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味道
云南卷
喜洲粑粑
看了白族民居,我顺道去了镇中心的四方街。在云南,无论大理还是丽江,只要是古镇古城,就有一个小广场,名曰四方街。喜洲古镇也不例外。
四方街不到,就看见小小的广场被一个个店铺围得严严实实,而其中两把大棚伞下的两个粑粑摊的生意显然很红火,一股属于面粉的清香夹杂着甜腻的味道从那竖起的一座人墙里飘了出来。
我挤进去一看,果然是有名的喜洲粑粑,只有在喜洲才能吃到的粑粑。带着对喜洲粑粑的好奇,我上前与店主攀谈,聊了一阵子,才知道店主做粑粑加工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
店主说,喜洲粑粑做起来并不复杂,揉面绝对是其中的重头戏,拌面的秘诀就是必须要用老面与面粉发酵,只有这样,加工出的饼味道才独特。做好的甜馅儿、咸馅儿的粑粑,大小10厘米左右,厚度也就1 厘米左右。

喜洲粑粑
木盘上均匀地铺着十张刚做好的粑粑,外表看起来十分酥脆。一旁摆着传统的吊炉,这种吊炉,上下各有一张盛着炭火的铁板。据说,上面是武火,下面是文火,中间夹着平底大锅,刷过猪油的平底大锅被摆上了待烤的粑粑。店主一边烤,一边还用刷子将铝锅中的猪油刷在饼的上层,然后举力将放在一边盛满炭火的上层烤盆拎了过来,盖在了平底大锅上面。这上下两层炭火,将锅内油炕着的粑粑慢慢烤黄、烤香直至烤酥。
用此方法制作的喜洲粑粑香酥而又软和,层次分明,宛若苍山十九峰十八溪,味道那叫一个绝。
无论是行云流水般的手法,还是攀谈粑粑制作过程时那满脸的笑容,无不显示出店主对制作这道美食的自信。据说,就连那躺在炉子里的黑炭也大有来头,这木炭可不是一般的机制炭,而是用约4 厘米粗的栗木烧成的炭,栗木的密度高,耐烧,而且还有一种独特的果树香味,会渗透到粑粑里面去,所以喜洲粑粑的味道自然与众不同。大约十分钟后,一锅黄灿灿、香喷喷、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锅了。洁白的青花瓷盘里,整齐地叠着两块破酥粑粑,咬一口,芝麻的香和夹了馅儿的甜回味在嘴里,没有一般面食的绵软,它是脆脆的感觉,咬起来咔嚓咔嚓响,吃起来非常酥松,一口咬下去就成破酥了,怪不得叫“破酥粑粑”。
老家味道 云南卷

书 名:老家味道 云南卷
丛 书:老家味道
著 者:周白石
书 号:978-7-5545-8084-4
出 版:河北教育出版社,2024.4
发 行:凤凰壹力
定 价:59.80元
分 类:美食/随笔
信 息:32开/216页/圆脊精装
原味 脆爽 软糯 清新
品味神秘、多元的云南饮食文化
*赏美文,品美味,老家味道,回味无穷
*精致小开本,精装双封面,内文四色,纯质纸印刷
*行文清新唯美,情感真挚细腻,沁人心脾
*配以青年画家精心绘制的插画,让傣味更令人垂涎欲滴
*选菜既代表云南特色又适合家常烹饪,并配以详细制作步骤
*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美食散文精品
【作者简介】
周白石,男,1982年生于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硕士,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和平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天津日报社原主任记者,从业期间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天津市新闻奖一等奖等。现就职于某知名民营企业,从事市场推广工作。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将用富有张力的文字带我们去“品尝”各种独具特色的云南美味,如傣族包烧、建水汽锅鸡、傣族舂鸡脚、云腿乳鸽汤、香茅草烤鱼等。令人垂涎欲滴的手绘插画、情感真挚的“寻味记事”、详细的美食做法和细腻的口味描写,突显出美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助力爱下厨的读者打造更为美好的烹饪天地。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如有版权相关问题可联系后台处理|
★ 凤凰壹力|极致阅读体验创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