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击落美国王牌侦察机,吴洪甫隐藏机密当农民,37年后被人知

恬恬评历史 2023-03-03 15:52: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世界便进入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

美国利用高空侦察机、高空气球等先进间谍装备,长期对苏联和我国进行侦察窥探。

其中,U-2高空侦察机是美国的王牌间谍。

U-2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单发高空战略侦察机,还安装有高清拍摄装备,是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侦察机。

它的飞行高度可达2.5万米,超过当时其它战斗机的最高升限,而地面高射炮更是鞭长莫及。

因此,U-2频繁进入其它国家领空,如入无人之境,肆无忌惮地获取战略情报。因而它被称为“空中幽灵”。

为此,苏联加紧研发反制武器,在五十年代推出了C-75(北约代号:SA-2,中文名为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以打击中高空目标。

直到1960年5月1日,一架U-2高空侦察机又窜入苏联领空,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上空被C-75击落。

美国为之震惊,运用U-2进行间谍活动有所收敛,但是继续进行。

而在中国,新生的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官兵,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屡屡创造了击落U-2的奇迹。

苦练技能,击落第一架U—2高空侦察机

1962年9月9日,一架U-2侦察机由台湾起飞,飞越东南沿海的福建省,窜入我国内陆领空。

U-2像往常一样大胆深入,飞临江西省南昌市上空。

猖狂的U-2飞行员不知道,它正在钻进我军设伏的口袋里,逐渐接近死亡领空。

已经进入战时状态的北京军区空军地空导弹第2营,正在密切观察着战况。

8时32分,U-2进入第2营的火力范围。

“发现目标!”听到指令,标图员吴洪甫通过雷达数据,快速测算,迅速把这架U-2的航行轨迹标示在标图板上,并上传给指挥部。

随即,二营营长岳振华一声令下,三发导弹直冲云霄。

天空闪出三声爆炸声和三朵白色烟花,敌机瞬间便被击中,凌空解体。

在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部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得知喜讯后,立即向中央领导汇报了战况。

9月21日,毛泽东主席接见了刘亚楼、岳振华,连声称赞:“打得好啊!”

五十年代末,我国引进C-75防空导弹系统,随即很快组建了地空导弹第1营、第2营、第3营。

地空导弹第2营成立于1958年10月6日,仅有不到四年的军史,但却有着光辉的战绩。

1959年10月7日,也就是第2营成立刚一年,”台湾空军“飞行员驾驶一架美制RB-57D侦察机,猖狂地侵入大陆领空,逼近首都北京上空。

随即,北京军区空军地空导弹第2营营长岳振华临阵指挥,使用SA-2地空导弹连发三弹,将其击落在通县张家湾上空。

这也是世界防空实战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

而这次,我军首次击落世界上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军威大振,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

地空导弹第2营的吴洪甫表现突出,功不可没,因而荣获“提前晋衔”的奖励。

吴洪甫出生于1941年4月,是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槐窝村人。

1959年12月,18岁的吴洪甫应征入伍。随后,他被调派到刚成立的空军地空导弹二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导弹兵”。

经过严格培训,他被选为标图员。

一般的军事标图员,是将目视、无线电等途径获得的情报,用规定的符号,标示在图上,以供作战使用。

而吴洪甫担任的这个标图员,职责很特殊。

要根据空情信息,将多个空情的航迹以及空情批次等参数,迅速、准确地标注在标图板上,发送给引导技师,为指挥员发号施令提供实时的目标航迹,从而给发射导弹定位。

这个岗位如同指挥员的眼睛,责任重大。毕竟导弹不是普通子弹、手榴弹,造价昂贵,数量极其有限。

当然,这个岗位的专业度要求很高。影响弹道导弹精度的因素很多,但是标图员的测量精度、解算精度及响应能力是关键一环。

这对于只有初中学历、农家子弟的吴洪甫来说,如同登天。

除了掌握基本的技术理论知识,还得练就迅速判断空情的敏锐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技能。

但是他凭着优异的学习能力和顽强意志,勤奋学习,娴熟地掌握了专业知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鉴于美军U-2高空侦察机屡次侵犯,吴洪甫把其性能参数记得滚瓜烂熟,连在梦里也经常演练标图、导弹发射命中敌机的场景。

同时,他跟随部队机动设伏,在各种地形、环境下进行演练,用米尺丈量祖国领空,铅笔追踪飞机航迹。

此外,他自己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次能够击落U-2高空侦察机,是吴洪甫的平时练就的业务能力的典型体现。

挑战极限,第二次紧急击落U—2高空侦察机

但是地空导弹第2营欣慰没多久,就获知一个信息:U-2高空侦察机添置了对付地空导弹的预警装置——第12系统!

原来,当时正是我国原子弹研制的关键时刻,U-2在我国内陆核设施上空多次出现,却逃脱了地空导弹的打击。

这个蹊跷的情况引起了军方的高度重视。

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到在地空导弹第2营击落的第一架U-2的残骸中,曾发现一种能接收地面雷达信号、记录雷达波段和频率的装置。

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右三)脚踩U-2残骸

经过鉴定,发现这是U-2捕获到了当时我军地空导弹制导雷达天线的扫描频率。

这个信息,U-2可能在被击落前就已传回美国军方。

从而可以推断,美军很可能已经在U-2上安装了能侦测我军地空导弹阵地位置的预警装置。

那么,当我军地空导弹部队用制导雷达天线捕捉目标时,U-2的预警装置就会自动报警,从而迅速避绕开地空导弹的火力范围。

针对这个变化,我军不断研讨、推演反制方案。

最终,地空导弹第2营独创了“近快战法”:一方面压缩开启雷达天线监控的距离,一方面压缩空情参数的测算时间。

这样可以麻痹敌机,速战速决。

但是,这也对我军地空导弹部队的制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战机稍纵即逝,要想击落U-2,首先对标图员的技能要求更高。

根据科学理论推断,标图员要把所有空情参数准确发送给引导技师,正常运作时间最短也要18秒。

而这18秒里,空情瞬息万变,尤其是安装了预警装置的U-2会逃脱,或者会使我军导弹脱靶,浪费宝贵的资源。

为了更快地提供精准的参数,赢取战机,吴洪甫和战友们经过反复推演和技术攻关,把这个时间压缩到了8秒。

随后,又压缩到了超极限的3秒钟。

但这毕竟是演练,需要实战才能证明可行性。

机会终于来了。

1963年11月1日,一架U-2侦察机再次由台湾起飞,窜入中国大陆实施侦察。

随后,它回航返程。

距离江西省上饶市约一百公里时,我军指挥所向设伏的临战部队下达了作战任务,并且要求诱敌深入,当敌机距离37公里时才能开启雷达天线。

不料,当U-2距离地空导弹第2营阵地仅有39公里时,2营的雷达突然丢失目标。

眼看着到了我军开启雷达天线的时刻,而敌机即将飞临台湾机场归巢。

这时,营长岳振华立刻下令改用2营指挥所的雷达,求测射击诸元。

随即,吴洪甫迅速把这架U-2的航行轨迹标示在标图板上,并上传给指挥部。

营长岳振华一声令下,三发导弹相继发射。其中第二发导弹在26公里处击落了敌机。

飞行员被迫跳伞,最终被俘。

这次,2营从开启雷达天线到发射第一枚导弹,仅仅用时8秒!

吴洪甫和战友们成功实践了“近快战法”。

不到14个月里,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吴洪甫和战友们击落了两架U—2高空侦察机。

我军隐忍多年,将这个傲飞于世的目标,两次击碎在万米高空,震惊世界。

这是人的因素和兵器潜能的最大发挥,体现了我军的胆略和智慧,捍卫了中国领空的尊严。

由此,中央军委、国防部授予吴洪甫等人个人一等功,营长岳振华被授予“空军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地空导弹第2营被授予集体一等功、“英雄营”荣誉称号。

1964年7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吴洪甫和第2营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地空导弹第2营独创的“近快战法”荣获一等奖。

隐藏着军事机密光荣退役,回乡低调务农

1965年2月,24岁的吴洪甫光荣退役,解甲归田。

离开军营前,营长岳振华叮嘱他:务必不能泄露军事机密和国家机密。

于是,吴洪甫回到家乡,象入伍之前一样务农,低调做人,从来不提在部队的事。

以致于家里人和乡亲们只知道他当过兵,至于在哪里当兵、什么兵种,都不知道。

直到2002年6月的一天,吴洪甫偶然在一本军事杂志上看到,老营长岳振华讲述击落U-2高空侦察机的战斗经过。

由此,他意识到保密期已经过去。此时吴洪甫退伍已经整整37年,已经是六旬老人。

随着有关部门的走访,吴洪甫神秘而辉煌的军人经历,才被家人和乡亲们知晓,轰动四方。

很多人建议他拿着立功证书去找找人,改善一下家庭生活条件,也给孩子们安排个工作。

但是都被吴洪甫一口拒绝。他说:“咱本来就是庄稼人,自力更生,靠种地吃饭不丢人!

2014年7月,根据吴洪甫的真实经历改编的情景剧《忠诚》,在原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演出。我军这段特殊而辉煌的战斗经历,也才逐渐广为人知。

吴洪甫也经常受邀,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述当年部队官兵苦练本领、为国立功的英雄事迹,激励青少年奋发图强、报效国家。

一些机关单位也开展“传承革命精神”主题活动,邀请吴洪甫讲革命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吴洪甫很快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战斗英雄、名人。

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做人,不居功自傲,本本分分地做农民,不给国家添麻烦,过着简朴的生活。

他不但靠自己的双手生活,还经常热心为乡亲们做事。

看到村里路上哪里有坑洼,他会主动带上煤渣和铁锹,不声不响地填平。

村西路口常年有人扔垃圾,吴洪甫就主动要求承担这里的保洁工作,长年坚持每天清扫、运垃圾,当义务清洁工。

2011年,吴洪甫被评选为“广宗好人”;2012年,被评为“邢台好人”。

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咱退伍不褪色,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更要发挥余热!

0 阅读:5
恬恬评历史

恬恬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