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思辨论文“理论-实践”相统一的六种推荐写作框架刘小华
“理论-实践”是论文写作常用的问题密码之一。不过,借助“理论-实践”这一知识沟提出研究问题后,还应进一步确定对应的研究框架,特别是正文框架。然而,不少作者所设计的正文框架,“理论”与“实践”往往不那么统一,不利于“理论-实践”问题密码在正文中的实际展开。在核心期刊思辨论文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论文框架主要有6。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略去“前言”和“结论”,只介绍正文部分的写作框架。
一、 生成机制+现实挑战+建构路径
这一写法,首先从理论层面介绍实践的生成机制,之后介绍实践中遇到的挑战,最后介绍如何克服现实挑战并建构相关路径,从而达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生态财富化:实践生成、现实挑战与建构路径》(《青海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一文的写作框架,就采用了这一写法。
具体来说,“生态财富化”是“把生态环境变成一笔财富”,“财富化”虽然代表着“生态”这一事物的动态转化,带有一定的实践色彩,但是“生态”变成“财富”也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也就是其“实践生成机制”,这是理论层面。明确了理论层面的生成机制后,我们拿着这些理论认识,去审视现实中的“生态财富化”,就会发现它现在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克服。这些“挑战”就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好在论文前面已经探讨了“实践生成机制”,要回应这些现实挑战,只需要围绕“实践生成机制”去分析那些现实挑战,找出阻碍实践机制生成的环节或因素,从而构建出相应的实践路径。
二、 确立依据+基本特征+实践策略
上一条说的是,同一事物本身的现实挑战或建构路径。有时,“理论-实践”之间的矛盾,也体现为特定的理论应用于特定的场景后水土不服,而需要在实践层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这方面的论文实例,有《二语教学语法的语境观及相关教学策略——基于三一语法的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
“三一语法”是国外高校提出的二语教学语法新体系,国内高校想将其迁移应用于自己的二语教学中。这里的“迁移应用”,从字面上看是个实践问题。但要真正实现“迁移应用”,首先要解决的并不是实践上怎么迁移怎么应用,而应首先考虑其确定依据。也就是,“三一语法”这一教学新体系需要怎样的教学语境,其二语教学语法的语境观是怎样的。明确了“确立依据”后,就需要继续分析上述教学语境的基本特征。了解其教学语境的基本特征后,才需要思考:要实践这样的教学语境观,需要实施哪些相关教学策略?即得出迁移应用的实践策略。
三、 A的意义+A中B的特征+路径
这一写法涉及A与B等多个范畴。它先单独介绍A的意义,之后把B置于A中,审视B在A中的特征,最后论述B在A中的实践路径。《从观念到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世界”与生活化传承》(《民族艺术研究》2019年第5期)一文的写作框架,就是这样设计的。
该文研究的是“生活化传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生活世界”都是耳熟能详的概念,二者的关系属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其中,“生活世界”(A)是一种理论,需要对其单独阐释。也就是,论文需要把“‘生活世界’的意义”作为单独一部分。明确了“生活世界”的意义后,紧接着需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生活世界”中进行审视(A中B),发掘“非遗”的生活世界特征。把“非遗”和“生活世界”放在一起,最终目的是希望落实“非遗生活化”。因此,论文最后需要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
四、 A与B(在C的)意蕴+A与B关联机制+A与B协调障碍+A与B协调路径
这一写法,先介绍在实践中有待“协调”的两个主角——A和B,分别论述其意蕴。当然,有时也会把A和B置于C中来论述其意蕴。这里的C,可以是研究背景或研究视角、特定理论等。介绍完A与B的意蕴,紧接着分析其理论层面的关联机制。之后阐述A与B之间存在的有待协调的现实问题,最后基于前面的关联机制得出协调路径。
比如,有一篇论文叫《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联机制和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年第5期)。论文正文先分别论述“数字经济”(A)和“共同富裕”(B)在“高质量发展”(C)中的意蕴。明确其意蕴后,又论述“数字经济”(A)和“共同富裕”(B)的关联机制。明确其机制后,开始论述二者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后,最后基于上述机制推导出协调发展策略。当然,这篇论文是先写“关联机制”后写“存在的问题”。但从逻辑易理解角度说,可以先写“问题”后写“机制”。
五、 背景+风险生成和演化+风险治理
这一写法首先介绍背景,指出存在的具体风险,之后论述上述风险的生成和演化机制,最后谈风险如何治理。“风险”集中体现着“理论-实践”关系。人们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往往是因为,现实中存在一些影响前者统一的“风险”。“理论”是一种观念,“实践”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象性活动。“风险”是指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显然,“期望的目标”就是一种观念(对应着“理论”),“实际出现的结果”就是人的一种对象性活动(对应着“实践”)。
《不确定性时代的都市公共信任风险及其治理》(《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8期)一文,其正文就采用了这一写法。针对“都市公共信任”这一主题,论文正文先介绍背景。即在现代转型的推动下,都市公共生活陷入一种“不确定性”的情境中,公共信任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张力不断激化,需要加强信任治理。介绍完实践层面的“背景”,该文顺着“不确定”这一时代背景,论述都市公共信任风险的生成和演化机制,这是理论层面。明确了“风险”的来龙去脉后,就需要谈“风险治理”,即如何在不确定性基础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公共信任机制。至此,该文完成了“理论-实践”的正文框架建构。
六、 起因+困境+反应+评价
“困境”也跟“理论-实践”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困境”是指事情进入到一个难办的地步。而要改变这种“难办”的局面,需要剖析“困境”背后的理论与实践逻辑。特别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困境”,早已时过境迁、答案已知,我们更需要分析的是这些“困境”中的经验教训,并做出理论总结。由此得到本条要介绍的写作框架,即首先介绍事件的缘起(“实践”),之后介绍这件事陷入了什么困境(“实践”),以及当时各方有何反应、有何作为(“实践”),最后对上述历史做出点评(“理论”)。
这里以《多重博弈下的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水环境治理困境探析(1927—1937)》(《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一文为例。民国时期,南京政府曾开展过水环境治理。从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困境”角度思考论文框架,该文先介绍南京政府水环境治理的现实起因,也就是“水环境恶化”。之后,介绍当时政府的治水举措带来了什么现实问题,产生了什么具体困境。水环境治理牵扯到千家万户,一旦出现困境,社会各方免不了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发生争论。因此,该文紧接着分析民间对治水的反应与争执,这也是对“实践”的回归。作为一起历史事件,后人回顾民国治水的这段历史,是为了在当代更好地开展治水实践。这就需要对这段历史做出评价,即从理论层面论述当时水患治理的成绩和不足之处。
七、 小结
以上就是思辨论文“理论-实践”相统一的6种写作框架。当然,这6种只是我们提炼出的一部分写作框架,不是思辨论文“理论-实践”相统一的全部写作框架。在现实写作中,一方面不能贪多求全,另一方面也不必苛求完美,而只需要找准一种自己驾驭得了、可迁移到自己论文中的写作框架,以此展开技术性仿写。
(本文首次发表在科研写作研究所网站,202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