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开国中将在家中被枪杀,毛主席震怒:尽快破案

文史江山 2024-11-26 20:06:12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70年12月17日清晨5点左右,在昆明军区32号院落,谭甫仁将军的家中,一阵突兀的枪声划破了宁静。

谭甫仁将军及其夫人王里岩,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中遇难。

这是一起举国震惊的,高级别党政干部遇害事件。

事发后,相关部门人员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一边紧急将谭甫仁夫妇,送往军区总医院全力救治,另一边立即向军区领导汇报情况。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亲自安排北京医疗专家,紧急飞往昆明参与抢救。

然而,由于谭甫仁夫妇伤势过重,尽管专家们竭尽全力,最终还是未能挽回他们的生命。

开国中将遭枪杀

由于案发时间是12月17日,这个案件在当时被称为“017案件”。

案发当日清晨6时,毛主席接获紧急报告后雷霆大怒,即刻指示:全力抢救伤员,进行内部排查,并成立专案组,公安部协助尽快破案。

为尽快捉拿凶手,“017专案组”决定封锁军区大院,严格人员进出。

公安部人员也迅速到位,气氛骤然紧张。

一场复杂的侦破工作,有序展开。

案件发生后,警方迅速对现场进行了封锁,并安排两名工作干部负责守卫。

这一封锁状态,整整持续了七年之久。

直至案件调查终结并撰写完成结案报告后,才最终被解除。

如此长时间的现场保护举措,实属罕见。

案发的具体地点,在王里岩的卧室、后院以及邻近的厨房区域。

凶手首先潜进入了王里岩的卧室。

王在察觉到危险后,立刻冲向卫生间,试图阻止凶手继续前往谭甫仁的卧室。

然而,凶手却连开了三枪。

后两发子弹分别击中了王的腹部与头部,导致她当场死亡。

通过现场留下的线索推测,谭甫仁在听到隔壁传来的异响后,就迅速穿戴整齐跑到后院。

而凶手紧随其后追至一楼,在走廊和后院对谭甫仁连开五枪。

前两枪未能命中,后三枪分别击中了谭的腹部、右上臂以及头部。

最终,谭甫仁也倒在了走廊上。

谭、王两人均因头部遭受重创,形成了贯通伤。

实际上在遭到枪击的那一刻,便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少年提供关键线索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中,谭甫仁家的未婚儿媳吴小红与妻妹王文莹,是两名幸存者。

据吴小红回忆,她依稀记得当时听到了王里岩的声音。

她带着一丝不解询问:“你怎么这时候来了?”

然而,随后的枪声如惊雷般响起,让她吓得不敢迈出房门半步。

其余的话语,都淹没在了刺耳的声响之中。

王文莹也听到了楼上的动静。

一开始,她还以为是谭甫仁夫妇发生了争执,但很快就觉得不对劲。

当她鼓起勇气走出房间,恰好撞见谭甫仁匆忙披衣下楼,步伐急促地朝后院方向行去。

她询问谭甫仁发生了什么,对方仓促地回了一句:“我也不知道!”

话音未落,楼上骤然响起枪声。

王文莹是家里唯一目睹凶手身影的人。

当时天还未亮,她只能依靠楼外微弱的光线来辨认。

她看到一个身着军装的人影,从楼上下来。

那人身材高大,略显肥胖,脸庞圆润。

但由于光线不足,王文莹无法清晰地看清他的面容。

王文莹被他推到一旁,而后对方就向后院跑去了。

没等王文莹反应过来,后院就再次传来了枪声。

案发之后,整个昆明市乃至全省的安全局势骤然紧张。

军区大院被严密封锁,昆明市实施了戒严措施。

各大车站、机场以及关键交通路口,均加强了警戒,边境口岸也全面布控。

全力搜寻一个依据王文莹模糊记忆,描绘出的军人形象。

在此期间,调查人员筛查并审讯了多名可疑人员。

但这些线索都未能与案件建立联系,案件的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正当案件侦破工作步履维艰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出现了。

专案组在军区政治部家属院,进行例行走访时,从一名13岁的少年马苏红那里,获得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

12月17日一早,马苏红还在睡梦中,突然被门后大木盆摔在地上的声音惊醒。

他匆忙打开灯,发现一个体态肥胖,中年干部模样的人站在屋里。

来人突然开口,朝他打听干部部陈汉中科长的住处。

马苏红毕竟是个孩子,这里又是军区大院,他完全没有戒心。

马苏红很快就带着这位陌生人,找到了陈汉中的家,随后便回屋继续休息了。

尽管他当时觉得那人有点面熟,但一时没想起是谁。

因此,也就一直没和家里大人提起。

直到十多天后,马苏红偶然间遇到了一个叫王东昆的小孩。

他之前听别人说,王东昆的父亲王自正因某些问题被隔离审查。

灵光闪过,他突然回想起,那天早上来问路的人,模样和体型很像王东昆的父亲王自正。

意识到这一点后,马苏红立刻向干部部反映了情况。

逃脱未遂畏罪自杀

1947年,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起猛攻,一度占领了内黄县。

王自正为了给亲戚报仇,加入了当地的还乡团,参与了对武拐村村民的报复行动。

这一行动,导致了武拐村委会主任武不会的死亡。

王自正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决定更名改姓,远走他乡。

他编造个人履历,加入了我军的队伍,从最底层的士兵做起。

由于工作能力强,他逐渐赢得了上级的青睐。

不仅顺利加入了党组织,还在仕途上步步高升。

最终,他在昆明军区政治部保卫部,担任了保卫科副科长的重要职务。

在军队中,王自正的真实身份没有暴露,主要是由于他行事非常谨慎。

为了降低被识破的风险,他刻意减少了与家乡的联系。

即便偶尔与家人通信,也会编造工作地点。

比如说是某个偏远的生产大队或是矿山,以此来迷惑家乡的亲人。

他升职之后,就将妻子李素民接到了部队。

这样一来,他几乎就不再与家乡的亲人联系了。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家乡群众对王自正的所作所为非常愤慨,多次向云南军区寄去检举信。

这些信件,引起了军区副政委雷起云的高度关注。

在经过慎重考虑后,雷起云决定对王自正展开调查。

在军区政委谭甫仁的支持下,王自正于1970年4月被正式将隔离,接受审查。

在确定王自正为关键嫌疑人后,专案小组制定了计划。

专案组决定先收集王自正的指纹和鞋印,与现场对比确认无误后再进行逮捕。

农历新年除夕这天晚上,三位干部与公安部的技术专家们,来到了西坝地区。

但情况并未如预期般顺利。

王自正听到了汽车的声音,就已经有所察觉,做好了应对准备。

他故意拖延时间,磨磨蹭蹭地换鞋。

突然,王自正从身上掏出了一把手枪。

他向在场的陈汉中和李伯志两位科长开火,导致二人受伤。

紧接着,王自正夺门而出,趁乱逃离了现场。

王自正跑到了南墙厕所处,却已经走投无路。

自知罪孽深重,无法逃脱制裁,王自正举枪自击头部,当即毙命。

事后,通过对王自正的指纹和胶鞋的分析,调查人员发现这些证据与案发现场留下的痕迹完全吻合。

结合其他相关线索,警方最终确认了王自正是杀害谭甫仁夫妇的真凶。

王自正死后,调查人员捡到了他的59式手枪。

西坝案发现场的弹壳及弹头,均出自这支手枪。

几天之内,全军区范围内展开了一场,严格的枪支清查行动。

就在此次清查后不久,保卫部副部长王庆和要用枪。

却发现存放于保险柜内的两支59型手枪,及配套的20发子弹不翼而飞了。

保密室的防护措施并未遭到破坏,门窗依旧完好无损,保险柜的暗锁也未见撬动痕迹。

这基本可以确定,是内部人员窃取的。

而王自正用以终结自己生命的那支手枪,其序列号与保卫部先前通报遗失的两支手枪中的一支完全匹配。

精心策划报复杀人

在王自正被锁定为系列凶案的真凶后,专案组就开始调查他的作案动机。

但由于王自正已选择自杀,无法直接供述。

调查人员只能从他生前留下的文字记录中,寻找突破口。

特别是他遗留下的三本私人日记,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线索来源。

为此,专案组特别指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处长,对日记内容进行深度解析。

这位处长对日记展开了极其细致的研读,逐字逐句地剖析文字背后的意图。

以至于到了调查结束后,他几乎已经能背诵这些日记了。

经过一系列分析工作,王自正的杀人动机以及他的犯罪细节,都被一一揭示。

王自正因涉及“武拐事件”被隔离审查后,整日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之中。

他深知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极为严重,预感到未来可能面临的不是极刑,就是终身监禁的命运。

因此,他一直试图寻找逃避法律制裁的方法。

从侄子寄来的信件中,王自正得知家乡的民众,强烈要求将他带回原籍进行公开审判。

这让他更加确信,不仅他自己会面临严厉的处罚,连带家人也可能受到牵连。

于是,他萌生了逃离西坝的想法。

但他深知,自己即使成功逃脱,也找不到安全的地方藏身。

在极度绝望的情绪驱动下,王自正产生了通过杀人来报复的念头。

在他的日记中,多次提到计划杀害军区高层领导的内容。

他想要在临死前制造更大的影响,以报复那些他认为对他不公的人。

王自正甚至列举了几位副司令员的名字,如陈康、鲁瑞林和田维扬等人。

并且特别强调,要针对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下手,比如谭甫仁。

他还详细设计了窃取枪支的计划,一旦得手就立即行动。

由此可见,王自正策划这次犯罪行动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其报复心理非常明确。

干部科科长陈汉中负责监管王自正,平日里对王自正管理严格。

王自正对他心怀不满,积怨已久。

在他的日记里,多次流露出对陈汉中的愤怒,称其心狠手辣。

因此,在王自正杀害谭夫妇后,他就让马苏红领路前往陈汉中家,意图将陈汉中一并杀害。

只是碰巧陈汉中当时出差在外,才侥幸逃过一劫。

而这一意图,最终也成为了王自正暴露身份的直接线索。

王自正当时被关押在西坝,但他一直设法与外界保持联系。

西坝表面上看起来戒备森严,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漏洞。

最大的问题是换岗时并不直接交接,而是由上一班岗去宿舍,叫醒下一班岗来接替。

有时遇到贪睡的士兵,几次也叫不醒。

甚至有时刚醒又再次入睡,导致哨位上经常会出现长达5至15分钟,无人值守的情况。

这为王自正提供了逃脱的机会。

根据王自正的日记记录,他对警卫人员的换岗规律以及个别战士的特点,已经了如指掌。

在西坝西南角的一个厕所附近,发现了胶鞋印迹和攀登墙壁的痕迹。

这里显然是他进出西坝的秘密通道。

可见,王自正不仅有办法潜出西坝,还能成功偷取枪支并在作案后返回西坝。

在他精心策划下,他有充足的作案时间。

1978年6月,经过专案组的细致调查,确认谭甫仁夫妇的遇害,是由王自正单独作案。

从而澄清了外界的种种猜测与不实传闻。

至此,这桩报复性杀人案件终于得以结案。

参考文献

蒋益文《开国中将谭甫仁被害真相》

尤乙《开国中将谭甫仁被害追述》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69

文史江山

简介:专注于历史故事、人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