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只去过一次延安,那便是1947年的8月。彼时,毛主席已经离开延安了。但是,到了延安之后的所见所闻,依旧让蒋介石感觉很不顺心。
期间,他还问了当地农民一个问题:“你认识毛泽东吗?”得到的回答甚至让他辗转难眠。
这位农民到底说了什么?蒋介石在延安又做了什么?毛主席之于延安农民有何深远意义?让我们回到历史的现场。
延安农民在延安,毛主席与农人有着密切的交流。他经常在工作之余,走出窑洞,与农民们谈天说地。他重视这样的交流,将其当作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难得的闲暇休息。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常看到,他每每从抗大或陕北公学讲课回来,碰到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就会停下来和他们说话,问他们收成、生活过得怎样。
毛主席还曾让自己的儿子毛岸英主动向农民学习,学当农民。从陕西逃荒到延安的农民吴满有就当过毛岸英的老师。
在毛主席看来,自己这个儿子是在苏联喝的“洋墨水”,早已习惯了国外的生活,长这么大才回到国内,自然会有很多方面不适应,因此很有必要再跟着吴满有上个“劳动大学”。
徐肖冰还拍过毛主席带着李讷和吴满有的一张合影。照片中,李讷牵着毛主席的手站在中间,毛主席露出笑容看着镜头,吴满有则站在最左边,穿着粗布衣衫,系着一条长布腰带。
吴满有接到这个教学任务的时候,还有些半信半疑。他想着毛岸英毕竟是毛主席的儿子,毛主席说让他下地干活,到底是装装样子就好,还是要来真的。
吴满有些拿不定主意,心里犯着嘀咕,但是当他看到毛岸英一个人背着行李,是步行,而非驾车或骑马,来到了自家枣园的时候,当即确定,这个孩子是要干真仗的。
毛岸英学习的心意不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吴满有还是放心不下,对这个孩子多有照顾。
徐肖冰就回忆过,吴满有怕毛岸英背着谷捆走山路,容易出事,就想帮他把路边的小树砍掉。毛岸英知道后,还坚持说不用这样。
看着毛岸英的脊背和胳膊晒出了水泡,吴满有很是心疼,特地用鸡蛋清和香油做成了膏药,给毛岸英疗伤。
毛岸英自知毛主席的交代和期望,干活的时候总是拼尽全力,全然将自己当做了一个真的农民。
他一身学习的劲头,下地干活的时候,就学着吴满有大儿子的样子,脖子上挂着布袋,两只手左右开弓,抓粪、点种,忙得不亦乐乎。
他干得认真,还勤做笔记,总是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将从开地到入仓的学习所得都记在上面。
就这样,毛岸英和农民们真正地打成了一片,学唱信天游、比划摔跤,教孩子们认字,也给乡亲们讲故事。
后来,他还用杨永福的名字发表了一首顺口溜,名字叫作《却是那鞋下一层土》,说的就是干革命,得深深地扎根土地,和农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可见,毛主席让他向农民多学习的教导已经牢牢地在他心里扎根了。
1945年的春节,毛主席还专程和周总理一起去给延安的乡亲们拜年。他们联系了枣园的乡长杨福成,让他带着他们去各家走动看看。
整个枣园虽然只有20多户,但是居住比较分散,走动起来很不方便。杨福成也说,还是不劳烦两位下去了,他回去开个群众会就好。
毛主席却很是固执,执意要给乡亲们拜年,他是真的把延安的群众当作了自己的家人。有了毛主席这样的惦念,群众又怎么会不记得他的好?
所以,在蒋介石问及延安农民是否认识毛主席的时候,农民的答案只会是往好了说。在延安,毛主席已经赢得了民心,就算蒋介石靠强硬手段夺走了这里的地盘,也不代表他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蒋介石正是在延安农民的回答中看到了这样一点,所以才会那样辗转难眠。他料想,自己可能要输了。
蒋介石的惊讶蒋介石的这趟延安之行,除了被毛主席做的群众工作震慑到,也对毛主席在当地的工作环境感到惊讶。
他是坐着“美龄号”专机到的延安,落地第二天就去看了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像他这样过惯了好日子的人,又怎么能想象,他的对手一直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他是在俞济时、胡宗南几个人的陪同下来的窑洞。俞济时看着里面的环境,也有些难以置信。他说,窑洞里面的门窗都是用旧木头做的,没有上漆,墙面都剥落了,榆木桌子也坑坑洼洼的,床也是榆木钉的,条件很是简陋。
蒋介石看到窑洞外面还有一架纺线的纺车,疑惑毛主席为什么要用这个东西,胡宗南便回答说,延安的物资奇缺,这是毛主席用来亲自纺纱的。
随后,胡宗南还指了周总理、朱德将军和刘少奇的窑洞给蒋介石看,也是十分简陋的样子。蒋介石不想多看,在胡宗南介绍完后,便走开了。
之后,他没有在延安久留,回到边区外交宾馆,看了胡宗南的作战计划后,便匆匆离开了。
这次仓促的延安之行似乎构成了一种预示,等待蒋介石的必将是失败。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蒋介石回到南京之后没有多久,就传来了战败的消息。
那份胡宗南送来的作战计划并没有奏效。在沙家店一战后,有总计6000多名国民党士兵被歼灭,旅长刘子奇也被我军俘虏了。
国民党整编第28旅虽然撤出了榆林,但还是在清涧岔口被我军给拦截住了,最后出现了三千多人的伤亡。
就这样,胡宗南在陕北地区的作战从进攻进入了防御状态,蒋介石那个辗转难眠的晚上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也是在1947年这一年,我军喊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离开延安,只是毛主席的无奈之举。毛主席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这里,一直在等待着力挽狂澜的那一天,这次战事的胜利就是最好的证明。
毛主席与延安毛主席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年,在这片土地上,在当地人民的心中都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烙印。
除了在延安农民当中留下了不俗的口碑,很多曾在这里奋斗的普通人也是对毛主席赞誉有加的。顾昌华就对毛主席在延安工作时的生活环境印象十分深刻。
他后来面对记者的采访时,也提到了毛主席工作生活过的窑洞。他说,窑洞其实是兼做办公室和卧室,里面除了木板床之外,还有一张办公桌和旧椅子。
另外,毛主席洗脸和洗澡用的都是普通的瓷盆和木盆,木盆还兼做用来洗衣服。窑洞墙上还挖了很多的方洞,这是要做书架用。主席这么爱看书阅读的人,会想到这样的改造方案,可以说是一点都不奇怪。
在日常穿衣方面,毛主席也是节俭到了极点。他的鞋子、袜子都是用粗布做的,破了就补,从不舍得换新的。
甘肃省还曾送过毛主席一双靴子,但毛主席没舍得留给自己,而是送给了身边的警卫员。知道毛主席如此关心他们,警卫战士们也曾织了一件毛衣想送给主席,但是主席也没有收下,转手就送给别人了。
毛主席还对顾昌华说过,要多接近群众,向群众学习,多做群众工作。如果没有群众,他们的工作是做不好的,包括警卫员的安保工作。
顾昌华还曾跟着毛主席去过359旅,碰到了一位老人家背着麦子,很吃力的样子,毛主席便让他帮着老人把麦子背回去。毛主席对群众的关心,就是落实到了这样最细微的地方。
蒋介石与毛主席做了一辈子对手,他对毛主席是很了解的,也不只一次地说过佩服毛主席,在很多地方感觉自愧不如。
比如,他看过毛主席的文章,想过让手底下的人写文章去反驳,结果他一看写出来的文章实在和毛主席的差距很大,就说一句“算了你们”。
这声“算了”,里面包含着对手下人的失望,大概也有几分自己的气馁之情,感觉实在比不上、追不上了,便有了放弃的打算。
一个人工作做得如何,往往自己说了不作数,要看他们怎么说,怎么评。毛主席在延安,一直都是在为他人谋,为他人办实事,自然所有人都会为他说好话。蒋介石在和农民交流后,就算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想再迎头赶上,也很难了。
生活中,蒋介石虽然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作息很有规律,每天五六点钟就起床了,之后还要唱圣诗,但是他的脾气秉性是说不过去的。
他有暴躁易怒的弱点,经常打人、骂人,他的侍卫长王世和就经常挨他的打骂。夫人宋美龄也常劝他,出了事情还要帮忙收拾烂摊子。就这个层面来看,蒋介石与毛主席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