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6年初,苏联开始招募德国航空技术人员为己所用,此举让苏联快速收拢了一支人数可观的科研队伍,大部分航空工程师被带到莫斯科,组建了OKB-1和OKB-2两个以德国设计师为主的设计部门,起初他们主要恢复、优化二战德国遗留的设计方案,逐渐过渡到研发新的飞机。
在1948年初,德国设计师提出了一款名为RB-2的喷气式前线轰炸机,这个提案得到苏联空军的认可,在同年晚些时候制定了新式轰炸机的相关技术要求,一些苏联设计师开始加入研发团队,他们共同开发了“150”远程轰炸机。
“150”轰炸机在当时绝对是一架先进且漂亮的战术轰炸机,设计师们原本打算将它设计成前掠翼飞机,因为前掠翼还有太多技术难题没有攻克,所以改回了适合高速飞行的后掠翼设计。苏联高层安排苏、德双方科研人员一起做事,显然是希望促进相互间的技术交流,不过这在“150”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分歧,双方对一些技术的运用各持己见,并且还有语言交流、单位不统一等方面的障碍。
最终设计出来的“150”空重26800千克,长26.74米,翼展24.1米,高7.6米,它的主翼采用大后掠角设计,前缘后掠35°,尾翼为T形,发动机安装在两侧机翼下悬吊的短舱内,这是苏联早期尝试此种设计,其好处是阻力能适当降低一点点。初期打算安装2台RD-3涡轮喷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推力强,后来被运用到图-16上,不过飞行阻偏大,经过反复争论改为TR-3a发动机,它能产生5000千克的最大推力。
轰炸机采用全金属结构,大部分机体横截面呈圆形,它采用自行车式起落架,毫无疑问这也引起了设计师们的争论,不过当时已经在实验机上尝试过这种设计,因此得以通过,飞机前起落架向后收入机腹内,尾起架向后收入尾梁内,同时起到配重的作用,为了平衡,主翼的翼尖部分向下弯折并安装小型辅助轮。飞机尾起落架高度可以调整,起飞时降低机尾高度,将机翼攻角增加3°,从而缩短起飞滑跑距离。
轰炸机采用5人机组,其中正/副飞行员、无线电员和雷达操作员位于机头舱室内,尾炮手当然还是孤独地坐在机尾,全部有人舱室都加压处理,成员都有独立的弹射座椅。领航仪位于机鼻内,机头下方还有一个凸起的结构,这里容纳了雷达等设备。
飞行员的控制系统是一种不可逆的流体机械设备,当飞行员对操纵杆、踏板施加力量发生改变时打开相应管路阀门,液压流体开始运动并作用到相应的液压马达上,然后再通过机械结构把马达旋转的力量转变成各个舵面的运动。轰炸机的主发动机不提供电力,飞机电力由2台GSR-9000发电机提供,机上预备了应急电力系统,机组可以手动放出隐藏在机身内的应急风力发电机。
“150”有一个直径约2.5米的大型内置弹仓,可以挂载最多6000千克炸弹,可以携带如FAB-3000这样的大型航空炸弹。飞机自卫武器包括2座炮塔和一门航炮,位于机背的DB-23炮塔和机尾的DB-25炮塔,每座炮塔内都安装2门实验性23毫米航炮,单门炮备弹150发,那门航炮固定安装在机头右侧,备弹100发。
苏联在1951年建造了一架“150”原型机,它没有安装航炮等设备,它在试飞员Y. Vernikov手中进行了19次飞行,设计师根据测试反馈不断优化细节,原型机的表现很不错,当它采用4枚固体燃料助推火箭起飞时起飞滑跑距离只有500~600米,飞机在4000米高度可达960千米/小时的最大飞行速度,最大升限12500米,最大起飞重量47000千克,转场航程4500千米。
在1953年5月9日的最后一次飞行中,试飞员在降落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他错误的提前关闭发动机电源,导致飞机从几米高度坠落,机腹、发动机全都损毁。原型机并非不可修复,技术上也没什么致命阻碍,不过苏军还是在不久后终止了这个项目,可能是因为飞机性能的原因,因为当时苏军手中已经有了伊尔-28战术轰炸机和图-16重型轰炸机,“150”轰炸机的各项指标夹在这两款轰炸机中间,不上不下确实没有必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