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加到145%后,特朗普急了,对中国发战争威胁:美国有秘密武器

兰青评历史 2025-04-13 02:58:37

早在三月初,我国外交部和驻美大使馆就明确表示,“如果美国想要打仗,那无论是关税战、科技战,还是其他任何类型的战争,中国都愿意奉陪到底”。对于特朗普这次50%的关税威胁,我国商务部也给出了强硬回应:“如果美方一意孤行,那中国必将奉陪到底”。

2025年4月11日,对全球资本市场来说,又是一个见证历史的早晨。

就在凌晨,美国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将对中国商品的综合关税税率从125%上调至145%,这一“极限加码”的举动让原本已因贸易战紧绷的市场神经彻底断裂。

特朗普在讲话中自信满满地宣称“美国已赢”,并暗示美国拥有尚未公开的“秘密武器”,试图以此威慑中国。然而,美国国内的现实却与特朗普的乐观论调形成鲜明对比。

在佐治亚州的沃尔玛超市,尽管价格因为关税翻了一番,中国产的电动工具仍然被抢购一空,而标价199美元的“美国制造”扳手却无人问津。空荡荡的货架、不断上涨的物价,以及民众的焦虑情绪,都在无声地揭示着这场贸易战的真正代价,预示着这场豪赌的最终结局。

美国经济的内伤与外患

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盘是通过高额关税迫使中国企业承担成本,从而在谈判中获得优势。然而事与愿违,高额关税并没有让中国企业屈服,反而像一把回旋镖,重重地击中了美国自身。关税成本最终转嫁到了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身上,导致商品价格飙升,加剧了通货膨胀。

美国国内市场哀鸿遍野,沃尔玛、Target等零售巨头被迫连夜发布涨价通告,引发消费者恐慌。

美国股市也随之剧烈震荡,道琼斯指数在关税政策公布后单日暴跌4.2%,苹果、特斯拉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市值蒸发超过3000亿美元。

苹果CEO库克估计正忙得焦头烂额,因为按照145%的关税,iPhone的成本将直接翻倍,未来可能不得不以奢侈品的价格出售。特斯拉的处境更为艰难,其上海工厂供应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电动车,关税的增加将直接影响特斯拉的全球战略,马斯克的火箭梦恐怕也要因此推迟。

关税政策的连锁反应迅速蔓延至全球,加剧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5%,美国政府每年的偿债成本增加逾2000亿美元。日本连续三个月抛售美债,更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虽然中国持有的7000亿美元美债并未大规模抛售,但通过“钝刀割肉”式的减持(三年内减少3500亿美元),已经悄然瓦解着美元霸权的根基。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这场贸易战加剧了美国国内产业空心化的趋势,加大了对进口的依赖,损害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其根源在于国内储蓄率严重不足和过度消费,然而美国政府却错误地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关税政策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美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政绩工程的致命漏洞

特朗普推行对等关税政策,原本打着重塑世界贸易体系、遏制中国和其他经济体发展的如意算盘。可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美国国内的市场、政局和股市因为这政策都出现了大幅波动。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糟糕的情况,毕竟他的支持率在不断下跌,就连美国高层都有官员站出来批评他的关税政策。

但特朗普为啥还硬撑着说不暂停关税政策呢?仔细琢磨一下就能明白,不管是这关税政策,还是他在政府效率部门搞的裁员,对他来说都算是“政绩工程”。现在关税政策不仅没达到他预期的效果,反而让美国国内乱成了一锅粥,甚至连他自己政权的稳定性都受到了威胁。

因此,特朗普急了,“秘密武器”便被他搬了出来!

金穹”导弹防御系统、B61-13重力核弹等,特朗普试图用这些对中国进行威慑。但这对中国“奉陪到底”的决心毫无影响。中国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极限施压”,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战争,包括热战。

美军此次史无前例的六大军种联合军演,绝非简单的武力炫耀,而是赤裸裸的战争威胁。从战术层面看,25个战术节点部署的300余架战机,配合055大驱在台海的机动演练,明显在测试“第一岛链”封锁能力。

战略层面则释放出“以压促变”的信号,五角大楼智库报告显示,美军正将60%海外兵力转向亚太,试图在芯片、稀土等关键领域施压时增加军事筹码。

更深层的意图在于搅动资本流向:当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加税消息后反常上涨6%,说明华尔街正将“中美脱钩”视为重构供应链的机遇,而军事紧张恰好为制造业回流提供了叙事支撑。

面对组合拳,中国的应对远不止关税对等。

多维破局与战略突围

面对美国来势汹汹的贸易战,中国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以灵活而坚定的姿态进行了多维度反击。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多次强调“任何对话必须基于平等”,直接否定了美方施压的合法性。

商务部发言人则强硬回应:“中国经济的汪洋大海,不惧任何风雨。谈,我们有最大诚意。打,我们更有足够底气!”这一掷地有声的回应,不仅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更揭示了美国关税政策的荒诞本质。

回顾历史,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已经证明,美国的关税政策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利益,导致美国GDP损失0.8%。而2025年的这场贸易战,不过是特朗普政府重蹈覆辙的又一次尝试。“美国试图通过关税遏制中国发展,如同用刀割水——刀越锋利,水流越快。”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的这番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政策的错误所在。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任何试图逆潮流而动的行为都注定是徒劳的。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原则,但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讹诈。正如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所言:“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14亿人民的奋斗。”美国若一意孤行,终将为其错误政策买单。

结语

当太平洋两岸的鹰派都在叫嚣“不怕打、不怕拖”时,一个被忽视的真相浮出水面: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14.7%,而美国科技七巨头市值单日蒸发54000亿人民币的惨剧,暴露了华尔街对“硬脱钩”的真实恐惧。

这场较量或许没有赢家,但历史经验表明,谁能更好驾驭民粹主义、更快修复供应链、更有效控制冲突烈度,谁就能在漫长消耗战中等到对手先倒下的一天。

正如1949年解放军横渡长江前的那句著名论断:“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今天的博弈同样考验着战略定力与制度韧性。

0 阅读:0
兰青评历史

兰青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