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再升级:MiniCooperS加装Giomic底架

德系車迷誌 2025-02-19 10:11:35

很多驾驶者都会认为“一辆车的驾控性能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原厂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这就是每款车的天花板,随着使用年限增加而衰退”。

但在那些深谙用车之道的眼里。每款车原厂的驾控性能,新车落地上牌后才是故事的开始,随着对车辆性能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也会越来越知道它的缺点在哪儿?哪里还有提升进步的空间?从而越来越接近最适合自己驾驶风格的那个平衡点,这就是所谓用车文化和改装文化,但在目前国内纷扰的网舆氛围里,恰恰这种务实且理性的观念被“冰箱彩电大沙发”洗刷得一文不值。

自己拍的外观就不献丑了,还是用官图吧。2016年购入的非锁脑前期版Cooper S,至今已行驶了9万多,配合自己驾驶风格的升级项目不少,越开越生爱就是了。

作为Mini Cooper S的车主,随着用车时间的增加,并没有因为这已经是将近十年的车型而感到审美疲劳、厌倦了,相反,越开下去就越有种“人车归一”的默契:在不断的尝试下,你知道它能给你啥;而它又能在不断提高的要求下尽可能地满足偶尔的大胆,如果觉得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又能通过某种反馈,让你考虑掏腰包为它进进补......总之,这种人与车的关系并非单纯的工具化属性,也不仅仅是它将你从A点运到B点那么简单。

新车落地没多久,全车就已经购买了整套Cusco的车身刚性辅助件,当时的考虑没那么复杂,着眼点是“尽量稳定车身力学结构”,不至于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产生太多的结构形变,说人话就是想车架的变形少一点儿,车子能耐用些。但随着公里数的提升,Cusco在车底部分的三件套结构件似乎仅仅是在“原厂附件基础上增加点儿颜色”而已,除了两组隐藏在护板上方的Side bar可以提供很轻微的抗弯刚性补强外,其他两件:排气凹槽结构板和后副车架撑杆都只是将原厂铁制件更换了,功能上,并无本质的区别。

所以在这里可以大胆地提出个关于Cusco这款车身结构稳定件的购买建议:F56的顶巴可以买,因为附带了“迫力顶”(但俺没买);发动机铝合金下护板是套件内最贵的,这个可以买,因为有散热导流槽设计,还是比原厂的要好用;两根横向强化杆件可以不考虑,不贵但完全是装饰件性质;一组两件的Side bar可以买,虽然Mini轴距短,ULK车架的抗弯刚性天生就很强,但有总比没有的要好。

早期在Cusco中国代理商汇利堡网上商城下单购买了四件套,单价最贵的是“中部加强件”(880元),接着是能起到降低发动机舱温度的下护板,铝合金材质,散热性能非常适合南方地区车主。最为后悔的是“后尾加强件”,纯粹就是装饰件。

既然Cusco套件对于车辆操控性能影响的“抗扭刚性”方面几乎毫无建树的话,又想通过这个底层结构来提升操控性能、在市面上、商品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前麦花臣、后双摇臂悬挂结构的潜力,那只能继续寻找其他品牌了。真巧,前段时间准备换掉那个已经被抓到“包了浆”的方向盘时,找到了日本Giomic品牌的官网,看着看着方向盘,鼠标点开了车身结构稳定件的分类,找到了这么一组三件的底盘抗扭刚性升级套件,分别是前副车架强化撑杆、前凹槽结构强化撑杆、后副车架结构强化撑杆,尤其是最后一件的工业设计更是一下子令人难以自拔的漂亮。

看看日元价格,零售价为77000日元,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为3000出头,以国内贸易商的报价基本都是按日元税前零售价售卖的话,觉得还是挺合适的,当然这不能跟国产化后的Cusco对比,真要比的话跟日本原厂的Cusco比,这个价位也是挺合适的。于是,便找到了之前帮忙购买的Giomic方向盘的贸易商,下单购买了这套零件编号为《31352》的套件。

这套就是31325的Giomic车身结构稳定套件,较长的直杆是前副车架强化撑杆,中间较短的直杆是前凹槽结构强化撑杆,半弧形的则是最为惊艳的后副车架结构强化撑杆(取代原厂的两点是结构件)。

但因为之前安装了Cusco的铝合金下护板,所以必须要对护板进行简单的切割后才可安装,如果使用原厂绒底板的,则可以直接安装。附上一张官图以兹说明吧。

经过一个月的船期等待,贸易商朋友的微信到了“货已到,达达哪里?”、“不用,我过来自提”,下班后火速驱车前往,拿到产品后翌日便驱车前往主打底盘升级养护的服务店【F.C.S底盘程式】,找阿林师傅帮俺“精细化安装”了。这种迫不及待想装、装完想立马试车看效果的冲动已经很久没有过了,尤其是涉及机械性能和操控性能的升级产品,记得上次还是刚更换了Bilstein B12之后兴奋了一天。

首先安装的当然是后面那条“圆月弯道”状的后副车架结构强化撑杆,毕竟,作为一辆前驱车,Mini虽然号称“公路卡丁车”,无论R系列还是F系列的驾控潜力都是市面上能买到的FF顶班级别,而前驱的玩乐特性完全视乎后轮的跟随特性。

三门版Mini的车身刚性向来都是整个MINI家族中最强的,除了第二代时不知宝马抽了什么风出了台R58 Coupe会比Hatchback强那么一丢丢外。天生短轴距、且没有四驱版本的考虑,换来的就是天生的纵向高抗弯刚性,至于抗扭刚性部分,Mini Hatchback的参数超过了26,000Nm/deg,虽然没仔细去找其他同级别车型的参数,就以驱动形式相同、轴距更短的奥迪TT Coupe的19,000Nm/deg作为对比参照,大概就可以知道Mini的底子有多强了。而加装的这三条支撑杆件后,可以将集中在螺栓接合位置的应力进一步扩散,从而达到增强抗扭刚性的效果。

安装底板前先来张定妆照,难得一件的Giomic与Cusco同框的镜头。只不过,Cusco这条属于“原厂替换件”。

较长的一条是前副车架强化撑杆。F.C.S底盘程式林师傅考虑到油底壳的感应器线组可能会出现的干涉,特别包括了几层胶布以防万一,这个细心度值得一赞。

短的这条是前凹槽结构强化撑杆,同时也对前副车架的后半部分起辅助性强化作用,令前主车架的受力更均匀和合理些。

还是官图拍得好。后副车架的强化撑杆采用特别的四点式安装方式,足以起到稳定副车架的功效。

这是与Cusco后副车架撑杆的对比,可见Giomic的设计要比仅仅换个色的Cusco要考究得多,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虽然Giomic的出品都较贵,但在改Mini领域,还是他们比较专业。

至于试车后的感受吧,感觉无论前轮或者后轮,活跃度都有大幅提升,这个时候就真的要靠避震套件和轮胎、甚至是悬挂下重量的优化成果来突现升级后的提升了,但有两点非常明显的、且连普通车主都能首先感觉到的变化:一是方向盘的反应敏感了不少;二是入弯后、后轮的跟随性有质的飞跃,不错,这里的用词是“飞跃”,起码在个人看来,能用“判若两车”来总结。

至于这套Giomic的底盘抗扭刚性提升三件套是否是最好的选择?俺只能客观说一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但在同等价位上,性价比很高、属于值得入手。当然,更贵的其他产品还是有的,例如美国NEUSPEED专为MINI推出的前底架同样很优秀,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760美刀的零售价真不是一般Mini车主容易过的心理价位。

0 阅读:11
德系車迷誌

德系車迷誌

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