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男人,国民女神林徽音痛下决心改名“林徽因”

兰台说 2020-03-10 22:35:22

说起林徽因,稍有点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她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女性。

民国时期的林徽因与陆小曼、张爱玲等,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放在今天也是少有的杰出女子。

对于很多人而言,无论男性女性,她们堪称“国民女神”。令女人艳羡,令男人向往。

林徽因是著名才女,还是建筑学家。

她的感情世界里,与三个大名鼎鼎的男人有关: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

她的显赫家世,她的清纯美貌,她学贯中西的才华,她复杂而曲折的感情经历等等,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然而,她原名不叫林徽因,而是“林徽音”。

她被迫改名字,是因为另外一个男人。

林徽因的祖籍是福建闽县。

闽侯林氏曾是当地名门望族。到她祖父林孝恂这一代时,已经衰微。

但是林孝恂也是饱学之士。清末光绪年间,以进士之身列翰林之选,与康有为同科,历任多地官员。

她的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

她的祖父饱读古代典籍,据说为她取名“林徽音”。

“徽音”二字,源于《诗经•大雅•思齐》中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这首诗歌是歌颂周朝开国人物文王,认为周文王具有“圣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母亲太任、妃子太姒。太姒继承太任、太姜的美德,就会多子多福。

也即她们是具有美德、伟大的女性。

“徽”是美,“音”是声誉,“徽音”就是美誉、美德;“百斯男”即百男,寓意生子多。

“徽音”二字具有典雅、美好的寓意。也体现了林氏对其家族女子的期望和祝福。

即使放在今天,“林徽音”三个字也是个很好的女性姓名,朗朗上口,内涵美好、丰富,耐人寻味。

在这样高级官宦、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里,林徽音自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难能可贵的是,林孝恂虽是清末科举文人、仕宦,却思想开明,能接受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他还注重让后代接受新式教育,不分男女性别,送子、侄多人赴外国留学。

林徽音的父辈林长民、林尹民、林觉民,都是知名的革命青年。

林徽音自然也有同等的待遇。

少时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随父游历欧洲;

与梁思成(梁启超长子)一起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

入美国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等。

林徽音学贯中西,多才多艺,包括文学创作。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它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

林徽音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她曾登台演出印度文豪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

1927年,胡适、徐志摩、余上沅等创办了新月书店。它除了创办《新月》月刊之外,还是个出版机构,编辑出版了"现代文化丛书"、《诗刊》、《新月诗选》等。

1931年4月,林徽音在《诗刊》第二期发表了处女诗作《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此后几年中,她继续在文坛耕耘,陆续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

然而不巧的是,当时文化界有一位颇有点名气的男性叫“林微音”,与林徽音的发音很相似,很容易混淆。

这个林微音的来头算是不小。

他是一位作家、诗人,曾在上海任银行职员,参与创立了”绿社”和《诗篇》月刊。他还与鲁迅发生过一场论战。

他受好友邵洵美之邀,一度担任新月书店经理。

而他的朋友邵洵美,来头更大。

邵洵美出身于官宦世家,是“新月派”作家、出版家、翻译家。

他家族显赫,也有才干,与包括胡适、徐志摩、徐悲鸿等都是朋友,是文化界的一位知名人物。

“林微音”与林徽音的称呼相似,往往会造成误会。

但是,林徽音觉得,“林微音”拥有复杂的社会交际圈,让他改名字不合适。

于是,林徽音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忍痛割爱,放弃祖父所取的“徽音”,改自己的名字。

她把自己的姓名巧妙地改为“林徽因”。

“因”字做名字清新脱俗,而且做笔名也挺合适;而且“林徽因”与本名林徽音同音。

为此,林徽音还专门登报声明。

之后,“林微音”逐渐淡出文坛。

而“林徽因”的作品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

她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冰心称赞她:“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她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广为人知。

久而久之,林徽音也就被称为“林徽因”了。

0 阅读:17

兰台说

简介:追寻历史轨迹,解读人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