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朱大爷从年轻时就听医生讲过心脏病的事,总觉得那是离自己很远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他在楼梯口突然感觉心脏剧烈跳动,还伴随着胸口一阵压迫感,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可能会遭遇心梗。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一种由冠状动脉血管堵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病症,它的发生往往没有预兆,但其实,在心梗发生前,身体会悄悄地给出一些“预警”信号。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而它也是非常“挑剔”的,尤其是血管,如果血管堵塞了,心脏供血不畅,它自然会发出不满的“声音”。
有时候,身体提前给我们发出的“提醒”,可能是我们忽略的小症状,但其实这些都是重要的信号。
第一个预警:突如其来的疲劳感,特别是没做什么大运动的时候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明明一天没怎么动,整个人却累得像是跑了好几百米马拉松?但如果这种疲劳感一直持续,而且和你平时的活动量不成正比,那就得引起警觉了。
很多人经历过心梗的人回忆,都会提到一个共同点——他们开始感到莫名其妙的疲劳感,像是连爬楼梯都觉得力不从心。
你说,你平时走个几步路,没觉得累,但突然之间,哪怕轻轻一动,整个人就会觉得无力、透支。
心脏作为一个“泵”的角色,一旦“泵”的效果不好,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所有组织和器官的功能都会下降。
平时你可能没有注意,但如果这种无缘无故的疲劳感持续了好几天,那么就要警惕心脏的健康问题。
第二个预警:偶尔的胸部不适,甚至会像是消化不良的感觉再来,心梗的前兆常常表现为胸口不舒服。这里的“不舒服”可不是简单的痛,它有时候就像是胃部不适或者胀气的感觉,很多人甚至可能把它误认为是消化不良。
可是,你仔细想一想,这种胸部不适是不是不是完全依赖吃东西、喝水的反应呢?
如果你平时并没有吃什么油腻或难消化的食物,但胸口依然会时不时有种闷闷的、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像是有东西压住了心脏,呼吸也变得困难,甚至会引起嗳气,那这种情况就需要特别关注了。
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不能完全发挥它的工作功能,就会出现这种胸口的“闷胀”感。但是,慢慢地,它会变得越来越频繁,这种状态也可以是心梗即将发生的征兆。
第三个预警:呼吸短促、气喘吁吁的感觉你有没有过突然感到喘不过气来的情况?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站着不动、坐着不动,都会感到气喘吁吁?
心脏不能有效地泵血,血液和氧气供给不足,尤其是身体活动稍微多一点时,心脏就无法及时提供所需的氧气,造成你呼吸困难,感觉气短。
这个症状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是自己的肺部问题,或者是体力不支,但心脏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其实,呼吸短促不仅是因为气道阻塞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心脏无法有效地将氧气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特别是运动时,身体需要大量的氧气供给,心脏不能及时供氧时,呼吸就会变得急促。
所以,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平时都没觉得喘,可是最近连走路都开始觉得气喘吁吁,或者经常感到呼吸不畅,那么心脏的健康状况就值得重视了。
这三种身体给出的“预警提示”可能听起来并不特别剧烈,有时候也不像常见的胸痛那样令人立即惊慌。
但事实上,它们是心脏发出的警报。如果你有过这些症状,而且这些症状持续出现,千万不能大意,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不要等到真正的心梗发生才后悔。
冬天,很多人一到这个季节就开始觉得不舒服,尤其是年纪大了,似乎更容易感到一些不明的身体症状。其实,这和冬天对心脏的压力是分不开的。
冬季的寒冷天气对心脏的影响,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你可能觉得,心梗这种事儿和气温没啥关系,但实际上,冬天对于心脏健康的挑战,往往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杀手”,而这恰恰是很多人忽视的地方。
首先,冬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气温骤降。
但问题在于,如果你的血管已经有一些问题,像是动脉硬化,或者冠状动脉已经出现一定的堵塞和狭窄,这种收缩作用就可能造成血管更严重的压迫,进一步减少血液的流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还有个不常被提到的因素,就是冬季由于气温低,大家会倾向于穿得更多,甚至是厚重的羽绒服,这种大幅度增加身体负担的方式,虽然是为了保暖,但却可能不小心增加了心脏的压力。
如果这个时候你又在做一些剧烈的运动,比如赶着上班走得快,或者做了些比较重的体力活,心脏的负担就会瞬间加重。
血液迅速流动时,原本不太健康的血管可能无法及时适应这些变化,从而发生问题。
所以,冬季穿衣时要避免过度捂着,尤其是胸部的部位要保持通透,避免因温度差异过大而刺激心脏。
冬季一定要格外注意心脏健康,特别是那些年纪较大或者有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身体稳定的状态,不给心脏过多的压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心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1]柴秀英.老年急性心梗患者睡眠质量分析, 青海医药杂志, 201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