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打扫我家以前做小生意的底商,看着满墙斑驳和遍地尘灰,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这个底商是当年我父母东拼西凑借钱买下的,那时买卖尚好,我们能还,亲友敢借。记得从租来的不足十平米的小商铺搬进来的那一天,全家三口人兴奋异常。
自父母双双下岗以来,嘴里省、到处抠,父亲不辞劳苦奔波在外,母亲早七点晚八点的守在店里,就连上高中的我,只要是节假日都会到工地帮忙。不舍得雇装卸工,和在我家干活的白哦啊个堂哥一起,几十吨的钢管自己扛着装车,几百斤的机器不用吊车,几个人充分挖掘杠杠原理,硬生生的抬到车尾马槽。
几年下来,挣了一些钱,从没想着先改善家中生活,先买个底商。面积不大,70平米带地下室。在父母心中,不管是住还是做生意,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算步入正轨。
新的店面有了,全家干劲儿十足。从2000年到2015年母亲去世前,整整十几年没白天没黑夜的苦熬,父亲终于能喝点好酒,母亲终于肯买件新衣服,我也能有个新手机。除此之外,就是一大堆的欠条。
生活好了,只能说好了。按照以往的标椎,可算不愁吃喝。但要说实现跨越,总是还差一点。现在父亲常说,要是当年挣了钱不再投入而是全买了房子,哪怕如今房价跌成汪汪,咱赚的也翻了倍,你能换个好车,咱也能想出去玩就出去玩,不考虑费用。
没有如果。出身农村,身在底层的我们,哪里能看得那么长远?又没有高人指点,只懂得埋头苦干。幸好父亲心态平和,那堆欠条,成了见证自己奋斗的证明,逢年过节翻翻,父亲偶尔挑出一两张撕碎,长叹一声:“唉,好好的人,说走就走了。”前些年还出去要要账,这两年出去也懒得出去,要不回来,见人家过不好还要给孩子留点钱,索性眼不见心不烦,也省点油费。
实体艰难,我们歇业后底商一直租不出去,哪怕租金从最贵时候的五万降到现在的两万。其实也能租出去,可实心眼的父亲怕影响楼上居民,饭馆不租,什么轰趴之类也不租。我安慰父亲,实在不行就别租了,我简单打扫一下,当个工作室,来了朋友有地方喝茶,安上淋浴沙发床,还能住人。
想法挺好,可惜这两年我收支不平衡,一直无法实现。
父亲有时候来开会儿门,没啥事,就是想开一会儿。只要他开门,附近还在营业的商户、过去我家常用的货车司机、以前的客户、收废品的叔叔……看到了就进来坐一会儿,和父亲聊聊天,几个人坐着小凳子小马扎,说热火朝天。
我过去对“勤劳可以不穷,但很难致富”之类的话题是不感兴趣的。我信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再加上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总觉得人只要手脚勤快,就能改变命运。事实一次次证明,我错了。
错了便错了,无所谓。那些鸡汤说的所谓什么换个圈子的话术,听听就得了。圈子之所以称为圈子,哪是你想进去就进去的,除非有特别的际遇,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处在一条条平行线上。
作为普通人,不穷,已经是能够用“伟大”来形容的了。当你把莫名的欲望放缓时,你方可发现,有吃有喝有朋友的日子是多么舒坦。六便士和月亮,一直并存,兜里有两便士,月亮依旧圆。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不要陷入一边倒的歇斯底里。你边勤劳边守候际遇,它不香吗?为了自己的日子,勤劳没什么苦,得到得不到,没什么大不了。生活嘛,总是日常和惊喜交织,才有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