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靠嘴巴破案,有人靠行动,而他靠一支铅笔。
他是刑侦界的传奇人物,用画笔绘制出罪犯的真实面貌,精准到让凶手不敢逃,甚至直接崩溃自杀。
他参与过11000多起案件,靠13000多张模拟画像协助警方破获无数悬案。
他是张欣,被誉为“神笔马良”“罪犯克星”。
张欣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但从小就对画画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
小时候,他喜欢盯着街坊邻居的脸细细琢磨,心里想着为什么每个人的脸都长得不一样。军队生活给了他更多的机会,他接受了专业的美术训练。
即使是简单的素描,他都能画得传神,战友们都开玩笑说,他画的脸比镜子里的还真。这份热爱和天赋成为了他日后刑侦道路的起点,但他最初并不知道,画画这件事会与破案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80年代,刑侦手段远没有现在先进,没有摄像头,没有人脸识别,甚至连身份证都刚刚开始普及,抓捕罪犯全靠人力。
案件侦破中,很多时候需要依靠目击者提供线索。然而,目击者往往只能描述一个模糊的概念,比如“高个子”“方脸”“浓眉”,这些信息对抓捕来说远远不够。张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尝试用画笔把这些模糊的描述变成具体的形象。
他第一次参与案件,是因为一台彩电。当时彩电是稀罕物,丢失一台可不是小事。案发后,有人说看到过嫌疑人,张欣就根据描述画了一张画像。
画出来后,目击者惊讶地表示,“就是这个人!”
画像传开后,同事认出了嫌疑人,果然,偷来的彩电就在他家里。
这次尝试让张欣意识到,画画不仅仅是艺术,也可以成为刑侦工具。这种“从无到有”的创作,不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准。
此后,张欣不断探索模拟画像的技巧。画得像,不是目标,画得准,才是关键。他开始研究人的面部特征,尤其是不同地域的细微差异。
比如,南方人和北方人在颧骨、眼距上的区别,张欣都能一眼看出来。他每天画几十张素描,不断训练自己的手感和眼力。
长时间的观察让他练就了“记忆式画像”的本领。看到一个人,他能在脑海中将对方的五官分解重组,再通过铅笔还原出来。
1992年的兰州连环杀人案,是张欣模拟画像生涯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
这个案件让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恐慌。凶手假扮水电工,入室行凶,对独居老人下手极其残忍。短短几天,四名老人和一名婴儿被害,每一名受害者都被捅十几刀,手段之凶残让人不寒而栗。
兰州警方苦于没有监控,现场也没留下直接线索。
唯一的希望是目击者,但每个人的描述都不一样。面对二十多种不同的线索,张欣从中提取出相似点,结合自己对面部结构的理解,画出了一张综合画像。
画像贴满了兰州的大街小巷。
没过多久,有人认出了画像中的人,警方随即赶往嫌疑人家中。
让人震惊的是,当警察撞开房门时,发现嫌疑人已经上吊自杀。在他家对面的墙上,就贴着那张画像。警方分析,正是画像的精准还原,让嫌疑人意识到自己已无处可逃。
他的心理防线崩溃,自知难逃法网,最终选择了轻生。案件的侦破,展示了张欣画像技术的强大,也证明了犯罪心理与画笔的直接较量。
张欣的模拟画像,不仅仅是对面部的复原,还包含着动态的推测。
在山西临汾的一起爆炸案中,唯一的线索是一段模糊的视频。嫌疑人的脸被完全遮挡,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普通人看视频,或许只会注意到衣服颜色或身高体型。但张欣不一样,他关注的是嫌疑人的动作细节。从嫌疑人的走路姿势,他推测出嫌疑人大约60多岁;从监控中与车的相对位置,他估算出嫌疑人的身高约为1米65。
结合这些细节,他最终画出了嫌疑人的画像。这张画像和后来抓捕到的嫌疑人几乎一模一样。这一次,他不仅帮助案件侦破,也再次证明了模拟画像的价值远不止画面上的相似度。
如果说画像是张欣的武器,那么他的战场就是刑侦一线。
他不仅画得好,还能参与案件的分析推理。他研究解剖学,熟悉骨骼与面部特征的对应关系,甚至能通过人的背影和肢体语言判断身份。他的经验与直觉,常常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突破。
1994年的北京飞贼案,嫌疑人凭借“飞檐走壁”的能力,多次逃脱抓捕。
张欣通过目击者的描述,画出了嫌疑人的画像,再结合其行为特点,成功锁定目标。在他的协助下,这名“飞檐大盗”最终落网。
张欣的画像技术,不仅影响了案件的侦破,也为刑侦行业树立了标准。
他坚持认为,模拟画像是一门需要不断进步的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犯罪手段越来越复杂,但画像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
他还开设了培训班,免费教授全国各地的警察,让更多人掌握这一技能。他的学生中,许多人已经成为刑侦领域的中坚力量。
2018年,张欣因长期高强度工作劳累过度去世,年仅58岁。
他的一生,几乎都在与犯罪较量。
有人说,他的画笔不仅画出了真相,也画出了正义。他的技术让无数罪犯无处遁形,他的精神则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刑侦工作者。
在张欣的世界里,每一张画像都承载着对正义的追求。他用一支铅笔,为无数案件点燃了希望,也为社会的安宁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或许早已离开,但他的画笔,永远停留在刑侦史的巅峰。
参考资料:
他画的模拟像 曾把凶犯吓得悬梁自尽——中国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