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二年(764年)十二月,68岁的郭子仪平定了仆固怀恩叛乱,又在泾水打败吐蕃军队。
一、凯旋回朝后,唐代宗打算任命郭子仪为尚书令。
尚书令是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宰相职;在唐代,尚书令通常是不授于臣子的。
近300年唐朝历史,只有两人担任过这个职位,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是唐德宗李适。
尚书令不仅权力大,还跟皇权沾边,唐代宗此举即是在给郭子仪戴高帽,也是在试探郭子仪有没有更大的野心。
郭子仪显然看出皇帝的用意,便对唐代宗说:
“武德年间,自太宗任尚书令后,再无人敢受此官。太宗圣德依在,陛下让臣担任此官,恐有损陛下之美德,也会让后世之人产生非分之想。臣虽然愚钝,誓死不敢从命!”
唐代宗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郭子仪会拒绝得如此果断!
他这是真不想要,还是有更大的野心?唐代宗眉头一紧,接着试探郭子仪,问道:“郭令公功高,已封无可封了,奈何?”
这是将球抛回给自己,看来皇帝还未打消对自己的猜忌!
郭子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马双膝跪地,哭泣道:“老臣家中妻妾已老,望陛下赐臣几位娇妻美妾足矣!”
看着郭子仪一副不贪念权势,只想美色的样子,唐代宗心中大悦,对郭子仪的猜忌也少了几分,赶忙将郭子仪扶起,握着他的手说:“老太尉老当益壮,朕心甚慰!”
“传旨,赐美人六人、从者八人,并车服、帷帐、床蓐、珍玩等。”
郭子仪又要跪下谢恩,被唐代宗制止了!
下朝后,六位风姿卓越的美女就送到了郭府。
二、郭子仪的府邸非常大,占据了亲仁里的四分之一,府内有通道直接通向坊外。
亲仁里是长安的一个坊区,能占据亲仁里四分之一的面积,可见其住宅之大。除了少数几个人外,他人都不知道郭子仪晚上具体住在府中哪里。
郭子仪家中人口众多,达三千多人,光佣人就有上千人。
这么大的宅子,这么多的奴仆,再加上每年有二十四万贯的俸禄供他挥霍,郭子仪可谓是一个穷奢极欲的名将,这样的名将在古代历史上并不多见。
唐代一贯是一千文,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一千文不是一笔小数目,那些靠种地的农民,累死累活几年才可能攒下一贯钱,二十四万贯巨款想都不敢想的。
为了避免好事者搞事,郭子仪四门全开,想要参观的直接进来就行。他这是告诉所有人,郭府是一点秘密都没有。
唐代宗恩赐的六位美人刚到,郭子仪立马又大兴土木,以美人当住新房为由新建了六栋房子。
赋闲在家的郭子仪,终日和家中数百妻妾玩捉迷藏,其乐融融。
朝堂上有不少大臣弹劾郭子仪大兴土木、浪费民力,都被唐代宗给压了下来。
长安百姓也嘲笑郭子仪为老不尊。
然而,郭子仪都未介意,反而还觉得非常的开心。他能历经四代帝王不倒,活到85岁寿终正寝,显然跟高超的政治智慧是分不开的。
三、单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第一功臣不是郭子仪,而是李光弼。
郭子仪自从相州兵败后,就受到宦官鱼朝恩的陷害,被剥夺了兵权,赋闲在家多年,天下兵马元帅之职就由李光弼接替。
李光弼吸取郭子仪的教训,请求任命一位亲王做元帅,自己只做副帅。于是,李光弼就以天下兵马副元帅的头衔,统领唐军平定安史叛乱。
可以说,李光弼是全程领导了平定“安史之乱”的,说他是“大唐中兴第一功臣”并不为过。
然而,李光弼的下场却没有像郭子仪那么好!
自“邙山之败”后,李光弼丢了天下兵马副元帅之职,被调去当河南节度使。
广德元年(763年)初,吐蕃在仆固怀恩的引诱下乘虚攻入关中,占领长安。
唐代宗出逃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下旨李光弼勤王,李光弼与宦官程元振不和,怕去了就回不来了,又不敢公开抗旨,便借故拖延。
郭子仪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后,唐代宗又下旨李光弼赴任洛阳留守;李光弼怕失去兵权后,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便再次抗命。
后来唐代宗第三次下旨,诏李光弼进京见驾,李光弼依然装聋作哑。
李光弼连续抗旨不遵,已经说明他有拥兵自重的想法,他想要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
奈何空降的李光弼,指挥不动河南的平卢系军队,麾下的骄兵悍将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再加上他拥兵自重的举动,已引起原先对他忠心耿耿部将们的不满。
大将田神功直接带着自己的兵马,独自离开李光弼参加了陕州勤王。
从那以后,李光弼的威望一落千丈,在部下面前早已抬不起头来。
最终,一代名将李光弼活活忧郁而死。
李光弼的死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他还没有走上反叛之路,还是再造大唐的第一中兴功臣。
李光弼死后,唐代宗并没有追究他的罪责,还追赠他为太保,谥号“武穆”,算是给他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纵观古代名将,军功往往是政治危机的来源,当将帅在军事上的成就越大,其面临的政治压力也就越大。
皇帝最怕的就是功高盖主,又具备组织、号召能力的将帅。
对于将帅来说,军事层面的胜利,大都会转化为政治层面的压力。
郭子仪、李光弼皆是如此!两人面对压力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两人不同的结局。
“安史之乱”前后,郭子仪这样功高盖世而得以善终的名将凤毛麟角。
他穷奢极欲、也遭到别人的非议,却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生前,唐代宗下令在凌烟阁为郭子仪画像,以示尊崇;死后,唐德宗特下诏将他的坟增高十尺,以示褒扬。后世朝廷都把他和周公旦、诸葛亮等名臣一起作为祭祀的对象。
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弼,平定史朝义的仆固怀恩皆没能善终;有人是晚节不保,有人则晚年凄凉。
郭子仪一生遭受的陷害远比李光弼多,他两次被解除兵权、冷藏多年,自己的祖坟都被宦官鱼朝恩给挖了。
但是,郭子仪始终没有改变对大唐的忠诚,这份赤诚之心远非李光弼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