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过半,相信许多孩子的假期有一多半的时间都是在补课班、兴趣班度过的,如果确实是基于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在假期中坚持学习,于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持之以恒等诸多好习惯。
但是,如果只是出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进行课本知识的补习,或者只是盲目跟风,以父母的意愿为孩子选择有用的兴趣班,那么,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在一个父母学习群里说,她非常不赞成给孩子补课,她的孩子从来没有上过补课班,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都是带着孩子在游山玩水。
同一时间,有许多妈妈跳出来反驳,说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不补课是不行的,升学考试成绩为王,整天游山玩水,孩子成绩上不去,能考上好学校吗?
这位妈妈立即回应,说她的孩子成绩虽然不是拔尖的,但也并不太差,而且见多识广,知识面很广,她认为这样很好。
每个孩子都出生于不同的家庭,所有的父母都有各自关于育儿的见解与看法。育儿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寻,只要适合自己的孩子,就是最好的。
我认为游山玩水是一种很好的育儿方式,我也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从大自然中学到的东西并不比课堂或者补课班、兴趣班学到的少,而且还更生动、有趣、鲜活。
补课班的教学效果短期来讲是立竿见影的,很容易出成绩,但长远来讲意义不大,为了应试而恶补的知识,不会长成孩子的骨头和肉。
而孩子的双脚走过的山山水水、双眼看过的大千世界、双手抚摸过的花花草草,深深呼吸过的泥土的芬芳、野外清新的空气,还有那自由地从耳边吹过的风……
都会长成孩子的骨头和肉,让孩子的灵魂日渐丰盈,成为一个有情趣,懂得享受生活、感知生命,知道自己去往何处,知道自己理想追求的人。
这样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定然不是模式化下的千人一面,这才是属于我们的真正的那个独一无二的小孩。
我非常喜欢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这段话,以此共勉:
安德烈,我和席慕蓉的看法是一致的: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
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
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您好!我是百合妈妈,80后职场宝妈,育儿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热爱读书、码字,喜欢运动、旅行。我的生活理念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做智慧宝妈”。每日与您分享我在育儿路上收获的感动与成长!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您有什么育儿的心得与体会,也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