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孩配上这项能力,能比清北的还硬气

予锐课程 2024-07-06 17:55:11

原创 多乐西 东西儿童教育

大家好,我是多乐西。最近中高考陆续出分,我发现,一切都变了。

之前有家长不理解,为啥我们一直带着大家去解读全是官方文字的新课标?为啥我们老在分析中、高考?幼儿园小学生的家长看那些考题干啥用?

就是因为最终的大考,国家的选拔性考试,它是指挥棒,是风向标,可以倒推我们的教育。

朝什么方向培养孩子?哪方面能力尤其重要?学校使不上劲儿的地方,家庭要不要补上去?

以“新课标”为代表的新的筛选要求,已经率先反映在卷面上。

有一些朋友觉得我们的教育,这里不对头,那里不合理。那你一定没发现,教育最大的变化已经印在高考卷里了……

01

书面表达,学霸牛娃的竞技场

首先就是作文。真心建议家长们看看每年高考作文。

不仅因为它是每年全民热议的话题,也因为,作文,语文的大小作文,英语的读后续写、中国故事,

代表了语言运用的高阶能力,也代表了语言教育的终极方向:

书面表达。

今年,全国甲卷,大作文的母题直接就是“表达”:

小作文,让娃去写医患之间的“有效表达”:

英语里也有一个,今年难度比较高的读后续写题,“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沟通和约定”:

这些表达的题,来源其实都在:《新课标》。

这是新课标对3-4年级孩子表达的要求:

表达能力,实际是一种熟练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解决生活里的问题,孩子要有基于生活的观察,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小事,这是考或不考,每个社会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比如展示自己、赢得竞选、应对纠纷、有效沟通、争取权益……

要解决文学性的问题,要写好作文,丰富的素材积累,过关的文采,恰当的修辞,这些都是必须,算我们母语的基本功。

搁早两年,娃还得读懂题,才能表达到位。比如22年考生们的阴影“俗手、本手、妙手”……

要解决思辨性的问题,你看,我们大考要求孩子表达出来的内容,从来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辩证的、多元的,并且是“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观点”。今年就非常明显——

新高考1卷,问题v.s答案:

新高考2卷,人类的太空之旅v.s.个人的未知之境:

北京卷,传统v.s经典,古v.s新:

天津卷,定义v.s被定义:

上海卷,字少,意大。(外在的)认可程度v.s(实际的)事物价值:

所以,我们中文表达的要求,其实已经非常非常高了——

它是,解决实际问题+有文采+有思辨的表达,

它是,生活+文学+思辨的综合体。

孩子既要有基于生活的积累,广涉猎;又要能多方位,有角度地进行思考,有深度;还不能说废话!

如今的表达,既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应用技能,也是一个解决分数的应试技能。

会不会有家长觉得:写作?那都是最后的主观题了,那就是牛娃学霸的争夺之地,我们普娃还是随缘吧……有个平均分就不错啦?

不要片面哦家长——

02

口头表达,普通小孩的机会

会说、会表达,是不是天生?不然为什么东北老铁都社牛,川渝人均rapper?

其实不是的。环境固然有一定影响,但本质上都是对母语(或方言)的熟练运用。

我在研究国外语言教学的时候,发现他们非常执着在做表达能力培养。

If you don’t speak up for yourself, who else will?

如果连你自己都不为自己说话,都不为自己争取权益的话,谁会帮你呢?

在西方教育里,表达能力,更像一种生存的必需技能。毕竟,他们从学生会主席到总统,无一不是靠演讲拉票获得。

✔ 比如美国幼儿园Social Skills社交教育里,有个知识点叫Being Assertive,就是培养孩子坚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这张海报贴在幼儿园教室里,提醒孩子:遇到不合理、自己不乐意的事情时,不要像老鼠一样温和顺从,不要像狐狸一样狡猾欺骗,也不要像狮子一样怒吼咆哮,正确的态度是要Be assertive,自信、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招具体怎么用?我写在后面了,继续看)

✔ 不知道说什么,有Can/Have/Are Chart。相当于给娃一个大纲,从三方面讲清楚一件事物或人物。

✔ 表达更有条理,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比如这里就是用“因果图”,理清了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后果:

✔ 表达更有感染力,有“Show and Tell”活动。有固定的要求、提示,娃按部就班做好表达前的准备,表达中的细节。

✔ 想培养具有领袖气质的表达力,有一堆专业的书籍,手把手教你……

似乎只要你想,就可以找到从小到大的、各种专业的脚手架,去实战,去培养一个能说会道的娃。

我们这块,我不护短,是有点缺……但,在家做起来并不难,有心的家长可以参考一下——

1

有表达的好方法、好结构

带娃出门,我们经常会遇到,两小孩抢东西或发生纠纷时,孩子(部分大人)其实都不太会使用语言沟通:

Passive:(默默接受…)好吧,你拿去吧……

Aggressive:(抢回来!)这是我的!还给我!

消极应对或情绪化对抗,都不妥当。这会,就可以用我刚提到国外老师在教的Be Assertive去应对:

Assertive:(坚定但平和~)这本书我正在读,请还给我,我读完了你可以看。

很显然,Assertive既维护了自己,也考虑了别人,这是说“不”的正确方式,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语言交流结构:

1. 表述自己的感受或情况

2. 表明自己的立场

3. 提出解决的方法

是不是思路打开?请摘抄!

无论大人、小孩,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流,并且需要好的表达来解决,比如自我介绍、交朋友、竞选、发生纠纷等等。

这其实也是我们语文新课标里强调的【实用性表达】,你看,我们的教育顶层设计真的很实用的。

但遇到情况不会说话、逻辑混乱,以至于情绪不好,甚至破防,真不在少数。

归根结底就是缺乏正确的表达方法和结构,没法好好应对,只能发泄情绪。

我们在日常中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方法,也可以鼓励他们遇到情况了“实战”一下下。

中国传媒大学的王臻老师,他还告诉我,有准备的表达(比如朗读、演讲)、无准备的表达(比如即兴的观点输出、高效交流,隐形的谈吐气质),其实很不一样。

如果家长培养目标有侧重,娃的重点就不一样。当然我们做父母的,肯定“都想要”

日常能大方表达,上台能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最好啦~

娃平时耍嘴皮子厉害,正经场合反而不敢说,这是怎么回事?

平时听的多看的多,我们很注意输入了啊,怎么还是不敢大胆表达?

2

由语入文,用“说”牵头大语文能力

我家娃太小还上不了王老师的课,给大家汇报下,我这个33岁超大娃上课的收获,太厉害了。

这是个干货+实战课,

里面有很多好的表达结构、技巧,让孩子有层次地说话;

还有很多大语文知识积累,让娃更有文采地说话。

还有精细到秒的1对1点评。

✔ 印象最深的就是“自我介绍”:

他告诉我一次有效的自我介绍,包含3个层次:

有记忆点。比如,我的姓,来自历史上名著里的名人。我可以旁征博引,总能找到姓氏渊源。我的名,暗含了我父母对我的期待,也取自某某古诗文。

一次自我介绍,表达出我为我的姓名自豪,甚至隐含我来自有底蕴的家庭。

有重点。比如,我的爱好是a,b,c,但我最喜欢的是d!因为我非常享受它带给我的xx,因为喜欢,所以坚持,遇到困难我也不觉得苦。历史上xx名人、伟人也有这个爱好。

为此我获得了xx,xx,还有xxx表扬、荣誉、奖项。

甚至有目的。老师反复告诉我,公开的表达一定要有目的性。明确目的了,就不容易偏题。

其实上面两种表达已经目的性蛮强了。但最后,娃们的自我介绍还可以加上一句:如果你也同样喜欢英语阅读,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哦!

这不就是在吸引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不就是在告诉老师和同学们我这方面很厉害,有啥活动记得带上我?

✔ 还有表达“我的理想”:

王老师教我,所有的表达机会,都可以是你的一次正向输出。

孩子你可以有任何理想。一次正向的表达,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理想,孩子可以这样去说:

一是可实现。我为了实现理想,可以做到什么,改变什么,攻克什么困难。

一是有意义。我的理想可以为我自己、他人、社会、自然,带来什么。

只要谈到这两点,无论娃说自相当一名厨师还是移民火星,都是一次价值满满的输出,很正能量很难忘。

听完我更坚定了,果然,人生处处都是展示自己的机会啊!

✔ 说出思辨力,嘴皮子利索了脑子更活了:

有位家长说,娃在小区被同龄人语言霸凌,不知道咋反驳,哭着回家了。

王老师说,语言上要占上风,也有模型。

思辨的表达能力课里有个词,叫思维敏捷,就是针对一个观点正着说、反着说,反着我总有话可说。

他教娃,别人说观点,你说观点+论据;别人说景色美,你说美景+细节;别人说美食,你说美食背后的文化;别人提建议说结论,你就讲故事摆例子……

有理有据,层层递进,有文化底蕴,还有情绪共鸣。

太实用了!这哪里是表达课,怎么口才、写作、作文素材积累、人情世故都学到了啊!

连我爸妈也跟着听了几段,叹息我小时候没这样的课

3

更好的表达,需要娃“外显”的能力

要有好的表达,输入当然很关键,但还有很多其他的操作,可以带娃的表达上到Next Level:

●“外在”很重要。比如,眼神唯唯诺诺、说话口齿不清,还没开口就不OK了。

我找到这张图,左右两边分别是说话方式、身体动作的注意事项。娃有这么一个小提醒,就会更从容。

马上就可以用“视频打卡小作业”给练起来!所以先收起“真麻烦”的抱怨情绪啦,想想怎么让视频打卡更好更有感染力?

● 多说点有的没的。特别是一些“大事”,比如战争、经济、社会热点、好书读后感、家庭重大决策,无论有什么成熟的不成熟的想法,让娃说一说。

孩子在“大事”上都能有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了,那么“小事”上就更有自信去表达了。(毕竟咱娃都是参与过大项目的人了)

● 多接触真实的人。买菜、拿快递、缴费、就餐……生活里有很多机会,孩子可以练到和不同人表达的方法和侧重,可以增加同理心。

我们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一点支持,一些鼓励,一点耐心,让TA勇敢地走出去。

说了这么多,但表达的核心,背后至少包括“听、看、背、想、编、说”,是【心的感受】+【脑的逻辑】+【口头说清】三者同时调动,是一套综合能力。

其实,很多家长都问过我们这样的问题:

●孩子不敢说,说不好,说话没自信,怎么办?

●孩子写作文老大难,作文无从下笔,提笔忘字,怎么提升?

●观点不同,或者遭人言语挑衅,孩子完全不知道怎么反驳,只能生闷气回家,怎么办?

●孩子很能聊,但是废话比较多,怎么改善?

●孩子语言输出俗白,说话没有文来,怎么办?

其实,孩子在语文学习和生活中大部分遇到的问题、麻烦,都直接或间接跟表达相关。

多乐西的叨叨叨

正文到这其实已经结束了。

但表达的缺,让我吃过不少哑巴亏,那多乐西我再和大家聊个5毛钱的。

老朋友可能想问:“你不是英语博主吗,怎么今天写表达来了?”

事情的起因是我的小伙伴,负责语文学科的Biu妈她在业务讨论时,分享了表达能力这块。

我一听,这不和我们英语表达的逻辑一样吗?所以自告奋勇写了今天的文章。

学校里分数为王,但进入社会后,那就是会干的不如会说的。

成年人都能理解,一个口头的表达「说」,一个笔头的表达「写」,现实中可以搞定我们绝大部分工作、生活的需求,比做对数学大题管用。

我是做媒体的,感悟更深,我们娃这一代,「说」或许比「写」还重要。

● 不一定要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能自然表达观点,就是口才。

● 有一定逻辑,带一点感情,传递一个观点,就是演讲。

● 有缜密的逻辑,能找到别人语言里的漏洞然后攻击,就是华丽丽的辩论。

● 你能发出强有力的声音,能说服他人,占据信息高地,那就是流量,是意见领袖。

从小学选班干部,选三好,进社团,到学生会,各种面试、展示、汇报、求职、升职……

每一次表达,都是公开展示自己的机会,都是往上走的路口。

而我们普通人的一生,不就是抓住这一个接一个小的机会,被推着往前走么?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大部分人一开口,就逻辑混乱,思维混乱,紧张混乱,各种混乱……

能克服恐惧,流利有条理地让人get重点,已经很难得了;要是再有点人情世故、文学底蕴在话头里,优势就非常明显了。

我进入社会第一份工作是一个国字头top央企,人均985、211,入职后统一穿工作装,根本看不出什么差距是吧?

实习期结束,第一轮留下的,特别是留在有前景的总部的,主要看两样:1长得好,2说得好。

实习期大量讨论、辩论、汇报,HR和头头们就一旁观察这群新来的娃。特别直观,也特别快狠准。

成年世界的法则就是这样,就像杨澜女士说的: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邋遢的外表去了解你的内心。

也没有人有义务和时间,通过混乱的表达去相信你是内秀的。

世界,一直在犒赏表达好的那群人。

我作为平台英语学科的负责人,也作为一个吃过亏的过来人,成年人,由衷地认为,表达力,长远来看,肯定超越学科能力。

所以无论是中文母语的表达能力,还是英语的口语能力,我自己非常重视,我也建议大家花点心思。

最后的最后,不算跑题的题外话。

暑假里问选班选课的家长挺多的。各家情况不一样,但我可以给一个大方向的参考:

普通家庭给娃的课外选择,首要先考虑「外显能力」的培养。

形象、谈吐、表达、气质……一手工整的书写,一次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这些都算外显能力,那些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直接展示出来就行的东西,是孩子一生获益的投资。

这次真的写完啦!

Yours,多乐西

如果本文对你有用的话

帮我点一个再走吧~

0 阅读:0

予锐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