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税十强城市!苏州位居第六,浙江入围两城

城市课代 2025-03-29 21:17:01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全国城市个人所得税收入十强榜单,上海、北京、深圳三座一线城市稳居前三,个税收入分别为2365亿元、1915.1亿元和1282.1亿元,展现出绝对的经济体量与高收入人群集聚效应。

紧随其后的是杭州(614.7亿元)、广州(493亿元)、苏州(356.8亿元)、宁波(337.8亿元)、成都(322亿元)、南京(288.8亿元)和天津(234.9亿元)。

十强中,东部城市占据9席,长三角与珠三角成为主力,中西部仅成都入围,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数据看,个税收入与城市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例如,上海、北京作为全国金融与科技中心,高薪行业密集。深圳依托华为、腾讯等科技巨头,吸引大量技术人才。杭州、苏州、宁波等则通过特色产业突围,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苏州以356.8亿元个税收入位列第六,是榜单中唯一普通地级市。这一成绩与其“制造业立市”的路径密不可分。

2023年,苏州GDP达2.46万亿元,居全国第六。工业总产值超4.3万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三。

苏州下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等县级市均为“千亿县”,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万亿级产业集群。

苏州的高个税收入还源于其开放型经济特征。

截至2023年,苏州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连续十年居江苏首位,外企高管与技术人员贡献了大量个税。

此外,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集聚了超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占比超20%,进一步推高了收入水平。政策层面,《苏州市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提出,对数字经济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吸引高端人才流入,强化了税收增长动力。

浙江两城入围十强,杭州以614.7亿元位列第四,宁波以337.8亿元排名第七,两者合计贡献了全省近70%的个税收入。

杭州的强势得益于数字经济爆发式增长。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678亿元,占GDP比重27.1%,阿里巴巴、网易等企业带动程序员、电商从业者等高收入群体规模扩张。

此外,杭州通过“人才落户新政”和“鲲鹏计划”,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超5万人,进一步夯实了税收基础。

宁波的个税增长则与港口经济、制造业升级紧密相关。

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超3300万标箱,临港工业与外贸企业贡献了大量高管薪酬。

同时,宁波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国第四,这些企业的技术骨干与管理者成为个税主力。

浙江省政府发布的《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支持杭甬双城错位发展,前者主攻数字经济,后者强化制造硬实力,形成互补格局。

0 阅读:0
城市课代

城市课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