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打的热闹,但这些潜伏在我国的美国货,却在中国大赚特赚

兰青评历史 2025-04-11 22:22:36

美国对华关税步步紧逼,商品价格上涨,但那些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国货”,有多少是真正的中国品牌?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下,中国消费者该如何做出明智的消费选择呢?

那些年我们误以为的国货

21世纪之前,哈尔滨啤酒几乎垄断了我国的啤酒行业,当时啤酒兴盛,作为当时的“国货之光”,哈尔滨啤酒被人们寄予厚望,因此他也始终为上市做着准备。但是2004年,这个被称为“国货之光”的品牌竟然对外宣布已经被外国工厂收购,而收购它的产业是美国的百威。

2008年,强生集团决定出资23亿收购大宝,虽然大宝致力于为中国人打造高质量产品,但实在碍不住强生集团的不断打压,最终,强生集团以23亿的高价收购了大宝。

大宝的命运不像哈尔滨啤酒那么好,被收购之后,强生集团就将它雪藏了,这也是现在市场上很多人看不见大宝的原因。而强生集团也在雪藏大宝之后逐渐吞噬了大宝的市场,现在的大宝虽然价格很低,但是用的人却不多了。

宝洁,这个充斥着超市货架的日化巨头,旗下囊括了海飞丝、飘柔、潘婷、舒肤佳、佳洁士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品牌,然而,它的总部却位于美国辛辛那提。同样,强生婴儿爽身粉、邦迪创可贴等产品,也均来自美国强生公司。这些品牌虽然在中国设厂生产,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改良,但其所有权最终归属于外国公司。

食品行业也上演着类似的资本变迁。曾经的国民品牌双汇火腿肠,其前身是漯河肉联厂,一家地地道道的国企。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双汇最终被美国高盛和鼎晖投资收购,成为外资控股企业,尽管后来管理权回归中国,但其股权结构已发生改变。金龙鱼食用油,这个占据中国食用油市场半壁江山的品牌,其母公司是新加坡益海嘉里,而益海嘉里则受控于美国ADM公司。

湾仔码头,这个以创始人臧健和女士的励志故事而闻名的速冻食品品牌,最终也被美国通用磨坊公司收购。就连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大宝SOD蜜,也难逃被美国强生公司收购的命运。这些品牌巧妙地利用“本土化”策略,模糊了其外资背景,使得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将其视为“国货”。

中美制造业商品的贸易合作

中美贸易关系从历史上的快速增长到当下的紧张对峙,再到未来的竞争性共存,反映了两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以及全球格局的深刻变化。

未来方向取决于双方如何平衡竞争与合作,以及能否在全球化框架下找到新的利益交汇点。尽管短期内紧张局势难解,但长期来看,复杂的经济依存关系可能为避免全面冲突提供缓冲空间

时至今日,美方已经完全有能力自主生产一些大宗商品供国内消费者购买使用。这也是为了脱离与我国之间的大宗商品依赖,阻碍我国在贸易领域的发展,中美关系逐渐走向“寒冬期”,时至今日也没能冰释前嫌。

关税战的双刃剑效应

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战,试图通过提高关税来打压中国经济,却不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关税壁垒的树立,导致美国市场物价上涨,企业裁员,最终损害的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对中国实施的技术封锁,反而刺激了中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国产替代的步伐。

特朗普政府寄希望于通过关税战来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幻想,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其实中美贸易,并非简单的单向输出或输入,而是一种深度交融、相互依存的关系。

以苹果手机为例,尽管其设计在美国完成,但组装生产主要依靠中国工厂,中国工厂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大部分利润被美国公司攫取。耐克鞋也存在类似的品牌溢价现象,其生产成本可能只有几百元,但贴上品牌标签后,售价却能高达上千元。即使是我们熟悉的云南白药牙膏,其核心止血技术也依赖于与德国公司的合作,这揭示了技术依赖的普遍性。

美国试图通过将工厂迁往越南、印度等地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这些地区的产业配套和工人技术水平远不及中国,短期内难以实现替代。而中国在芯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和核心算法上,依然受制于人。这种技术上的“卡脖子”困境,亟待突破。

2024年,美国对中国传统芯片展开关税调查,结果发现,自家企业使用的芯片中有三分之二都来自中国。这一数据,恰恰反映了中美贸易关系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的现实。

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现实,中国企业开始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以华为为例,这家曾经严重依赖美国芯片的中国科技企业,如今通过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给自足。

这不仅提升了华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让中国企业认识到,只有掌握关键技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主动。

结语

时至今日,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呈现出一种复杂且微妙的状态。一方面,双方在多个领域存在竞争和分歧;另一方面,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使得彼此难以完全脱钩。

长期以来,“进口货就是高级”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但随着华为、大疆等一批优秀中国品牌的崛起,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国货”的定义,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所有权的归属,更应该关注品牌是否能够促进国内就业、推动技术进步、承担社会责任。产品质量、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才是衡量一个品牌价值的关键因素。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关注品牌背后的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和环保理念,支持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品牌。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价值观,做出明智的消费选择,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维护自身的权益,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0 阅读:675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66

用户11xxx66

3
2025-04-12 19:04

拉个清单,让美国货滚吧

兰青评历史

兰青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