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问华子,甲钴胺对身体有什么影响,长期服用的安全性好不好?华子说,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可以促进神经损伤恢复以及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甲钴胺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即使补充稍有过量,也会通过尿液排出,很少有蓄积风险,所以长期服用时安全性很好。但是不缺乏的人,并不需要长期补充,或是相关症状得到缓解,也可以停药,长期服用意义不大。
维生素B12是一种含有钴的水溶性维生素,也称为钴胺素。维生素B12补充剂中主要的成分为氰钴胺,在进入人体之后需转化为甲钴胺和腺苷钴胺才能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甲钴胺与腺苷钴胺是维生素B12的两种活性形式,两者在人体内特定条件下可发生有限的互相转化。
甲钴胺的主要作用是促进DNA、核酸、磷脂的合成,维持神经髓鞘结构完整性,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
腺苷钴胺的主要作用是参与细胞线粒体关键反应,维持线粒体能量代谢,缺乏时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虽然维生素B12、腺苷钴胺都可以转化为甲钴胺发挥作用,但是转化需要消耗能量,还需要特定的酶才可进行,而甲钴胺可以直接进入神经发挥作用,所以在用于修复神经损伤时,直接补充甲钴胺比使用维生素B12或腺苷钴胺的作用更强。
在临床上,甲钴胺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比如说糖尿病、酗酒、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感染、营养缺乏、压迫、药物等原因,造成的感觉异常(疼痛、灼热感、针刺痛等)以及肌肉无力等症状。
如果是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则选择腺苷钴胺更为适合。
在甲钴胺使用说明中,有提示“如果服用1个月以上无效,则无需继续服用”。这是因为神经修复的黄金窗口期通常在4周内,如果服用1个月症状无改善,说明可能神经损伤较严重或是病因与钴胺素的代谢无关,继续用药没有意义。
不过如果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减轻,则说明药物有效,可以继续治疗。
在动物性食物中含有大量维生素B12,能够正常饮食,不是纯素食的人,很可能不会缺乏维生素B12,机体可以按需要转化为甲钴胺发挥作用,并不需要进行长期额外补充。
甲钴胺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正常治疗剂量不会产生毒性。不过有极少数人对药物中的辅料可能会过敏,如果服药时出现皮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需要停药就医。
有少数人在服用药物后,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刺激,表现为腹部不适、食欲下降、恶心、腹泻等症状,但通常较轻微,且为一过性,并不影响继续用药。
蔬菜与水果中几乎不含有维生素B12,长期素食的人可能会缺乏,要注意补充。
服用二甲双胍2年以上的人,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增加周围神经损伤风险,要注意补充。
总结一下,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主要用于外周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直接使用甲钴胺的作用强于补充维生素B12。持续用药1个月评估效果,如果无效,则无需再服。适量吃肉,可以补充维生素B12。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