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者提到目前写作常存有的问题:
害怕写出的东西被他人评价或令他人不满。
写出的内容经常只有信息介绍部分而不包含能与读者感情联系的部分。
所以,作者引出要想写出内容和写好内容,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
一是怎么写也可以说写什么,那就是从读者角度出发考虑;
另外是利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获取素材,从而获得一份直击需求并且内容充实的作品。
分开来说,从读者角度出发,就是需要作者有为读者“送礼物”的写作意识,其中特别需要注意,自己写的内容是面向哪些读者的?内容能够满足读者的哪些需求?写作内容预期能得到读者哪些回应?
再说说用自问自答获取素材,这就点到这本书的中心,就是“九宫格”写作法,九个方格内填充需要写作的问题,再用九个方格去寻找对应的答案,这就要求作者主动积极地思考写作的内容框架,可以写作的角度,同时还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延展到更多写作的素材。
再往细了说,作者给出一些自问自答的提问建议,包括7W3H:
who,when,where,what,which,why,whom
how,how many,how much
以及解释基础问题和“铲子”问题的区别,“铲子”问题就是可延展信息的素材。
接下来,作者花了一定的篇幅介绍,写作的一些基础模板,包括:
结论优先模板,采用结论先行策略,直奔主题,多像是结论+理由+举例+总结;
逐一列举模板,适合多个平行的信息的书写;
故事共情模板和事件+感受模板,则是更多通过发生的事情与人的感受相结合的写法。
然后,作者提出一些主观层面的建议和一些写作技巧
建议:
第一是写作需要热情写,冷静改;
第二是体现自我真实感受,无须迎合普遍观点;
写作技巧:
避免一个句子表达多个意思,让读者云里雾里;
还有删除多余修辞,直白描述具体意思;
根据自己的选择搭配使用写作模板。
最后,作者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练习与提升建议:
围绕着九宫格的形式,利用同义词来增加词汇量:
与朋友一起玩“比如”或“也就是”的游戏,从而锻炼举例和归类的能力;
还有通过为他人指路的训练来锻炼逻辑说明能力;
尽量多阅读其他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模仿尝试引导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最重要的是,不断通过PDCA正向循环模式(plan,do,check,act),不断打磨写作水平,实现在不断复盘总结修正中升级自己的写作能力。
原创:每日读思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