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
各个组织、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此外,中医也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因此中医治病从诊断,开方,炮制,煎药这几个环节来说也是环环相扣,极其重要的。
在这几个环节中,熬药的学问也不小,所用的器具、火候、时间等都要考虑。
煎药方法不同,中药药效不同。中医对中药的煎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样一张药方,因为药物的煎法、服法不同,治疗的适应证和效果就不一样,一个病即便辨证再准确,用药再恰当,如果煎、服方法不当,就不可能发挥应有的疗效。
用心才能熬好药
熬药是门技术活,一旦时间、火候没把握好,再好的的药也是白费;熬药也是个辛苦活,需要有人在边边守着,时刻注意着药的动向。
“为了你的亲人尽快康复,熬好药最关键的就是用心”。
掌握好熬药的三个基本步骤
①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30-60分钟,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5cm为宜
②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即大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
③将第一次煎出的药液倒出,加入适量的热水(水不要太多,以刚淹没药材2-3cm为宜)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的时间约20-30分钟左右即可。
先用大火后用小火有利于减慢水分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改用文火后开始计时,解表药(多为治感冒的药)煎15-20分钟左右,其他药一般煎40~50分钟。
把握好煎药时间
煎药的时间从水开后算起,分为三种情况:
① 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② 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③ 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30分钟。
不同的药材有它们不同的特性,因此,其熬制的时间,方法也各有不同,只有掌握药材的特性,才能更好发挥药材的作用。
注意好煎药的次数
一般一付中药煎煮2次为宜,煎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多,有效成分含量将减少,达不到疗效。
解表药煎煮一次即可。如一付药的量较少,可以再多放些水煎煮一次。一付药的量很大也可以煎煮三次。
要注意的是:不论煎煮几次都应该将每次煎好的药液混兑在一起后再分开服用,这样可以使得每次服用的药力均匀。
真正会熬药的人必定要特别懂药材,但普通人熬药必定要掌握基本的方法步骤,要谨遵医嘱,不要瞎搞一通,不仅浪费了药材,还浪费了医生的配方。
得真正做到“为人看病需用心,熬药亦需用心”。
已经改成自己熬了,代煎的猫腻太多了
😊
遇到特殊情况,开方煮药都要大夫亲自动手,别人根本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