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好不好,要看你代入哪个人的角度。
这个片子的原作者严歌苓,大家都很清楚了,其实就很公知,也很自恋,所以他选择的叙事角度是萧穗子。
萧穗子的出身在片中的文工团不算很好,但也不差,属于中间状态。
所以,萧穗子对片中的男女主人公何小萍和刘峰的态度是同情,但不站在同一边,而是谨慎地保持距离。
对于那些司令、军长之类的孩子们,她的视角下也基本是是偏负面的,算是批判的视角。
片中前半部分的狂欢部分,青春飞扬的时候,何小萍和刘峰都是很边缘的,被排挤,被侮辱的。
因为他们在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少数,其他人都有更好、更高的出身,而他们俩一个是不入流的右派的女儿,一个是底层出身。
所以那些狂欢属于那些出身比他们高的人,而不属于何小萍和刘峰这样的人。
甚至包括身体上的,开头部分非常突出的大熊、长腿,何小萍都没有。
也就是说,他们俩和其他人的差异,是物理性的,是从身体上就开始的。
当战争真正来临的时候,最后被送上战场的也是他们俩,其他人都不知去向了。
当然,不是说其他人所代表的那个群体整体都躲了,我们后来都听说过很多开国将领的后人子女上了战场,甚至有人牺牲了,大多数人表现还是挺好的。
差距是在从战场上下来之后才开始出现。
刘峰在战场上失去了一只胳膊,成了残废,作为战斗英雄,也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奖赏,仍然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回到底层去了。
再次出现的时候,刘峰在蹬三轮车,而且还被警察给扣了,争执中假肢还被打掉了。
不要说这个情节很虚伪,其实很真实。
这个战争持续的时间很长,战斗英雄很多,大多数战斗英雄后来的生活都很平凡,就是普通人的生活,平凡到甚至他们的子女都不一定知道他们是战斗英雄。
也有些人被安排进了国企,但在后来的国企改革、工人下岗大潮中,这些人又被下岗了。
而另外那些人,这个片子中没有上战场的那些人,他们后来的生活就好得多了,一帆风顺。
萧穗子出身一般,但学习成绩不错,出了国,成了女作家。
战友中出身最好的一对男女结了婚,在海南刚开始大开发的时候搞房地产开发。
那个年代什么人才能搞房地产,大家都心里有数。
那些人里更多的,比如《高山下的花环》里的赵蒙生,不太可能走到刘峰这一步。
就算他们愿意,他们的实力也不允许。
因为他们的父母可以给他们安排更好的出路。
他们有人在部队里继续升迁,有人进入其它赛道成为佼佼者,都不会过得太差。
但战争带给刘峰和何小萍的影响是一辈子都改变不了的。
虽然即使没有那场战争,他们也可能就是在社会底层挣扎着活着。
但战争带给他们的冲击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后面很难摆脱的。
片中刘峰经常带着一眼就能看得出很廉价的白酒去烈士陵园给牺牲了的战友们扫墓,何小萍也会去。
其他的人呢?萧穗子会去吗?另外那些人会去吗? 我们不知道。 也可能去了,也可能没有。
但对刘峰、何小萍来说,战争来与不来,什么时候来,他们都不知道,他们都是被动地接受命运。
他们去烈士陵园看望的烈士们,绝大多数也是和他们出身类似的人。
刘峰去烈士陵园祭扫他的战友们,其实也是舔舐他自己的伤口。
而那些后来一帆风顺、扶摇直上的人们,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他们很忙,没这个闲功夫。
就像《唐山大地震》,其实讲的不是地震,而是地震中的人们,以及地震对幸存者后来的生活的影响,同样是舔舐伤口。
所以说,我一直觉得,很多人其实没有看懂《高山下的花环》。
《高山下的花环》真正的主题是赵蒙生成长记,是他的成长史,怎么从一个纨绔公子哥变成一个成熟的人。
而他们要在大风大浪中成长,代价就是靳开来这样的人的牺牲。
《高山下的花环》在那个年代之所以能过审,不完全是因为相对开明的环境,更是因为它的主题本身就站位很高。
因为它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报告爸爸妈妈,我们准备好了,你们可以放心交给我们了。
相比之下,《芳华》就很暧昧了,站位也不高,属于典型的逍遥派角度。
如果什么时候也可以从刘峰的角度讲讲这场战争中的他们,以及对他们后来生活的影响,也许会更好。
好文!赵蒙生这段分析的尤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