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大家印象里,一提到非洲,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皮肤黝黑的黑色人种。
可你知道吗?非洲有个特别的国家,基本看不到黑人的身影,白色人种占到了人口的95%以上。
正因如此,这个国家的女性以美貌闻名世界,她们个个皮肤白皙,眼睛深邃,头发卷曲,有着独特的迷人风姿。

这个国家对自己肤色的在意程度,可谓根深蒂固。
虽然地处非洲,但该国却认为黑人是低等的种族,因此不允许黑人进入,以保持民族血统的纯洁。
这个国家就是摩洛哥,也是非洲第一个对中国实行免签的国家。
并且,在社会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摩洛哥依然保有一夫多妻制。
不过这儿的法律规定,男人要想娶第二个老婆,得先过两道难关。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东边和东南边挨着阿尔及利亚,西边是浩瀚的大西洋,北边与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南部靠着西撒哈拉。
就是这样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

撒哈拉沙漠东西跨度5600公里,南北宽度在1300-1900公里之间,这里就像个超大型“高冷门卫”,横亘在摩洛哥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中间。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生物近乎荒芜。而且这里昼夜温差可达37.8℃,还常有流沙出现,被称为“死亡之海”。
也正是这样的自然条件,撒哈拉成为了摩洛哥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黑色人种迁徙的脚步。
可即便如此,撒哈拉沙漠却无法抵挡北方人的入侵。

在摩洛哥这片土地上,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就像两个实力超强的“原住民地主”,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
公元7世纪中期开始,随着阿拉伯人的西扩,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在非洲的统治土崩瓦解。
公元640年,阿拉伯人进入北非;公元665年,阿拉伯人占领摩洛哥。
至此,摩洛哥进入到了一个阿拉伯人和原住民柏柏尔人交替统治的时代。

阿拉伯人无论是在人口还是在文化方面,都对摩洛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走在摩洛哥街头,到处能看到阿拉伯文化的影子,清真寺、阿拉伯语充斥在大街小巷。
而柏柏尔人更厉害,他们本来就是摩洛哥的原住民,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柏柏尔人在北非建造出一种红色夯土建筑,类似于我国陕北地区的窑洞,以应对常年的干旱气候;并且,柏柏尔人制造的陶器、织品和皮革品等手工艺品也十分精美,与阿拉伯文明相融合,形成了摩洛哥特有的民族文化。
摩洛哥人口中,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就像一个坚固的“联合阵营”。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根本没有对强大阿拉伯帝国的实力,这也是摩洛哥几乎没有黑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柏柏尔人
“外来搅局者”改变人口结构到了近代,欧洲列强就像一群“外来搅局者”,对摩洛哥产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和西班牙先后跑来建立殖民统治。
1843年,法国入侵了摩洛哥。次年,法国强迫摩洛哥签订了《丹吉尔条约》,至此,摩洛哥沦为了法国的殖民地。
法国人一到摩洛哥,就开始大张旗鼓地搞建设,修基础设施、办工厂、开学校,还带来了一大批法国同胞。
与此同时,西班牙也不甘示弱。

1859年,西班牙的5万士兵入侵了摩洛哥的得土安地区,并强迫摩洛哥割让休达和伊夫尼这两个地区。
时至今日,休达仍然是西班牙的北非自治市,至今未回归摩洛哥。
随着殖民入侵者的到来,摩洛哥的人口结构被“重新洗牌”。
欧洲白种人的大量涌入,让摩洛哥的白人比例逐渐上升。
相比之下,黑人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大规模融入摩洛哥社会,难度就更大了。
而且,由于摩洛哥背靠欧洲,这里一直被欧洲列强视为国土延伸的战略要地,所以即便黑奴贸易最猖獗的时期,摩洛哥的黑人“队伍”也一直壮大不起来。
帝国主义在摩洛哥的殖民统治虽然促进了北非和欧洲的文化以及人种融合,但是也给当地居民带去了深重的苦难。

在爱情的世界里,大多数人都渴望“一生一世一双人”,可在摩洛哥,婚姻模式却有着别样的风景——一夫多妻制。
一夫多妻这事儿,听起来虽然“带劲儿”,可在摩洛哥实行起来麻烦也不少。

摩洛哥古代战争频繁,男人们经常被拉去打仗,伤亡惨重。家里没了顶梁柱,女人和孩子怎么办?
为了保障女性的生活,也为了让家族延续下去,一夫多妻制就慢慢出现了。一个男人娶几个老婆,就能照顾好几个家庭,让更多的女人有依靠。
这就像一把保护伞,为那些在战乱中失去丈夫的女人遮风挡雨。
而且,在当时的农业社会,劳动力可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多一个老婆,就多一双勤劳的手帮忙干农活、做家务。家里的地能种更多庄稼,家务也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夫多妻制推动了古代摩洛哥家庭经济的发展,就像给家庭这辆马车加上了更多的动力。
不过这一制度在现代却出现了很多问题。

在如今的摩洛哥,传统阿拉伯观念中的一夫多妻制虽然在法律上得以保留,但千万别以为男人们能像在超市挑商品一样,随意往“婚姻购物车”里添加老婆。
首先,成年男性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以供养一夫多妻制下衍生出来的庞大加家族。
不过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单身男性的比例,使得摩洛哥陷入到“上层人妻妾成群,底层人无妻可娶”尴尬局面中,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摩洛哥,男尊女卑的观念盛行,女子逐渐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女性地位低下,进而导致社会性别比例失衡;并且,当无法做到雨露均沾时,就会导致出轨率常年居高不下;再加上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纷争增加,即使摩洛哥贵族男性也很难稳固住家庭关系;最后就是底层社会单身男性居多引发的社会动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57年摩洛哥颁布的首部《家庭法》中就预见性地规定,多妻制的婚姻在续娶时,必须要得到原配的书面同意。
同时,法律还要求丈夫对每个妻子都得一视同仁,送礼物不能一个大一个小,陪老婆的时间也得均匀分配。
但这些法律措施治标不治本。

在现代社会,摩洛哥的年轻人对一夫多妻制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尤其是在城市里,年轻人们接受着先进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开放。他们向往浪漫的二人世界,追求那种一对一的专属爱情。
在他们眼中,一夫多妻制就像一件古老的“旧衣裳”,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潮流。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种制度是否公平,尤其是女性。她们接受现代教育后,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追求男女平等,不再愿意和别人分享丈夫。
为此2024年,摩洛哥提议对《家庭法》进行改革:
一夫多妻制仍将被允许,但允许女性在婚前合同中反对一夫多妻制……在没有这种反对的情况下,丈夫可以在第一任妻子不孕等特定情况下娶第二任妻子。——《摩洛哥20年来将首次修订《家庭法》:妻子有权反对一夫多妻》·澎湃新闻
新法律虽然进一步提高了女性的地位,但依然承认“一夫多妻制”,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婚姻法。

在世界版图上,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方,背倚广袤陆地,面向无垠海洋;摩洛哥则雄踞非洲西北端,毗邻大西洋,与地中海相望。看似远隔天涯的两个国家,却有着千丝万缕、饶有趣味的联系。
在交通不便得古代,人们远行主要靠骆驼商队和帆船。即便如此,中国的精美货物还是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了摩洛哥。
中国的丝绸,质地轻柔顺滑,色彩绚丽夺目,在摩洛哥贵族间掀起了一股时尚风暴,身着丝绸服饰,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中国瓷器也漂洋过海来到这里。摩洛哥人初见瓷器,被其细腻的质地、精美的图案深深震撼。这些瓷器不仅实用,更是艺术珍品。人们将其摆放在家中显眼位置,当作镇宅之宝。

近代,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中国和摩洛哥都遭遇了艰难险阻。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但中国人民从未放弃抵抗,始终顽强抗争,寻求民族独立与解放。摩洛哥同样面临着殖民统治的压迫。
法国、西班牙等国先后染指摩洛哥,试图瓜分其领土、掠夺其资源。摩洛哥人民奋起反抗,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浴血奋战。
尽管远隔重洋,两国在各自的斗争中,却有着相似的坚韧与执着。虽然没有直接并肩作战,但彼此的奋斗精神仿佛产生了共鸣。
这种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成为连接两国的无形纽带,让彼此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了一种惺惺相惜的默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变得便捷,摩洛哥于2016年开始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更是为两国人民的交流打开了一扇便捷之门。
在摩洛哥的古城里,中国游客穿梭于狭窄的街道,欣赏着阿拉伯风格的建筑,感受着浓郁的异域风情。

摩洛哥游客也可以来到中国,游览万里长城,当他们一步一步登上长城的台阶,俯瞰着中国壮丽的山河。
在经济领域,中国和摩洛哥的合作日益紧密。摩洛哥的特色产品,如磷酸盐、橄榄油等,也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磷酸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橄榄油则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厨房。这种双向的贸易往来,让两国在经济上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中国与摩洛哥的关系,从古代的相互倾慕,到近代的相互砥砺,再到现代的全方位深度交融,一路繁花相送。
这不仅是两国人民的幸事,更是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典范。相信在未来,两国的友谊必将如陈酿的美酒,越久越香醇,携手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摩洛哥20年来将首次修订《家庭法》:妻子有权反对一夫多妻——澎湃新闻
摩洛哥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政策——中国领事服务网
摩洛哥女性主义思潮研究——马晓霞.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摩洛哥的民族解放斗争——南开大学历史系.历史教学.1958 (12)
摩洛哥历史研究——李楠.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
王老根野果文学社
在我们中国,多年来一直存在女多男少,说不定过几年后国家政策也会随着改变的,一夫多妻不是梦,只要你们身体健康,条件好,你们就等着这一实现吧
萧峰 回复 02-04 16:18
放你的狗P,看看国家统计数据,明明是男多女少,你不是自己还打光棍吗?怎么不去摩洛哥淘老婆去
007
我也想去摩洛哥娶三四个老婆,我看还是算了吧!经济实力也达不到,身体条件也不行。[呲牙笑][呲牙笑]
用户17xxx53 回复 01-24 14:48
过去直接被控制割腰子[呲牙笑]
用户14xxx45 回复 用户17xxx53 01-27 13:47
你还不如说练葵花宝典呢[笑着哭]
用户15xxx12
记得2022年底解禁后禁止中国人入境的就是这个国家吧
昵称只允许中英文数字组合
只要有钱,在哪国家都是一夫多妻制[笑着哭]
鸿城⊙∀⊙
非洲园区可以了解了解,想跑只能下辈子,不像缅甸离着近还有机会
吴楚浮云
应该是阿拉伯人。
永豪
资本无所不能
蓝军切尔西
北非几个国家黑人都很少,不止这个,北非本来就接近欧洲,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黑人占比都不大,都是原来阿拉伯国家
Super man
是不是想骗大家过去摩洛哥取几个老婆回来[呲牙笑]
雨
我也梦想到摩洛哥。但经济体制有限,和年龄大了。想去也去不成了!
用户10xxx76
又想骗我去非洲搬砖
用户16xxx03
男足是世界杯黑马
再见时是承诺不是敷
这里黑人多的是
我是擎天
他们是怎么阻断黑化的?
T0m_
语言不通,就是马上去就送十个也没用啊[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包弓头
有没有诈骗先
悟道
两国幸事,相互倾慕[得瑟]
用户17xxx28
小编啥意思
白雪公主的妹妹
我很好奇,目前有一妻多夫制的国家吗?
石头
胡编乱造,还好我去过摩洛哥,这国家南方全是黑人,而且是那种真正的黑人,晚上站在你面前你以为是两个白珠子的那种黑人。这种文章也太假了。
吴老板
可失路途遥远、、
用户86xxx78
黑人都跑来中国了
用户11xxx30
白人主导,肯定富裕。南非就是一个失败案例。
祥诚
大量迁移1千万男性去摩洛哥落户,协助当地女性成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