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电池,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一次性的干电池、纽扣电池;大到各种电子产品的充电电池、汽车里的铅酸电池。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人每年扔掉超过30亿块电池。大约18万吨电池,超过86000吨是一次性碱性电池。想象一下,单单这些一次性碱性电池就将环绕世界至少六次。此外,美国每年还有大约14000吨可充电电池被扔掉。
废弃电池有多“毒”从功能机的兴起到智能手机的霸占,手机成为了我们每天使用时间最多,次数最频繁的电子产品,其内置的锂电池更是成为了我们循环使用最多的电池产品之一。
废弃手机电池的危害也比现在的干电池高很多,手机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含有诸如砷、汞、锑、镍、锡、锂、钴、等一些有毒的金属元素。
▲锂离子电池组成材料
这些重金属有很多在自然界中是无法被降解的,对水、土壤的危害尤其严重,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
一个真实存在的案例就是,1939年日本废电池污染事件。
当时日本神奈川县某脑科医院收留了一名神智不清的男子。这名男子发病初起时只是原因不明的面部浮肿,3天后浮肿蔓延至脚部,第8天开始视力减退,自言自语,不断哭泣,后发展为神志不清,人们都认为他“疯了”。
这名男子被送进医院后,终于在极度痛苦中,因心力衰竭死亡。无独有偶,此后,与死者同村居住的人中又接二连三地出现了15名同样症状的人。这不得不引起了医学研究人员的注意。经过神奈川县卫生研究所的调查和尸体解剖,断定这些人都死于重金属中毒。
事后日本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发现死者生前都饮用了某商店周围3口水井的水。其中饮用1号水井的8个人全部发病。在对水井进行调查时,令人震惊的是,竟然在距1号井5米内的地方挖出了380节已腐烂的废电池!
虽然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案例,当时的电池技术可能也不发达,但废电池污染环境的后果足以让我们警惕。
有专家曾说过,一块手机电池里含有的镉可以污染6万升水,这相当于3个奥运标准游泳池的容量。不过这是上一代手机使用的镍镉电池,生活中几乎已经淘汰。
目前使用的锂电池仍然有腐蚀性,部分重金属也是致癌物。
▲锂离子电池潜在污染
有一利必有一弊,锂电池相比早期电池而言,寿命更长,效率更高,可循环使用,但是在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它的危害程度也在提升。内部更精密,材料更复杂,这些造成的结果是,手机电池的污染程度是普通干电池的100倍。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智能手机消费大国。
2015年,人民网的一则新闻就指出:中国每年将废弃2亿部手机,回收率却不到1%。
放在今天,肯定远不止2亿部了,据IDC统计,仅2018年中国就淘汰手机5亿部左右。
2019年3月份,中国电子装备技术开发利用协会联合环保组织在3月21日共同发布的《中国废弃电子产品循环经济潜力报告》显示,我国当下的手机回收率只有不到2%。
也就是说,目前中国每年有近4亿多部手机没有回收,同时也意味着每年有4亿多块电池没有被回收。
这些被废弃的电池,如果随意丢弃掉,不做任何处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是垃圾也是资源事实上回收电池,也不仅仅是防止污染,同时也是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锂离子电池废料含有有价值的资源,如钴、锂、铝金属和以及石墨,可在国内回收并用于新产品。
研究指出,锂电池中铁的比重占25%、钴占15%、铝占4.7%、锂占0.1%。如果以常见的重约50克的锂电池为例,钴的含量约7克、锂0.05克。
尤其是钴在我国属于较为稀有的贵金属,大部分依赖进口。
按中国目前每年消费几亿部手机电池来看,仅可回收的钴价值就达数亿元,再算上其它可回收的金属,整体创造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
回收才是正道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的推行,环保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对废弃的手机电池进行回收无疑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既是减少污染,又是变废为宝,二次利用,再次创造价值。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