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充斥着无数的遗憾,我们会在崖门感慨那十万军民的壮烈,会在中条山感慨抗日英烈投河自尽而不降的民族气魄,会愤慨英年早逝的霍去病,会为刘裕北伐的戛然而止心怀可惜,会对在淝水马失前蹄苻坚心怀悲怆,也会对大秦帝国二世而亡感到惋惜。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着许许多多的遗憾,若是援军早点赶到,那在睢阳死守10月的张巡或许不会赌上全城的忠诚军民,与叛军决一死战!
项羽坑杀秦卒
1、秦朝,二十万老秦卒被坑杀
秦,是一个充满着热血和悲怆的故事,老秦人从陇西开始崛起,靠着和游牧民族抢夺草场,一步步热血的拼杀出来,让这段裹挟着无数激荡往事的动情岁月铭刻于心,秦国的奋斗历程确实卓越,真正起于微末,靠着拱卫周王室,才得以在关中西部立足,一代代人经过拼杀,击败了游牧民族,兼并了关中大片领土,才真正得以成为诸侯。而由于偏居西部,文化和经济都与中原有着较大的差距,在战国初期,被几大强国压着翻不了身,特别是差点被魏国打得亡国。
痛定思痛,老秦人不断吸纳中原士子,通过变法革新,在经历了无数的流血牺牲之后,完成了从弱到强的崛起,最终完成天下统一。而秦能够制霸天下,与数十万老秦卒的拼命拱卫密切相关。随着秦朝完成统一,数十万老秦卒分散在全国各地守卫江山,一小部分去了岭南征讨百越,很大部分边军在北方修筑长城。随着秦始皇去世后,天下农民起义风卷云涌,在中原的老秦卒基本被消耗殆尽,所以当项羽北上之际,秦二世不得不抽调边军秦卒二十万南下帮助平叛,结果在巨鹿之战被项羽的江东子弟兵打得大败,最终在投降后被坑杀,自此之后,老秦卒基本损耗一空!
那些追随秦始皇打拼天下的勇士们,最终也伴随着秦朝的衰落,走向了最后的覆亡。
哀牢山
2、西汉,无法征服的哀牢国
西汉,从崛起到发展,再到扩张,最后衰落直到灭亡,几乎走完了一个完整的流程,从表面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遗憾,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无法被攻破的哀牢山,西汉时期,汉武帝大举对外扩张,北却匈奴,西通乌孙,南并岭南,将西汉帝国打造成了超乎想象的东亚超级帝国。不仅如此,西汉在西南也有着很大的动作。
为了控制西南,汉武帝时期,派出大军深入丛林,兼并了云贵地区的很多小国,包括夜郎等地,都被纳入西汉疆域。强势的西汉,一直将边境线推进到了云南和缅甸边境的哀牢山,但是面对傣族先民依山而建的哀牢国,西汉军队损兵折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最终只能败兴而归。失去了南下,打通印度洋的机会,若是西汉成功打破哀牢国,将印缅边境纳入华夏,那可能就成为了华夏的固有土地,自此之后,我们将拥有印度洋的出海口。
东汉少年天子
3、东汉,未成年天子太多,错过了最好的时代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适合发展壮大的朝代,恐怕就是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东汉王朝了!东汉王朝在前期把匈奴剿灭之后,基本就没有面对来自草原的威胁,西部的羌族也只是小打小闹,对中原没有任何威胁。有此得天独厚的历史氛围,但是东汉却没能最终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天子早逝,幼主继位,造成外戚做大,门阀士族崛起,东汉陷入了无尽的内卷之中,导致了无法做大做强。
东汉自汉明帝之后,很多天子继位都很年轻,而且大部分都不满三十岁便英年早逝了,对一个王朝的稳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皇权旁落,整个国家无法拧成一根绳向前发展,这也是东汉王朝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
4、西晋,司马炎选的继承人
西晋,一个在汉末到隋朝大一统这三四百年乱世中存在的一个短暂大一统王朝,作为终结三国乱世的王朝,大部分的敌对势力已经清理完毕,其实西晋只要不浪,完全可以绵延百年以上的国祚。但是巧就巧在,司马炎在完成天下统一之后,就开始沉迷享乐,西晋自此以后从高层开始往下全面腐化。
而司马炎偏偏在选择继承人上犯了难,为了权衡各方势力,选择了嫡长子司马衷继承大位,而司马衷的个人能力不再赘述,其继位之后,朝政由皇后贾南风把持,随着贾后乱政,掀起了八王之乱,宗室之间的乱战造成了北方空虚,少数民族入侵之后,造成了华夏近两百年乱世,正因为此,司马氏皇族在历史上被千夫所指。
隋炀帝高句丽
5、隋朝,打不死的小强高句丽
隋朝,作为终结魏晋南北朝乱世的大一统王朝,其经过和平发展,巅峰时期可以称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之一,在军事上,更是对巅峰的突厥帝国大打出手,经过数次大决战,隋朝的重装骑兵全面碾压了突厥大军,将突厥帝国打得一分为二,再也没有回复到巅峰的水准。到了隋炀帝时期,更是兴科举,经营西域,开凿运河,开发江南,营建东都,打造了一副盛世光景。
而隋炀帝在大好局面之下,偏偏盯上了东北的高句丽,于是举全国之力三征高句丽,在苦寒的塞外,隋朝军队没能充分发挥优势,面对高句丽的一座座坚城,隋朝大军损兵折将却颗粒无收,三番两次无功而返,劳民伤财之下,造成了内部矛盾激化,先是贵族造反,然后是中原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直接造成了隋朝的灭亡。
安西老卒
6、唐朝,被切断的安西,满城尽白发、致死握唐刀的老卒
巅峰的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当然也仅限于巅峰,也就是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时期,但是到了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实力便急转直下,疆域也随之不断萎缩,到最后只剩下秦朝时候的土地,而随着藩镇割据,到了唐朝末期,真正能控制的也就是关中一隅之地。而唐朝历史上,也曾无数次展开对外的扩张,打造了安西、安北和安东都护府,将整个北中国草原收入囊中。
而唐朝最遗憾的,当属安西苦守西域四十余年,却至死未等到王师的悲壮,公元764年,唐朝大将仆固怀恩叛变,联合吐蕃、回纥以及党项部族攻唐,唐朝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兵败身死,吐蕃攻陷凉州,此后两年,甘州、肃州、原州等相继失陷,河西、陇右地区就此全部陷落。唐朝在丢失河西之后,失去了和西域的联系,当时驻守安西的守军不知道中原的情况,中原也不知道安西是否还有唐军坚守,从此在互不知晓的情况下,安西军独自抵抗吐蕃四十余年,直到公元808年,吐蕃攻破安西,却是满城尽白发、致死握唐刀的老卒。
燕云十六州
7、北宋,收不回的燕云十六州,睡觉都不安稳
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王朝,其GDP估算甚至达到了当时全世界的70%以上,但是北宋整个一百六十多年,几乎都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北宋重文轻武的执政理念,另一方面,北宋失去了天然的防守优势地形,把自己的腹地完全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自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之后,中原政权彻底失去了对游牧民族的防守优势,北宋更是深受其害,宋太宗时期屡次想收回燕云十六州,可每举兵北伐,都被辽军打退,雍熙北伐,宋太宗更是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回。这就导致了整个华北平原全部暴露在辽国铁骑的面前,即使在华北设置了多座坚城防御,也无济于事,导致了整个北宋一朝,几乎都睡不安稳。
元朝远征日本
8、元朝,让人无奈的“神风”
元朝,由蒙古南下,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元朝初期,军力强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残破腐朽的南宋推倒,进而形成了统一的王朝。随后元朝得到了南宋的水师,在兼并朝鲜之后,就有了进攻日本的想法,当时日本还处于混乱的局面,以元朝的水师实力,只要渡过对马海峡,和南宋从宁波出发的水师会和,完全可以顷刻间剪灭日本。
但是元朝两次征伐日本,都在日本海外遭遇了罕见的台风,第一次试探性进攻,在撤退路上遇上了台风全军覆灭,第二次十数万大军大举进攻,却在日本海外再度遭遇了台风,舰队损失大半,不得不铩羽而归,活着回来的只有十之一二。想来,若是元朝水师没有遇到台风,直接登录日本,推平了日本众多诸侯,那将是何等伟大的历史事件?
于谦之死
9、明朝,忠臣良将廉价
明朝的读书人,在忠诚这方面,近乎死板,换句话也就是说很轴,然而大明王朝却似乎并没有太多珍惜这些忠臣良将,很多人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恩遇,甚至身后之名也不愿过多给予,这就显示出明朝高层气度不足,没有鲸吞寰宇的雄心壮志。
对明朝有再造之功的于谦,却在明英宗复辟之后,被莫须有的罪名所诛杀;明朝后期的国家柱石卢象升,在抵抗皇太极突袭之战,因为与朝内大员不合,得不到支援力战至死;明朝后期平叛核心孙传庭,在形势极度不利的局面下,却被崇祯逼着出兵决战,最终战死沙场;打造关宁防线的孙承宗,却得不到信任,面对满清的来犯,举家参与作战,全家罹难报国;平叛良将曹文诏,因为与御史不合被崇祯猜忌,在平叛战争中,以数千人和高迎祥的二十万大军对峙,苦战之下,却得不到朝廷任何指示和支援,最终被围困力战而亡。
明朝不缺忠臣良将,却不配拥有这些忠臣良将,等这一批忠勇之士全部捐躯,到明朝末年,崇祯手下的文臣,各个私心大于忠君,连平叛都不舍得捐赠银两,最后坐视明朝灭亡,转身投奔了李闯,这也是明朝的一大遗憾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