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既然有了城市群,为什么又冒出个都市圈呢?其实,这是在补课!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先有都市圈,再有城市群的,所以国外一般都是在一个中心城市的带动下形成一个都市圈,然后通过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再逐渐形成一个城市群。而我国一上来就搞城市群,相当于跳级了,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后发现还是行不通,毕竟基础不牢,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城市群的实际效果并不好的原因所在。
于是现在又回过头去补课,开始发展都市圈了。要说我国实力最强的都市圈,那无疑是以四大一线城市为中心城市的都市圈,而其中北京的都市圈规划还没有出炉,所以这里我们先来上海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广州都市圈等三大都市圈。但在,在国家禁止盲目扩大都市圈规划的政策下,我国的三大都市圈中,最近有的扩容了,有的却开始收缩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上海都市圈扩容首先,我们来说说全国第一大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最近几天,随着上海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炉,关于上海都市圈扩容的事宜就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我们知道,就在上个月,国家对于都市圈的建设作出了一些规范和说明,其中明确提出禁止盲目扩大都市圈的建设范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序的发展。而上海大都市圈的扩容,是不是和国家政策背道而驰呢?
2016年8月,上海正式提出建设上海都市圈的规划,当时规划的上海都市圈除了中心城市上海以外,还包括周边江苏的苏州、无锡、南通和浙江的宁波、嘉兴、舟山等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从而形成1+6都市圈。而在上海最新出台的上海大都市圈中,除了2016年规划的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和舟山等7个城市以外,还新增了江苏常州和浙江湖州,从而形成了上海1+8大都市圈,成功实现都市圈的扩容。
上海都市圈为什么会扩容呢?主要是因为两大原因,第一是基于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已经进入国家战略,但是目前进度比较缓慢,而上海都市圈将江浙沪9个城市规划到其中,就是为了将都市圈打造成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加快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第二因素则是上海都市圈打造国际性都市圈、参与全球竞争的客观需求。正是因为上面两点,所以上海大都市圈不得不扩容。
二、深圳都市圈收缩而在上海都市圈扩容的同时,南边的深圳都市圈却开始收缩。深圳都市圈是以一线城市深圳为中心城市的一个都市圈,是广东省五大都市圈之一。2017年,深圳提出构建深圳都市圈的构想,当时的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汕尾和河源等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而2020年4月,深圳都市圈的详细建设规划出炉,范围包括深圳、东莞和惠州等3个城市的全市,以及汕尾和河源的市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从而形成三主三副的发展格局。
但是在2022年8月份的广东国土空间规划中,我们发现深圳都市圈竟然收缩了。根据广东省最新的规划,新的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和东莞两市的全市域,以及惠州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和博罗县等地,河源、汕尾两市市区被移出都市圈。为什么深圳都市圈会收缩呢?还是距离的问题,河源市区距离深圳半径接近150公里,汕尾市区距离深圳半径更是接近170公里,远远超过80公里半径的新规,完全无法融入到深圳都市圈的发展中来。
三、广州都市圈也收缩了无独有偶,在深圳都市圈收缩的同时,毗邻的广州也开始收缩。广州是我国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整个广东省的中心城市,在区域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也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所以在2020年6月广州都市圈规划出炉时,当时的广州都市圈除了中心城市广州以外,还将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等5个地级市纳入其中,广州一肩扛起了整个广东中部和北部地区。
但是,韶关市区距离广州半径接近190公里,云浮市区距离广州半径也有120多公里,两个城市要想真正融入到广州都市圈,实现一体化发展,无疑是纸上谈兵。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最新的广州都市圈规划出炉,韶关和云浮被移出广州都市圈,新的广州都市圈除了广州、佛山两市全市域以外,仅将肇庆市区、清远市区以及毗邻佛山的四会市、毗邻广州的佛冈县纳入其中,真正形成了一个半径80公里左右的都市圈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广东省的一体化提供支点和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