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0年6月,湘鄂边的红四军与洪湖根据地的红六军胜利会师,之后改编为红二军,继而又与红六军合编,组建起红二军团。
随着发展,1931年的红二军团缩编为红三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湘鄂西红三军,当时邓中夏担任了首任政委,之后万涛、夏曦相继接任这一要职。
而在同一时期,中共中央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靠着共产国际实权人物米夫的赏识,一跃成为党中央的实际掌舵人。
但我们也知道,王明当年的领导是错误的,从他上任开始,“左”倾错误思想便开始在党内长达4年之久。
之所以说是错误的领导,是因为王明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发展局势,反而盲目地追随共产国际和苏联,机械执行脱离国情的“左”倾政策。
在这期间,“肃反”运动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错误行径,而这个运动直接导致我党很多人被无辜杀害。
当时湘鄂西苏区的红三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困境,最高领导人夏曦推行 “左” 倾路线,让洪湖苏区几近沦陷。
直到1932年11月,红三军为了保存实力,无奈撤离洪湖根据地,随后两个月每日急行军百余里,历经千辛万苦。
红三军途径了很多地方,长途跋涉7000公里,终于在1933年初抵达湘鄂边区,而人数也从最开始的1.4万锐减至5000人左右。
在这样的背景下,红三军的3个师缩编为7师和9师,叶光吉、盛联均出任7师师长和政委,段德昌、宋盘铭担任9师师长和政委。
然而就是因为当时的“肃反”运动,导致四位师长、政委在这一年全部壮烈牺牲,牺牲在了“左”倾冒险主义者的残酷屠刀之下。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人公是宋盘铭,宋盘铭代理红三军政委一职后,与军长并肩作战,率部屡战屡胜,令敌军闻风丧胆。
然而命运弄人,宋盘铭如此努力地为革命做贡献,之后却遭受了极不公正地对待。
宋盘铭出生于1909年,是河南郾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时跟随叔父在一家纱厂当童工。
值得一提的是,宋盘铭的叔父是我党地下党员,之后在长期的相处中,叔父不断给他灌输共产党思想,之后他也萌生了革命的信念。
宋盘铭后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革命之路,辗转各地从事地下工作,1929年远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
在校期间,宋盘铭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被派往上海、江西等地,专注于共青团的工作,1931年受到中央委派来到洪湖。
在这里,宋盘铭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一边动员有志青年投身革命,一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得工农武装得到显著提升。
但好景不长,夏曦来到洪湖后开始拿走军政大权,还在根据地大搞家长制作风,许多干部与夏曦产生了严重分歧。
当中央得知这个情况后,严肃批评了夏曦,并对红三军进行重新整编,组建为两个师与一个独立团,宋盘铭出任红九师政委。
在这样的背景下,宋盘铭为恢复湘鄂西根据地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后来因为夏曦坚持“左倾”错误路线,致使众多干部无辜遭受迫害。
宋盘铭对“肃反”运动极为不满,提出反对意见,没想到遭到不公正对待,还被关押起来接受审查。
无论宋盘铭说什么,夏曦始终不肯释放他,最终宋盘铭在1933年被错误杀害,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