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粮食,复杂的人类

理想吕 2024-12-10 08:11:40

回顾我们的古代历史,除了商品经济略有苗头的南宋、晚明,在这个国度里,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对人口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就像教育,在我们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国,近300年国运中也只有46万名秀才,平均每年全国只有1500名左右的秀才产生。

农民为主、识字不多,让农耕社会更聚焦于收成、赋税、徭役,当然还有闲暇之余的人类繁衍。

我国历史上的几次人口大爆炸,到底跟各类政策的调整有关,还是跟最基本、最简单的粮食供给有关呢?

NO. 1|壹4000万曾是天花板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认知的变化,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古代各种盛世,政府通过政策来影响人口总量,似乎是万用万灵的一个好方法。

在经历过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争霸的多年战争后,西汉初年的人口总量骤减,城镇、乡村都十分萧条,即使加上逃亡山林的隐秘人口,总量大致在1800万左右。

比如:至汉祖定天下,民之死伤,亦数百万,是以平城之卒,不过三十万,方之六国,五损其二。

为了增加人口——这涉及到帝国的国防与兵源,尽快恢复生产,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等多位帝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这些政策集中在八个字:轻徭薄赋、奖励生育。

秦汉时期,我国的人口和户籍管理就已经非常先进和完善了,不仅推行早婚,奖励生育,同时对晚婚者处以呵斥、加税、鞭挞等惩罚。

经过70多年的政策调整,全国总人口从汉初的约1800万增至汉武帝时期的3700万人,估算年平均自然增长率在千分之八左右。

人口增长、疆域扩大是古代盛世最基本的两个必要条件。

汉武帝刘彻当然做得更多一些,在他的支持下,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了核桃、黄瓜、大蒜、蚕豆、石榴和葡萄等等农作物。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这些农作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不是主食,也无法成为人口赖以生存的基本口粮。

不过,“文景之治”、“汉武盛世”通过政策调整带来的人口大爆炸,似乎有一个天花板即4000万。

到了西汉中晚期,由于多年不发动战争、耕地面积不断扩大、铁质农具推广,人口接近过6000万。

但这个犹如昙花一现般的数字,没有维持多久,随即便迎来了王莽篡位和大规模农民战争,人口消亡的速度和惨烈程度更甚于秦朝末年。

NO. 2|贰人均耕地也有上限

唐朝初年的总人口大致在2500万左右。

在我们的印象中,唐朝全盛时期的疆域是中原王朝中数一数二的,这意味着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都会创造新的历史记录。

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共计29年即公元713年-公元741年,唐朝人口、国力达到巅峰状态。

按照史书记载,开元年间全国共有耕地约6.8亿亩,人均耕地超过14亩,这里就隐含着当时登记在册的总人口约有4800-4900万。

既然是盛世且没有严重的对外战争,人口主动隐藏和逃亡的情况就不会多,这个数据相对于“唐朝开元年间总人口8000万”要可信的多。

整个唐朝,从外域引进的农作物仍然以经济作物、蔬菜瓜果为主,对人口增长的助力十分有限。

南方粮食以稻为主,兼种麦,粟;北方以麦,粟为主。

另外,大豆,小豆,高粱,燕麦,荞麦等作物在南北方各有种植。

政策方面当然也很给力,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唐玄宗下令男性十五要结婚,女性十三岁就要出嫁。

如果需要相对理性,那么就需要接受一个比较真实的历史:唐朝的强大与繁荣,与实际的人口增长和总量并不匹配。

这个值得骄傲的王朝,人口连西汉时短暂的6000万都没有突破过,随即就迎来了毁天灭地、人口骤减的安史之乱、外族入侵等人祸。

不过,如果把人口总量超过4500万、人均耕地面积超过14亩这两个数值结合起来,唐朝的伟岸与富庶变跃然纸上。

唯一遗憾的是,人们的基本口粮还是以本土的五谷为主——说得直白些,粮食总量不足,至于分配多寡就不是这里要聊的。

NO. 3|叁终于实现口粮突破

占城稻也叫早占、早米、早占城等名字。

按照《宋史·食货志》、《宋会要辑稿·食货》等的记载,占城稻的原产地位于今天越南中南部的占城。

这种早籼稻,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用50多天即可。

占城稻传入我国的时候,宋朝还没有建立——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占城稻先传入福建地区。

北宋建立后,占城稻由政府大力主导向北扩散,出众的优良品性使其成为长江流域占统治地位的粮食作物。

而伴随着地理环境不同,占城稻相继演化出繁多的新品种——这一点颇为值得称道,我们的祖先非常重视口粮的扩大,并且会因地制宜、改良为更适合自己的品种。

到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公元1008年-1021年)年间,占城稻已经从福建推广到江淮、两浙等多路(路,北宋的行政区划之一),占城稻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口粮得到充实。

到了公元1200年,即南宋的宋宁宗庆元六年,根据历史学家、人口学家的推测,人口超过了1亿。

注意,南宋的实控区域并不包括中原及北方区域。

NO. 4|肆真正的三个王者

真正影响古代人口飞速增长的,跟没有战争、没有饥荒、政策得当有重要关系,但最为关键的,还是一口吃的——有没有足够的口粮,保证多几双筷子。

玉米、红薯、土豆才是真正的人口增长王者。

如果在这三个王者中按照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力排序,应该是:红薯、土豆、玉米——但它们却来自同一个故乡即南美洲。

玉米是16世纪即明朝晚期传入中国,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当时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玉麦。

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左右。此时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公元1492年)不到40年。

到了明代末年,玉米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等十省。

但是,种植面积并不大,这也许跟明朝政府不太重视有直接关系,全靠民间慢慢流传。

红薯和土豆则在16世纪末期,从南洋地区通过民间渠道引入我们的福建、广东等地种植。

万历,是明朝第13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从1573年开始至1620年8月停止使用,共计48年——24年后的1644年,清军入关、崇祯自尽。

红薯、土豆、玉米的威力有多大呢?

仅靠民间引进、部分地区种植,就可以让总人口在万历年间突破2亿人。而万历年间的天灾人祸并不少,仅仅万历三大征对人口和财富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以红薯为例,也叫甘薯、番薯或者地瓜,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

传入我国后,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瞬间爆棚,而且亩产很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而且味道容易接受、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熟食如蜜,味似荸荠”。

对三大王者的高度重视、政府推广是从康熙年间开始的,尤其是乾隆年间。

各地方均由官方提倡栽种、提供种苗,由于朝野上下积极推广,红薯才真正在全国广为传种,并成为仅次于稻米、麦子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红薯的缺点也许很多,但三个优点在当时实现人口稠密则无可替代:能当口粮、亩产极高、哪都能种。

结语

我们的总人口突破4亿并不是道光年间,而是乾隆末期就已经实现了。

那么,为何红薯、土豆、玉米没有再早一些传入我国呢?那样的话,肯定改写我们的历史。

其实这些物种在美洲已经存在并被当地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数千年了,如果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传入我国的时间,也许还会推迟。

至于明朝末年为何不重视三大王者的推广,也许能够通过快速增加粮食、挽回民心和战场败局。

只能说明末的万历、天启、崇祯,并不发愁人口增减,而是着急白银多少吧。

0 阅读:1
理想吕

理想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