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员外郎被抄家,家产仅5000两,乾隆:他家人参太多拟斩首

此刻尽是空虚 2025-04-16 09:50:55

乾隆四十一年九月,内务府总管大臣呈奏乾隆皇帝,弹劾内务府广储司员外郎阿善兴存在营私舞弊、收受贿赂之行为。乾隆帝旋即降旨,着令对阿善兴抄家,并交付议处。

内务府慎行司与刑部介入此案件后,旋即派遣专员奔赴阿善兴府邸,对其家产展开清查。然而,清查结果令人颇感诧异。经细致核算,府邸内金银、古玩、字画等财物,折合成银两仅约三千余两;而房产、田产数量亦颇为有限,折合银两仅两千余两。

身为旗籍官员且任职于广储司这一重要肥差之位,拥有五千余两身家财产,从常理推断,尚不足以认定为贪污受贿行径。即便相关罪名勉强成立,依律惩处至多不过革除官职、流放远地,罪刑远未达当诛之重。然而,刑部最终却以贪腐罪名,判定其斩首之刑,并拟定于秋后勾决执行。

刑部之所以下达此等判决,依据在于,在对阿善兴家产进行查抄的过程中,于其家中查获25斤品质上乘的人参,而这些人参的来源难以明确。在此,不禁要探究,当时25斤优质人参的市场价格究竟几何?

从现代人参的分类标准来看,依据其外形特征与品质特性,通常可将人参等级大致划分为五类,分别为天参、地参、良参、切参以及尾参。然而,在清代,人参等级的划分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状况,彼时共设有三十四个等级。在这诸多等级之中,尖顶熟被奉为最高级别。

据清代《参谱》记载,尖顶参于统参品类中堪称翘楚。其枝重可达一钱以上,甚者有二至三钱。此类参光润熟美、纹理糯柔,故而得“尖顶”之名。然近年来,尖顶参渐趋稀缺,且多为不实之品。在参的品级序列中,尖顶参之下,依次有塘西熟、光顶熟、顶熟、统顶、二顶、光顶、次顶、拣熟、中熟等诸多品类。而芦头,作为参之根部,位居品级最末。值得注意的是,于市场流通领域,参的分类标准则以头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加以区分。

在清代,人参贸易处于国家独占管控之下,严禁民间私自采挖,违者必将遭受严苛惩处。人参价格并非恒定,其受资源数量多寡与市场供需状况的共同作用而波动变化,且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出价格递增的态势。

在康熙一朝,普通品质的人参,每斤价格约为五十两白银;若品质稍优,其价则逾百两。至雍正年间,人参依品质等级定价更为细化,其中四等品人参,每斤定价高达一百二十两白银,五等品人参亦需九十两白银。

在康熙与雍正统治时期,人参供应相对充裕,市场流通领域并未出现人参热的现象,因而人参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然而,至乾隆一朝,人参价格呈急剧攀升态势,涨幅迅猛。

据文献所载,清乾隆十五年,四等品级人参的市场定价为每斤二百八十两白银。至乾隆中期,其价格显著上扬,飙升至每斤八百两。自中期以降,直至乾隆末年,该品级人参价格持续走高,峰值达到每斤一千四百四十两。迨至嘉庆朝,价格更是扶摇直上,每斤竟高达二千二百四十两。如此高昂之价格,不仅令普通民众无力问津,即便官宦显贵亦深感难以承受。

对于熟知《红楼梦》的读者而言,书中第十一回情节当不陌生。在此回中,王熙凤曾言:“若非家境难以负担人参之费,情况自另当别论……莫说每日仅需二钱人参,即便二斤之量,亦有财力支撑。”

从《红楼梦》文本所呈现的内容推断,其描绘的时代背景或与康熙末年的状况相符。在这一历史时期,人参的市场价格尚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然而,倘若将场景置于乾隆统治时期,以王熙凤之精明且善权衡经济利弊的特点,恐难以说出类似《红楼梦》中所涉关于人参价格相关的言论。毕竟,乾隆朝的经济、物价等诸多社会因素与康熙末年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

在乾隆统治时期,人参的购置堪称极为奢华之举,非普通民众所能企及。基于此,人参遂成为皇帝对大臣及外国使节进行赏赐,以及人际交往中用于相互馈赠的珍贵礼品。

以清代乾隆朝为例,乾隆三年时,大学士嵇曾筠染恙,身体不适致使无法参与朝堂事务,遂呈请致仕。乾隆帝恩准其请,且降特旨赐予四等人参一斤,以供其医药之需。至乾隆十年,额驸策凌之母罹患疾病,乾隆帝当即遣派御医亲赴其处进行诊疗,并特赐四等人参八两。又至乾隆十四年,傅恒于金川前线,乾隆帝为表关怀,特赐人参一斤供其服用。

在封建王朝的赏赐体系中,皇帝赐予大臣人参,无疑是一种极具尊崇意味的殊遇。人参,向来被视为珍稀之物,即便贵为帝王,亦对其珍视有加。于常规情形下,皇帝在赏赐时,往往倾向于以金银等财物作为恩赐,鲜少轻易赐予人参。唯有那些位居高官显爵且深得皇帝宠信的臣子,方有机会获此殊荣。值得注意的是,在赏赐人参时,所赏之物多为三、四等品质,且计量通常以“两”为单位。

以清朝乾隆年间为例,乾隆五十五年,安南国王奏请乾隆皇帝恩赐人参。对此,乾隆帝仅赐予一斤,并谕令地方督抚,明确此乃特殊情形,此后外藩不得主动奏请赏赐人参。而在乾隆十八年,乾隆帝对暹罗国王的赏赐,堪称对外藩国王赏赐人参数量之最,彼时赐给暹罗国王人参达四斤之多。

在官场环境中,于同僚、师生以及上下级的人际交往层面,人参作为馈赠礼品的现象屡见不鲜。但不容忽视的是,诸多情形下,此类以人参为载体的馈赠行径,已然沦为官员实施变相贪腐的手段。

阿善兴即为前文所涉典型事例。据查,其家中藏有品质上乘之人参,重量达25斤。依清朝人参等级划分标准,此类优质人参当属四等及以上。参照乾隆晚期人参市场行情,经折算,此25斤人参价值银两至少3万两。

经刑部鞫讯,阿善兴招供,其所得之人参,皆凭借职权之便获取,或为人馈赠,或系主动索求。阿善兴自恃索求人参之举,相较于直接收受银两,罪责稍轻。然其未明于乾隆帝而言,此类优质人参之价值远超白银。故而,刑部据此拟以斩首之刑,实乃合乎法理。

0 阅读:4
此刻尽是空虚

此刻尽是空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