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一人做事一人当,祸不及妻儿,但在古代,人们犯了重罪后,家人也会遭受牵连,轻则流放,重则被杀。诛九族、夷三族和满门抄斩。
我们至少先需要搞明白一个问题:被满门抄斩的都是什么人?
至少在古代,能够享受到这样待遇的人,都离不开四个大字的结论——十恶不赦!当然,有的人是真的十恶不赦,有的人则是强加上去的十恶不赦。
例如,明朝历史上的蓝玉案、胡惟庸案等谋反大案,当事人参与谋反基本是盖棺定论,所以东窗事发之后满门遭到灭绝。而明朝的方孝孺、三国时期的曹爽、夏侯玄等人,他们只是遭到了欲加之罪的陷害,但也同样遭到了灭门的处理。
话说这些人为什么要被灭门?那是因为手握刀把的执行者认为他们是巨大的祸害和隐患。例如朱元璋要保住自己的皇帝位置,朱棣、司马家族更要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政治地位,所以他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政治对手进行斩尽杀绝。
一,贪官
在封建王朝的历朝历代最不缺的就是贪官,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可见在封建王朝时期金钱的作用几乎是万能的,所以总有些官员不惜以身犯险贪敛财物。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几个富可敌国的贪官,可是下场一个比一个惨,不是凌迟就是灭族。
一),东汉外戚梁冀
梁冀字伯卓。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东汉时期外戚、权臣。出身世家大族,后官至大将军。由于外戚专政,年轻的汉恒帝已成年,深深地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威胁,在宦官单超、具瑗和司隶校尉张彪等人的帮助下先发制人,夺取了梁冀的兵权,包围梁宅后梁冀夫妇双双自杀。诛其党羽300余人,一时间朝廷大多职位都因此空缺。梁冀被抄家后,恒帝把他的赃物变卖后,得到白银30多亿两,相当于当时国家税收的一半。
二),西晋石崇
石崇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人。大司马石苞第六子,西晋时期文学家、官员、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关于他最出名的典故莫过于他与自己的舅舅王恺斗富的故事。他们对百姓生活巧取豪夺,生活奢靡腐化,经常争豪斗富,曾以蜡代薪,做锦步幛五十里,以竞奢华。王恺虽然得到了其外甥晋武帝的资助,却常常敌不过石崇。
永康元年(300年),贾后等为赵王司马伦所杀,司马伦党羽孙秀向石崇索要其宠妾绿珠不果,因而诬陷其为乱党,遭夷三族。据史料查阅石崇的财产簿籍,有水碓三十多处,奴仆八百余人,其他珍宝财货田宅也有这样大的规模。
三),明朝严世蕃
严世蕃字德球,号东楼,江西新余人,明朝嘉靖皇帝的首辅严嵩之子。凭借老爸严嵩的光环进入仕途,先入国子监读书,后做官,累迁至尚宝司少卿和工部左侍郎。严嵩父子依仗嘉庆皇帝的庇护,把持朝廷的吏部和户部的人事任免权,直接卖官鬻爵明码标价。最终名相徐阶以“犯上”“通倭”两项罪名将其扳倒。严世蕃被判处死刑,严嵩被罢官回乡,所抄家产不胜数。
四)、明代刘瑾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从此改姓刘。弘治年间犯罪赦免后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宠爱,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被捕后,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他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恶贯满盈的明朝太监刘瑾,被判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
五),清朝和珅
和珅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中期权臣。据《清朝野史大观·和珅家财》等野史记载,和珅总财产是“二十亿两有奇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二十年税(岁)入而强”。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提供的数额是二亿三千万两。
影视剧中乾隆皇帝将和珅养肥,待到儿子嘉庆皇帝时就把和珅当韭菜割了。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所有的财产没收国库即刻便充盈起来。和珅被抄家后被赐白绫自尽。
以上五人都贪腐钱财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不知大家认为哪个才配的上古代贪官之最。
二,历史上被满门抄斩的12位著名人物1、嫪毐2、吕雉3、窦婴
1、嫪毐
嫪毐,战国末期秦国之人。由吕不韦安排入宫,深得赵太后宠爱,权势显赫,竟自称秦王政 “假父”。后与太后密谋篡位,事发后发动叛乱,终被秦王政平定。嫪毐被车裂,其两个儿子被杀,宗族被满门抄斩。
2、吕雉
吕雉乃汉高祖刘邦皇后。掌控朝政后,大力提拔吕氏族人,封吕氏王族兄侄,形成强大外戚势力。她对刘氏皇族残酷打压,引发诸多不满。吕雉死后,陈平、周勃联合刘氏诸侯发动政变,吕氏家族被清算,族人有的遭诛杀,有的自杀,吕氏势力随之覆灭。
3、窦婴
窦婴为汉文帝皇后侄子,历经三朝的元老。因平七国之乱被封为魏其侯。汉武帝时,因窦太后干涉被免去丞相之职。与田蚡矛盾激化,为救灌夫与之辩论却失败,灌夫被诛。窦婴持景帝遗诏欲救灌夫,因无副本证实,被汉武帝以伪造诏书罪斩首,家族遭满门抄斩。
4、主父偃
主父偃一度游历却无所成就,后上书汉武帝得宠,一年内连升四级。他提出 “推恩令”,极大地削弱了诸侯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得势后,主父偃报复旧怨,揭露燕王、齐王丑闻,致使二者自杀。因其受贿被告发,加上公孙弘进言,汉武帝下令将主父偃满门抄斩。
5、霍光
霍光为霍去病之弟,汉武帝托孤重臣。昭帝时权倾一时,以铁腕手段铲除异己。昭帝驾崩后,霍光废立帝王,先立刘贺,后立宣帝。霍显毒死宣帝妻许平君,霍光压下此事。霍光死后,霍家因谋反被揭发,霍云、霍山自杀,霍显、霍禹等被处死,霍后被废,霍氏家族覆灭,牵连数千家被诛。
6、檀道济
檀道济,东晋名将,助力刘裕定乱建国,屡立战功。宋文帝时,因功高遭忌,被彭城王刘义康等以谋反罪逮捕。檀道济被捕时悲呼:“乃坏汝万里长城!” 最终,他与子侄及心腹被斩,家族被满门抄斩。其死使得刘宋失去军事支柱,北魏南侵加剧。
7、杨骏
杨骏,西晋权臣,在晋武帝时权倾朝野。晋武帝病重之际,杨骏篡改诏书揽权。晋惠帝即位后,贾后与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杨骏被杀,三族遭诛,数千人受株连,杨氏家族覆灭。
8、杨玄感
杨玄感,隋朝重臣之子。因隋炀帝猜忌而起兵反叛。他屯兵黎阳,却选错策略攻打洛阳,久攻不下。最终被宇文述击败,无奈令弟杀己献首。叛乱被平息后,杨氏家族遭灭顶之灾,诸弟被斩,姓氏被改为枭,满门抄斩。
9、来俊臣
来俊臣,唐武周酷吏,以残忍著称,创立 “罗织法” 制造无数冤案。其暴行终引众怒,欲诬告武氏诸王和太平公主,反被揭发。本有望获赦,但宰相力劝武则天,最终被斩首,家族遭满门抄斩。
10、胡惟庸
胡惟庸,明初朱元璋的得力助手,因才能出众和他人举荐升至丞相。然而权力使他骄纵,独断专行,威胁皇权,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虽谋反证据存疑,但其行为已触怒朱元璋。最终,胡惟庸以谋反罪被诛,九族遭灭。此案引发大规模清洗,三万人受株连,持续十年,史称 “胡狱”。
11、黄子澄
黄子澄,明初才子,科举探花,官至翰林学士。建文帝时,他与齐泰主张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朱棣称帝后,黄子澄密谋反抗,事败被捕,惨遭处死,并遭九族株连,家族无论老幼均受牵连。
12、景清
景清,明初才子,进士及第,曾任北平参议。靖难之役后,虽表面顺从朱棣,实则忠心于建文帝。一次早朝,景清企图刺杀朱棣,事败被擒。朱棣怒极,以磔刑处死景清,并下令 “瓜蔓抄”,景清家族、师友、乡亲无一幸免,整个村庄化为乌有。
三,诛九族、夷三族和满门抄斩,都要杀哪些人?哪一个最狠?
现在讲究一人做事一人当,祸不及妻儿,但在古代,人们犯了重罪后,家人也会遭受牵连,轻则流放,重则被杀。诛九族、夷三族和满门抄斩,是古代杀人最多的3种酷刑,哪一个最残忍?
一)、诛九族
诛九族,是我国古代杀人最多、最残忍的刑罚之一,一般用于谋反、起义造反、卖国通敌等重罪。
九族,有2种说法。
一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四族,指犯罪者自己的家族,已经出嫁的姑姑、姐妹和女儿家族。母族三,指犯罪者外祖父全家,外祖母娘家和姨母家族。妻族二,指犯罪者岳父全家和岳母的娘家。总而言之,一个人犯了诛九族的重罪,和他带有一丁点儿血缘关系的人都会被诛杀,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酷刑。
二是指上自高王母、下至玄孙的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母、王母、曾王母、高王母。
诛九族杀戮太多,古代的统治者轻易不会使用,所以有正史记载的被诛九族的人,只有3位。
第一位是杨玄感。
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的儿子。杨素帮助隋朝灭陈国,平定江南豪族叛乱等,立下赫赫战功。他还帮助杨广扳倒太子杨勇,扶持杨广当上皇帝。杨广继位后,拜杨素为尚书令、司徒,改封楚国公。杨素是杨广的恩人,但他功高盖主,位极人臣,权势滔天,也让杨广忌惮,不断猜忌杨素,导致杨素忧惧而终。杨广对杨素的猜忌、打压,让杨玄感惶恐不安,心怀不满。
杨广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穷兵黩武,让百姓背负着沉重的兵役、徭役、税赋负担,对杨广的不满日益加剧。613年,杨广第二次远征高句丽期间,杨玄感趁内部空虚,起兵造反。隋王朝此时虽然已经岌岌可危,风雨飘摇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隋朝的根基尚在,杨广率大军返回,平定了杨玄感叛乱。杨玄感兵败自杀,但杨广为泄愤杀了其九族亲属。
第二位是方孝孺。
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朱允炆在位期间,觉得藩王实力太强,威胁到了自身皇位,听从黄子澄、齐泰等大臣的建议,开始削藩。朱允炆的削藩动了藩王的利益,引发他们的不满,燕王朱棣更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了。靖难之役期间,建文帝朱允炆用人不当,部署失误,导致朝廷军接连惨败于朱棣大军,最终让朱棣攻破南京,夺取了大明江山。
夺取江山之后,朱棣让方孝孺给自己起草继位诏书,他要接替朱允炆做大明皇帝。方孝孺忠于建文帝,不肯给朱棣写继位诏书。朱棣威胁方孝孺,难道你不怕被诛九族?方孝孺反唇相讥,诛十族都不怕。朱棣一怒之下,下令诛方孝孺十族。除了方孝孺九族亲属,还有他的学生。方孝孺是明朝时期的大儒,学生很多,所以被朱棣诛杀的方孝孺的亲属和学生,多达873人。
第三位是景清。
景清,是建文帝手下的御史大夫。朱棣击败建文帝,夺取天下后,依旧让景清担任自己手下的御史大夫。景清忠于建文帝,他认为通过谋反夺取皇位的朱棣,是乱臣贼子。为了给建文帝报仇,在早朝结束后,景清冲上去刺杀朱棣,失败后,朱棣大怒,下令将景清处以诛九族重罪。
二)、夷三族
夷三族,在古代也是一种相当残忍残酷的刑法,主要用于谋反、谋判、谋大逆等十恶不赦的重罪。
夷三族,也存在多种说法。
一是指父族、母族、妻族3族。即一人犯有重罪,他的父亲、母亲和妻子3族会遭受牵连被处死。
二是指父母、兄弟、妻子3族。即一人犯有重罪,他的父母、兄弟和妻子3族会遭受牵连被处死。
三是指父、子、孙3族。即一人犯有重罪,他的父亲、儿子、孙子三个家族会遭受牵连被处死。
夷三族,起源于秦国。
《史记·秦本纪》记载:“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秦惠文王时期,秦就有了夷三族重罪。
古代,被夷三族的人很多,例如秦朝丞相李斯,汉朝名将彭越、韩信等,都被处以夷三族重罪。
诛九族,是从夷三族发展而来的一种重罪。
三)、满门抄斩
满门抄斩,指没收财产,杀戮全家,包括犯罪者的亲属,以及家中的丫鬟、仆役等,都会被处死。
满门抄斩,主要针对谋反、谋逆等重罪。例如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其因卷入胡惟庸案,全家71口人,被朱元璋全部杀害。历史上,被满门抄斩的大臣,还有胡惟庸、黄子澄、齐泰等人。
综合可见,诛九族是牵连最广的一种酷刑,会将当事者的所有亲属都杀掉,也是最狠的一种刑罚。
四,古代被满门抄斩的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他们不偷偷跑掉呢?
至少在古代,能够享受到这样待遇的人,都离不开四个大字的结论——十恶不赦!当然,有的人是真的十恶不赦,有的人则是强加上去的十恶不赦。
例如,明朝历史上的蓝玉案、胡惟庸案等谋反大案,当事人参与谋反基本是盖棺定论,所以东窗事发之后满门遭到灭绝。而明朝的方孝孺、三国时期的曹爽、夏侯玄等人,他们只是遭到了欲加之罪的陷害,但也同样遭到了灭门的处理。
话说这些人为什么要被灭门?那是因为手握刀把的执行者认为他们是巨大的祸害和隐患。例如朱元璋要保住自己的皇帝位置,朱棣、司马家族更要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政治地位,所以他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政治对手进行斩尽杀绝。
既然行凶者就想灭你满门,那你还能往哪逃?不是你能逃到哪里的问题,而是你无论逃到哪,你的对手就会追杀到哪!
至少在古代的政治对抗中,当获胜的某一方对失败的某一方下达满门抄斩的决定时,失败者基本已经处于任人宰割的位置!
其实,甭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针对死刑的判决上,有一种方式永远是统一的——在下达处决你的命令之前,当事人必须首先要控制你。
例如现代判决死刑,势必要将死刑犯提前控制和关押,然后再进行宣判和死刑。总不能把犯人扔在家里好吃好喝,然后再通知其将要被判死刑吧?
所以放到古代也是如此,例如三国时期屠戮曹爽满门,曹爽缴枪投降之后,司马懿将其全家禁锢在府中长达数日,在准备完毕之后,才对曹爽全家进行屠杀。话说曹爽全家被堵在家门里出不去,你能往哪逃?
而蓝玉案、胡惟庸案等主犯,在死罪下达之前他们早已经被长期关押,他们的同党和子女也同样被收押或者监视居住,他们只有任人宰割的经历,又何来反抗的余地?
事实上,古代绝大多数的满门抄斩,通常都是这样的路数,先将你全家和涉案人员全部扣押,在落实一切罪名之后,再执行集体杀戮。这个时候的你们早已沦为笼中的困兽,又何来逃跑之说?
就像红楼梦里的曹氏家族和薛氏家族,落难的时候,几家人在第一时间就遭到官府的逮捕和收押,所有人被直接关进了大狱。还好最终的结果并不是满门抄斩,但如果是满门抄斩,被关在大狱里的他们又有谁能冲得出去?
或者退一步讲,即便事前不禁锢,你想提前逃跑的概率也是难上加难。
因为在古代历史上,能下达满门抄斩命令的人,无非有两种人,一种是皇帝,一种是掌控朝廷政权的权臣。而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掌握着兵权和抓捕的权力,更掌握着命令传达的执行力和快速力。
也就是说,当他们下达满门抄斩的命令之后,这道命令就会以国家最快的速度进行传达,由皇宫被传达至执行者的手上,执行者又迅速对被执行人展开抓捕和杀戮。由于这道命令是下给杀人者,而不是下给被杀者,后者得知消息的时间要永远晚于前者,等你得知消息的时候,你的家或许早已被抓捕你的官军所包围,那你还怎么跑?
毕竟已经沦为阶下之囚的你,是没有能力去对抗一个国家体系的!纵然是通讯能力差且各方资源偏弱的古代,你也同样是无力对抗!
1、想提前跑路?请问怎么跑?古代最快的奔跑方式就是骑马,但是抱歉!封建王朝控制的驿站的马匹速度,要远远高于你准备的马匹速度!为什么有600里加急和800里加急?那是因为他们的马匹可以在任何一个驿站进行更换,也会永远保持同样的速度。可你没有更换的角落,你的马跑上几百里,恐怕就要歇菜了!
这也是三藩之乱之前,滞留在北京的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拒绝逃跑的原因之一,并不是他不想跑,而是他无论做任何充分准备,都不可能去对抗清朝的驿站体系。
2、就算你运气好,能甩开官府的抓捕,那接下来你又准备躲到何处去呢?胜利者依靠命令的传递速度,有关你家族被满门抄斩的命令会传达至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城市和地区都有你的通缉令,你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会被人认出。
更别说在那个交通并不便利的年代,一个区域出现陌生人是很反常的事。别说有通缉令,就算是没有,一个陌生人出现在一个新的区域里,也会很容易被人发现。
除非你学学所谓的明朝朱三太子,躲到深山老林或寺院里,可除非你清心寡欲,否则这样的日子,又跟死了有何区别?
五,株连与荫庇
株连的“株”本来指的是露出地面的树根,株连的本意是树的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在古代,株连指的是一个人有罪而牵连他人,这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释名》一书中说:“罪及余人曰诛。诛,株也,如株木根,枝叶尽落也。”在封建专制的古代,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有罪,那么,除了这个人自身受到惩罚之外,往往要祸及家属、亲友、同事、街坊邻居等多人。
在株连这种刑罚中,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满门抄斩、夷三族、株连九族。所谓的“夷三族”和“株连九族”,就是说一个人犯了死罪,家族中的成员就要与其共同承受刑罚。
古代的家族有三族和九族之分。夷三族和株连九族在古代都是一种极具任意性的滥刑。究竟什么样的犯罪适用这样的刑罚,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而且,朝廷也不愿意制定出一个统一的适用标准,而是由兴所致、心血来潮地临事而下令施行。
株连的刑罚究竟始于何时?《尚书》中记载,夏启和商汤在出征之前的训词中就威胁和警告部下,如果他们在战争中不听从命令,就会将不听从命令者连同其子一起处死,这应该是关于株连这种刑罚的最早记载。
在《新唐书》卷二十的《吉温传》中记载说:“慎矜兄弟皆赐死,株连数十族。”皇帝诛戮大臣,除了株连九族外,而且还牵连到了众多的官员。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处理“胡惟庸案”时,不仅杀死了丞相胡惟庸,还株连了许多人,杀死了胡惟庸的亲属以及明朝的开国功臣达三万人之多。后来,朱元璋又借故杀死了大将军蓝玉,又株连杀死了功臣八百家,族诛一万五千多人。《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八中记载,明朝的时候,方孝孺还被株连十族,被株连而罹难者竟然达八百多人之众,可谓是株连这种刑罚的登峰造极之作。
所谓“荫庇”,原本是指自然界中的大树遮挡住烈日的暴晒,为树下的人、动植物遮风挡雨。古代人类社会中的荫庇,指的是利用自己的权势使家人或子孙后代以及亲属受到照顾、庇护。说得通俗点,就是一个人当官,很多人跟着享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按照官级大小,可以荫庇亲属和佃客,多者可以荫庇九族,少者可以荫庇三世,被荫庇者免向国家交税、服徭役。唐朝时,杨贵妃因为是唐玄宗宠爱的女人,堂兄杨国忠就受到了她的荫庇,权操国柄,不可一世;杨贵妃的姐妹们也权势赫赫。
皇帝的宗室即指皇帝的父系家族,外戚即皇帝的母系和妻系的家族,都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分享一定的名位、权力和财富。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登基后就封了其叔父等亲属8人为王,还封了外戚45人。晋武帝司马炎,登基做了皇帝后,一口气就封了皇族27人为王,其中包括皇叔祖父、皇叔、皇弟以及从伯父、从叔父、从父兄弟等等,其中大的王国,有民两万户,兵五千人,形成了一个拥有许多政治和经济特权的势力集团。这样荫庇的例子很多,史书中比比皆是。
一个人有了权力,很多人跟着受荫庇,这是一种宽纵,理应遏制;一旦一个人垮台了,很多人跟着受株连,这是一种残忍,必须根除。然而,在古代,株连和荫庇这两种不正常不合理的制度却一直存在着,这也是古代社会生活百态中的一种畸形的风景。我们今日观之觉得不可思议,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风景”早已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