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是一个5岁男孩的妈妈,为了让孩子开心,她宁可省吃俭用,也要每周带孩子去游乐场玩,却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责备她乱花钱。而她认为自己做的没有什么不妥,她只是想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为此,她很烦恼,不知道该如何跟家人沟通。
01 家人责备为哪般?(1)担心支出太大。
经常去游乐场玩,对于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家人太过苛刻,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责备,可以这样和他们沟通:“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金钱可以买来的,但孩子的快乐却是无价的,钱可以慢慢挣,孩子的童年却只有一次,不会再来!”
也可以和家人、孩子协商,重新做个规划,适当地减少去游乐场的次数,从每周都去转变成每月一两次,同时用其他一些免费的项目代替,比如爬山、跑步什么的。
如果孩子问:“为什么不可以每周去游乐场”时,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是因为家里没钱才不带你去的,这样等于把“贫穷观”塞给孩子。
而要对孩子说:“我们家每个月都有预算与规划,按照预算,每个月去一次游乐场是最合理的安排,我们还有许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做。”
(2)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会玩的孩子才能获得更好的成长,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用身体感知、体验周围的世界,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可以得到了发展。
该玩的时候就让孩子尽情地去玩吧,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还能帮助孩子拥有更好的学习能力呢。
不错,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欢去游乐场玩,游乐场确实是快乐童年组成的元素之一。但是,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不止去游乐场这一种方式。比如,运动、旅行、读书等等。
(1)运动。
经常带着孩子去做运动,比如跑步、游泳、爬山等等,都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拥有强壮的身体、恒久的毅力,变得更加自信与阳光。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就办张游泳卡带着孩子去游泳,如果经济条件较差,在免费的体育场跑步也是很不错的运动方式呢。
(2)旅行。
一个从小见多识广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很优秀。
带着孩子出门旅行,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历史、地理、艺术等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让孩子见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拓宽孩子的眼界、增长孩子的见识,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让孩子更快乐。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就去更远的远方旅行,如果经济条件较差,家附近的公园、郊外的田野都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本身就会让孩子大受裨益。
(3)读书。
如果孩子把读书当作兴趣爱好,就可以享受到知识带来的乐趣,让生命更有厚度。
那些在书籍滋养中长大的孩子,早已从书籍中懂得了许多人生的大道理,拥有完整的人格,广博的眼界与格局,人生态度也更加豁达,比较容易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就多多地给孩子买书,让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能伸手触碰到书,如果经济条件较差,就办张读书卡,去书店读书,或者去大型书店免费借阅。
总之,孩子的童年生活应该是精彩而多元的,只带孩子去游乐场,可能会束缚了孩子的眼界,不妨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给孩子更多一些的选择吧!
我是@百合妈妈读心理,育儿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我只写有温度的育儿文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赞赏!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用户11xxx29
有些家长总是将自己童年的缺失的东西强加在孩子身上,时代不一样,你缺失的孩子未必需要,不在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