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袁世凯表侄,为陈毅敬献一副挽联,毛主席看后:给他安排工作

烛下青史 2022-09-01 14:12:29

1972年,八宝山的追悼会上摆满了花圈和挽联,悲恸的白底黑字,诉说着人们对陈毅元帅的无尽怀念和追思。

陈毅的故去令毛主席心生悲感,对于毛主席来说,他又少了一位曾经共患难的战友,也少了一位能说心里话的挚友。

即使照顾毛主席的医生曾极力反对他远赴八宝山,无论是遥远的路途还是悲伤的心情对于毛主席来说都没有好处,但毛主席还是放不下心中的这份情,迈着蹒跚的步履亲自来到陈毅的追悼会。

毛主席看着这一排排整齐的花圈和上面的挽联,一句句情真意切又充满文采的文字让毛主席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也沉浸在这悲恸的氛围中。突然,一对挽联上的落款名字,让毛主席眼前一亮:张伯驹。

不甘心被“大石头”压住的张伯驹

毛主席看看这副挽联上的文字,再看看这个熟悉的名字,他立即对身旁的周总理说:马上给他安排工作。

原来张伯驹的身份有些特殊,按照亲情伦理关系,他应该称袁世凯为表叔。

至于张伯驹这个名字为什么会出现在陈毅的追悼会上,又为什么会让毛主席阅后立马想起安排工作,要从张伯驹挪开压在他身上的那颗“大石头”说起。

这块压在张伯驹身上的“大石头”,来自于张伯驹的家境和身世。

由于张伯驹父亲张镇芳和表叔袁世凯都是政治界的头号风云人物,张伯驹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被家中长辈寄予厚望,他们希望这个新生的男娃能够继承家业,成为政治界的新星。

起初,张伯驹并没有想那么多,他自幼便接受优良教育,再加上富足的生活条件,张伯驹一直按照父亲和表叔给他规划好的路走着。由于张伯驹生来就十分聪慧,在其他同龄孩子只知道玩乐的时候,他已经熟读背诵古诗词赋,是周围人眼里难得的小神童。

张伯驹正式走入军界,是在表叔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之后。袁世凯为了在身边多添加些信得过的人,便安排张伯驹进入骑兵科学习深造。张伯驹没多想,进入骑兵科以后学习和实践都很努力,成绩也十分优秀,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人才。

张伯驹就这样进入了政界,尽管他心中还有其他的梦想和热爱。其实自打上学开始,张伯驹就表现出了对诗词歌赋以及戏曲唱腔特别的喜爱,那些很小便脱口而出的古诗词并非他死记硬背才记住的,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张伯驹还会在空闲时间去看戏曲,品赏戏腔。他的父亲和表叔袁世凯都看在眼里,但他们还是苦口婆心的劝谏张伯驹:你逐渐长大了,该是家中的顶梁柱和继承人了,还是该多研究些工作中的“正事”,少看那些对工作没有用的东西。

可张镇芳和袁世凯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张伯驹一天天长大,他才愈发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张伯驹对政治似乎越来越不上心了。

张伯驹逐渐发现,政治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他感到厌恶,这些繁琐的政务只会让他心烦意乱,还是书房的笔墨纸砚和台上的戏曲让他神清气爽,心神宁静。

张伯驹意识到,人要为自己活。张伯驹笃定热爱,他不顾家中人的反对,下定决心要离开政界,退出官场,从此官场上的阿谀奉承阴险狡诈统统与他无关。

辞别官场,与诗词为友,与艺术为伴

张伯驹的辞别不仅让家中人对他失望,周围人眼里的张伯驹亦是一个不做正事的纨绔子弟。然而他们都错了,张伯驹离开政界以后一心专注于文学写作,不仅文采斐然,输出的每一句话都赋有深刻的含义,他的著作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宝藏。

此外,张伯驹还拜余叔岩为师,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为了京剧圈子里有名望的戏曲家。这样天生为艺术而生的人,对世间的艺术品自然是视为宝藏。除了诗词歌赋和戏曲以外,张伯驹还是一个出了名的收藏家,他的家中摆满了来自各个地方的奇异珍品。

陈毅与张伯驹的真挚友情,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张伯驹把多年以来收藏的珍品捐献给博物院时建立的。

原来,张伯驹不仅收藏着那些名人字画,只要他听到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消息,便花重金把他们赎回,不为别的,只为心中对祖国的那份热爱,中华民族的文物一定要完好无缺的回到家乡。

张伯驹的真挚、善良、诚恳令陈毅感动,二人随着相识与相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在那段特殊时期,在张伯驹身处困难境地时,陈毅不顾一切地帮助张伯驹。当陈毅因病躺在床上时,张伯驹因特殊原因躲在北京,日子十分艰苦,手中的财产也只能变卖,否则一日三餐都成问题。

手写挽联悼念友人,张伯驹的真挚与才华深受毛主席赏识

得知陈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的张伯驹,害怕老友因自己的身世受牵连,只敢默默地寄去信件而不敢亲自探望。直至陈毅去世的噩耗传来,张伯驹也是含泪把画圈和挽联交予陈毅妻子而不敢亲临追悼会。

陈毅妻子见到张伯驹后泪目,她说陈毅生前总念叨张伯驹这个友人,虽然他已逝世,一定要要把这副挽联带到他的追悼会上,以慰他的在天之灵。

正是因为张伯驹与陈毅之间的深厚感情和陈毅妻子的强烈建议,张伯驹对陈毅的画圈和挽联才摆在陈毅的追悼会上。

毛主席看到张伯驹的名字后,瞬间想起那个把无数文化瑰宝悉数捐献给博物院的人,毛主席表示,这样优秀的人才和一心为国家着想的人,不能让他没有饭吃。

毛主席的一句话,解了张伯驹的困境,也让张伯驹成功任命为中央文史馆的馆员。事后,张伯驹对陈毅表达了追思,亦对毛主席的赏识表达无尽的感激。

0 阅读:12
烛下青史

烛下青史

用心创作,专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