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水彩,百看不厌!

七零后文文 2025-04-23 15:40:13

他虽以油画肖像著称于世,但在水彩画领域的成就也同样备受瞩目,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为人称赞的水彩佳作,用明快的色彩、饱满的情绪表达着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无限热爱。

中年转型,再创经典

1884年,当萨金特的肖像画《高特鲁夫人》展出之后,因画中人的衣着而引发的非议让萨金特深感措手不及。原本想要凭借这幅画彻底征服巴黎画坛的萨金特,在画作展出的几个月内深陷丑闻,而他只好不得已离开了巴黎这个伤心地,去往欧洲各地开始游历。

只是这个时候的萨金特还不知道,这次旅行的开始,恰是他创作转型的开始,他广为流传的无数水彩画,正是在这个时期高产完成。

从年少和家人旅居欧洲开始,萨金特便对旅行情有独钟,他热爱用画笔记录下旅途中所见的各色风景。于他而言,旅行有着治愈失意、涤荡心灵的重要意义。

尽管儿时在许多地方游历的记忆早已模糊,甚至也未能留下以供纪念的画作,但成年的他在经历了艺术事业上的起落之后,在旅行中也有了不同以往的感悟与收获,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即使故地重游,也能有新鲜的感受。

他在游历期间敞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创作了许多色彩明快、光影斑驳的水彩画。置身于风景中,此前因拼命作画而积攒的疲惫得以卸下,因陷入丑闻而烦闷的内心也得以疗愈,正因如此,他在水彩画中将自己的心情尽情抒发,总是自带阳光般的暖色滤镜,给予观者清新自然、愉悦舒畅的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萨金特一生的绘画作品大约有3000余幅,除去400多幅肖像画外,其他多为水彩画。尽管他以油画肖像打开了在艺术界的名声,但他在水彩画领域的作为,丝毫不亚于他在肖像画领域所做出的成就。

如他所言,“后人可以忘记我的油画肖像,但他们会永远记住我的水彩画。”

光影错落,明快和谐

相较以人物肖像为主的油画创作,萨金特的水彩画在创作题材和风格上明显更为多样。他的水彩画题材广泛,涉及人物、风景、静物以及各类闲适的生活场景,在生活气息中融入了许多用色用笔上的趣味,恰是这些细致入微且不落俗套的画面趣味,为他的水彩画更添触动人心的表现力。

曾有艺术策展人评价萨金特的创作:“萨金特的艺术技法散发着持久的吸引力,尤其对于人物肖像画家而言,怎样在一幅动人的作品中融合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萨金特依然具有典范作用。”此番评价放在萨金特的水彩风景作品中,似乎同样适用。

早年在学习和创作中,萨金特曾受到印象主义的影响,以至于他在画水彩画时,也分外注重光线与色彩的融合、变化等表现。他在旅行与生活中记录下了许多不同时刻的光影错落,光落下的瞬间,画面便有了灵动的气息,融合水彩的特性,画面显得轻盈透亮,一幕幕旅行所见跃然纸上。

欣赏萨金特的水彩画作,往往有酣畅淋漓之感。他通过娴熟的用水用色,便能在画纸上晕染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他并未刻意避免使用高纯度的色彩,而是通过画面中的色彩过渡,让每一处色彩都恰如其分地存在,色彩浓郁但又不显厚重,画面因此明快却又和谐,好似新鲜夺目的阳光洒在身边。

曾有人称“和萨金特的水彩在一起,就像和新鲜的阳光在一起”。此话恰是道出了许多被萨金特水彩画所吸引的观者的心声,步入萨金特的水彩世界,只需放松身心,去充分感受画中的阳光与美好。

旅居至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时,萨金特在此留下了大量描绘水城风光的水彩画,水天一色的威尼斯似乎天然适合用水彩来表现,水分的控制以及不同颜色在画中的融合、对比、过渡,让每一处景色都尽显生机与鲜活。清透灵动的笔触与自然纯真的画面,让人不自觉便醉心于无边水色之间。

在萨金特离开巴黎游历欧洲并迁居伦敦的日子里,凭借这些洗涤心灵的画作,他不仅深受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的喜爱,也成为了英国皇家水彩画家协会的会员、皇家苏格兰美术院院士,在英国水彩画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晚年的萨金特在旅行和创作中被不断治愈着,曾经掀起过的风波已渐渐平息,他的水彩画让他得以再次于艺术道路上启程,也让世人感受到了他对于艺术和生活的无限热忱。而他旅途和生活中留下来的这些作品,也会治愈更多的人。

更多萨金特水彩作品欣赏:

0 阅读:26
七零后文文

七零后文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