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让人类感受到了温暖
让人类不在黑夜摔倒
让人类感受熟肉魅力
光是冲着烤肉这点
人们崇拜火
还需要什么别理由吗?
那么问题来了
咳咳
重来
那么问题来了
人是怎么用上火的呢?
传说早在最开始
从未见过火的人类
对火的第一感觉是:
可怕
首先“未知”就自带恐惧
而森林起火的阵势太大
足以吓怕人类
所以人们一开始认为
火,是不详的东西
也多亏了森林大火
一些野兽没能逃出来
才让事情发生了转折——
火灭之后
人们再次回到这里
偶然间捡到了被烤熟的野兽
一股子肉香扑面而来
抱着试一试地心态
咬了一口——
尝到了熟肉味儿的人类
再也不想吃又腥又凉
吃了还会窜稀的生肉
那时候人们还不会生火
就靠偶然的雷劈起火、夏季干燥冒火的方式
随机获得火种
并不能保证天天都能吃上烤肉
帝喾(kù)
也就是黄帝的曾孙
有个大儿子叫契(又名阏(è)伯)
是老婆不小心吃掉了玄鸟蛋后生下来的
大儿子老和二儿子打架
为了让两人消停消停
帝喾就带着契出门散心体察民情
偶然发现了有的村子还在吃生肉
瞅着大家身体虚弱的样子
帝喾关切的问到——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左传》
反正契回家也是跟弟弟打架
不如留他在这边干活
一能把找火的锅甩给他
二还能把两人直接隔离
于是帝喾指着天上的一颗星星对契说:
“你看这星又大又圆,你看这锅又大又宽
这商星(也叫大火星)以后就交你管了
商星底下这块“商”地也一起封给你
所以地儿找火的事就拜托了哦~”
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左传》
而帝喾的二儿子
之后也被分配到西边去管参星
每当商星从东方升起
参星已没于西方的地平线下
正如诗句所说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兄弟两这辈子是见不上面了
帝喾终于落得个耳根清净
话说回契
找火不难存火难
火灭的原因分为两大类:
①洪水泛滥
②柴草不够
柴草好找洪水难搞
于是契思来想去决定——
土丘就这么一只堆
堆到区区洪水已经够不着它的高度
契才安心的把火种放了上去
咳咳
契在土丘搭了一个遮雨的篷子
再次安心的把火种放了上去
火种保住之后,
契再带领大家积极寻找柴草
不得不说
吃了玄鸟蛋生下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契成功了
他让这个商星照耀的商星地儿上
再也没有因为吃不到烤肉而伤心人
自己也成为了大家心中的火神
契不仅守护火种
同步也在守护商星
没事干时就看看星星
这么看着看着……
他就发现了点规律
这颗星总是三月出现九月隐退
四舍五入就是象征了
三到九月用火有商星在天上守护
稳得很不用慌
其他月份可就得小心了
鹑火星昏在南方,则令民放火。建戌之月,大火星伏在日下,夜不得见,则令民内火,禁放火——《左传》西晋·杜预注
由此
商星也有了大火星的称号
每当商星不见时
人们会很担心
烤肉会不会说没就没?
火会不会也消失不见?
于是在每年九月左右
都会举行祭祀仪式
祈祷明年还能准时看见这颗星
后面发现
祭不祭祀这颗星
它都还蛮准时的
四舍五入就没啥祭祀的必要
于是便改去祭祀火神了
比如宋朝以火纪德
宋高宗赵构就给火种先驱契一个全新的名号
——商丘宣明王
每年皇帝会亲自举办主持
祭祀商丘宣明王的祀典
祈祷火神保佑丰收和平安
后面人们又觉得
光搞祭祀怪没意思的
于是决定在九月来个节日轻松一下
接着
便有了九九重阳节
因为在《周易》中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九月是商星离去,天气由阳转阴的日子
九也是奇数里面最大的
九+九就是双倍阳气
这一天整年达到阳气最盛
最适合搞事
不过话说回来
保留火种祈祷火种永不熄灭
这些做法还是比较玄学
毕竟谁也知道
哪一天最后一颗火种会不会熄灭
所以自己能造火才是真的
于是
远处的燧人氏
迈着自信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在燧明国有一种木头叫燧木
燧人氏发现
鸟在啄这种木头的时候
会出现一丝火星儿
这让燧人氏一下子顿悟了——
他模仿鸟的样子开始捣鼓燧木
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
他发现双手对搓
高速钻木就能产生火
燧人氏毫不吝啬的将此大法分享给所有人
让大家都过上了能安稳吃肉的真香生活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五蠹》
巧的是
燧明国在今天的河南商丘
而商丘是当年契去世后
大家为了纪念他都会拿上黄土
到他堆的土丘那里添上一块
土丘也就越来越大
以封号“商”命名为了商丘
久而久之而地名也就变成了商丘
作为中国火文化的发源地和重要流传地
今天商丘依旧有火神太庙
还会举行当地最盛大的庙会
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
为火神添土圆坟、吟诵诗词来纪念他
而正在看这篇文的你
身为干饭人
也应该好好感谢火神
毕竟没有他们
哪来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呢!
最后
火有了
食材当然也不能少
宋朝食材的top
苏东坡的真爱
它来了
参考文献
1.它由古代祭祀“大火”仪式而来?.中国新闻网.2019.10.07
2.杨东晨.中华“遂皇”考——燧人氏的事迹及时代之考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