有关,一方面可能是教龄、工作量、班主任年限等项目权重过高,荣誉权重过低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教师个人荣誉虽多,但含金量高者少、或是荣誉类型不均衡(比如,荣誉虽多,但正式申报“两个3”一分类,却有一个未满)造成的。

为此,教师在平时工作中,除了努力工作、参加比赛“争荣誉的”外,还要注意所争荣誉的“类型”,不要受学校竞评积分制影响,一味追求“高分”荣誉,导致“荣誉偏科”。

有老师一直想探究正式评审的秘密,想知道评委评议细节,关于这一点,实在没有必要。

一方面,普通教师很难探听到评审的“内部真相”——因为评审是有纪律的,不要说你不知道评委是谁,就是知道,评委也不会告诉你;

另一方面,即便你有幸知道了正式评审的“细节”“秘密”也没用,荣誉少、荣誉“软”,评审一样通不过。

这就像我们人民币一样,你知道人民币印制的“细节”“秘密”没有用,关键是你得想法赚到人民币才有用。

申报职称,只要教育教学能力强、业绩突出——证书多,证书硬,你就会在学校竞评中胜出,就会在正式评审中正式通过!

【结语】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教师要想顺利晋升高一级职称,第一要吃透学校职称竞评方案精神,第二要了解正式申报平台填报和评审要求,“对标而干”。下同样的功夫,做同样的努力,争取最有用的证书,你的职称才会走得快,晋得高。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2 阅读:115
平湖一柱

平湖一柱

交流家教经验,共享育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