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以军为单位组成侦察大队,赴云南前线参战,以配合我军在老山以及者阴山地区的对越自卫还击战。
其中广州军区43军767人接受调令,组成侦察大队,在八布河3段11号界碑,正面约100余公里的地方执行任务。直到1985年5月结束侦察任务,经过一年的侦察作战,43军侦察大队超600人屡立奇功,以出色的战果完成侦察任务。
一、组建侦察大队
从1984年至1985年,我军一共组成15支侦察大队先后参与到老山、者阴山作战中,战绩辉煌。其中43军侦察大队进入战区后,编为昆明军区第二侦察大队,直属军区前指指挥。参战过程中更是屡立奇功,成为15支侦察大队中的佼佼者,令全军刮目相看。
43军侦察大队一共编成5个侦察连,主要侦察作战任务是:侦察捕俘,查明情况;巡逻警戒,防越军袭扰。从而保证老山、者阴山主战场翼侧安全。
该侦察大队主要部署于者阴山当面,西起八布河,东至中越边境3段11号界碑约100余公里地段。大部队设在杨万乡。越军在此地埋设了大量的地雷,植被较少,遮挡物稀疏,并不利于侦察作战。为扩大战果,经军区前指决定:跨出原定范围,适时寻找合适时机主动出击。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掌握敌情自然是侦察任务的重中之重。此次侦察大队主要目的是了解越军作战部署,以及炮兵分布。侦察大队由军司令部侦察处长孔见任大队长,军政治部文化处长甘国良任政治委员。
为分工明确,侦察大队设立了指挥部、政工、后勤以及通信、运输分队。此次,第二侦察大队扩编共767人,一共编制5个侦察连,其中1连115人,2连145人,3连125人,4连129人,5连140人。
为保障在老山方向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主战场以及侧翼战场的安全,第2侦察大队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先后4个侦察连进入普弄、马甭、马林、田蓬地区作战。这里群山环绕,侦察大队想要摸清楚敌情,自然需要借助大量的遮蔽物来隐藏自己。对战士们来说,这里没有适合的条件。条件不适合,战士们就自己创造条件。
按照军前指的指挥,侦察大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摸索对敌斗争的经验教训,慎重作战。这也是侦察大队作战中需要考虑的一方面。为扩大战果,将两山轮战推向高潮。整个作战过程,军前指一共规划了5个阶段,从1984年7月中旬直至1985年1月,完成五个阶段的作战目的。
在两山轮战期间,第二侦察大队战果成绩斐然,抵近观察4290余人次,渗透侦察122组次,设伏4万余人次。期间共俘虏越军16名,击毙越军143名,击伤23名。另外,还击毁越军驻兵点11个,攻占越军班防御阵地3个等,而我侦察大队牺牲2人,伤20人。
如此战果,显然在两山轮战期间,第二侦察大队不仅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而且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5个侦察连均荣立集体功。其中作为侦察2连的127师以及侦察4连第129师,均被授予“英雄侦察连”称号。而个人获得荣誉情况也是数不胜数,其中,全大队共有16人荣立一等功、135人荣立二等功、450余人荣立三等功。作战一年,超600人立功表彰,为43军在战史上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其中这些英雄们无畏的作战精神以及表现,令人肃然起敬。
二、5连37洞北侧伏击捕俘战斗
5连侦察连是由第127师所属各团侦察排组成,共有140名侦察员。其中,1985年3月9日的5连伏击37洞北侧的捕俘战斗无疑是最精彩的。
37洞位于我国马崩乡当面,距离边境800米,越方4号公路从37洞南侧经过,距离苗皇帝山2.5公里、越军为确保苗皇帝山翼侧和4号公路安全,在37洞和隆花周边各自驻有1个连的兵力。春节过后,越军再次增派1个连队兵力到这里。
3月7日晚,5连从1683高地观察所附近发现,越军方向5辆汽车沿4号公路先后进入37洞。彼时,越军方面并无大量士兵出现。第二日,5连侦察员发现,几批越军未携带武器,到距离我方观察所500米水井处挑水、伐木,加修工事。
显然,越军这是要有大动作。侦察大队队长孔见认为,这很可能是越军向37洞增兵的信号,于是下令,趁越军未稳之际,实施伏击捕俘战术。
孔见将5连编为5个组,捕俘组由10人组成,连长罗伟担任组长,秘密潜伏进入水井附近,选择有利的地形进行组织捕俘。另外,一旁接应的由8人组成另一个小组,副连长刘远球任组长,负责接应罗伟小组。
火力组由20名侦察员组成,部署于1683高地以及东北无名高地,主要是压制1626高地和垭口方向的敌人,并阻击后方尾追敌人。其他的则由大队长孔见指挥。部署好一切之后,各小组侦察兵整装待发。为了趁着敌人不备,给越军致命一击,5连选择攻击的时间为晚上24时。
彼时,天空之中已经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侦察伏击群开始从马崩冒雨出发,接近9日凌晨4时,才到达163高地北侧无名高地。经过一圈的观察,罗伟发现水井附近有很多的乱石林立,这里非常适合的隐藏,而且旁边还有一些玉米垛,靠近水井距离仅有3米,可以说是位置绝佳。
侦察员们隐蔽好之后,陆陆续续一整天的时间,约26名越南群众先后进入伏击圈内割草、打水。不过,侦察员们都摒神静气,没有暴露自己的目标和位置,一动不动,静静等待。
傍晚17时,7名越军从阵地上下来,来到水井旁边,有的开始打水,有的朝着玉米垛方向走去。此时,埋伏在玉米垛内的我军发现,有5名越军朝着这边走来,在看到一人朝着水井旁边打水时,捕俘手张安林接到指令,猛然跃出,一下子将一名越军给扑倒。与此同时,罗伟与其他的几人也迅速开火,将其中5人全部击毙。
如此动静,剩下2名越军立即想要逃跑,罗伟反应迅速,立即与几名我军战士拦住其去路,并将其制服。另外一名越军,也被制服。随着这边的枪声发起,很快阵地附近的越军发现情况不妙,开始朝着山脚处射击。
我军带着两名俘虏,一边走,一边还要看着脚下泥泞的山路。其中一名越军负隅顽抗,不愿意下山,情况危急,捕俘组立即将其击毙。而另外一名越军看到后,不敢轻举妄动,被押带着尽快的撤离。
孔见大队长指挥后方炮兵火力猛射越军及压制37洞附近越军驻兵点,一时之间,双方之间交战激烈。令捕俘组措不及防的是,当将俘虏打算交给接应组的时候,俘虏趁机逃走,由于越军火力追击猛烈,我军放弃追击,将其击毙。
之后,火力组掩护捕俘组与接应组撤离,截止到18时30分,参战人员已经全部安全撤回境内。此次,5连侦察队无一人伤亡,共击毙越军31人,可以说是成果显著。
最令人拍手称快的是,本次的战术可以说是以“快”字著称,基本上达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不仅组织严密,而且战士们有勇有谋,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此次并没有将俘虏带回,但是依然打出了伤亡0:31的好成绩,这也反映出中越两军之间的实力差距。
三、贡家湾伏击捕俘战斗
1984年11月20日,侦察队1连进驻普弄地区,经过1个多月的摸查敌情,发现距离我边境1.5公里的贡家湾越军,每天都会在下午的2个小时时间内,指派一名越军到附近的寨里面挑水。
从越军的行踪判定,这里的越军兵力不会超过4人,为了掌握具体信息,侦察大队队长孔见以及指挥组长崔红军,向附近边民了解情况。由此决定编成5个小组,分别为捕俘组9人,指挥组4人(由大队长孔见几人组成)、阻击组6人、火力组16人,接应组22人。
孔见下令,各参战小组分批进入观察所进行观察,然后进行模拟训练,直到1985年1月5日14时,才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各侦察小组5日出发,6日2时到达预定位置隐蔽,在没有发现越军踪迹后。捕俘组组长陈顺国下令,进入1号水井旁准备伏击。随着时间的推移,期间有4名越南百姓进入水井旁打水,之后捕俘组观察员发现,一名越军进入到了2号水井旁边打水。于是,陈顺国再次调整命令,待该越军打水返回途中,进行伏击捕俘。
就在越军挑水返回进入伏击圈后,陈顺国几人迅速出击,将其扑倒,捕俘手雷继忠立即上前将其锁喉。很快就将其制服。
在撤退过程中,在贡家湾东侧发现10名越军,火力组立即对其进行扫射。经过10分钟战斗毙敌7人。截止到15时55分,出击分队安全撤回国内。
此次,俘获的越军经审讯为越军群工组组长,少尉军衔。
老山侦察作战过程中,43军侦察大队的捕俘作战基本上都堪称教科书级别,作战一年内,还有很多的捕俘作战案例令人拍手叫好,超600人立功获得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