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学毕业生流浪街头18年:天桥下住12年,每天坚持学英语

热情的小狐狸 2024-09-24 02:09:47

陈颖的教育旅程

1984年的春天,整个考场外,家长们紧张地徘徊,等待着孩子们完成那改变命运的试卷。陈颖在考场内努力作答,每一个数学题目他都仔细推敲,力求每一分都能到位。

然而,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刻,虽然足以让他进入一所专科学院,这样的结果不能让他满足,他需要更高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复读的这一年,陈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上。每天早上,他是图书馆开门的第一批学生,晚上则是离开的最后一批。他重点攻克那些曾经阻碍他的难题,数学公式和物理定理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一年中,他几乎与世隔绝,所有的社交活动都被暂时搁置,只为了能在下一次高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1985年的高考,陈颖带着满腔热血再次步入考场。这一次,他对每一科的答题都更加自信。考试结束后,他感觉自己的表现比上一年有了显著的提高。果不其然,当成绩发布时,490分的高分让他成功被华中师范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录取,这一次,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尽管这仍然是专科层次,但这个专业在学术和职业发展上有着广阔的前景。1986年,这个转折点来得正是时候,专业的升级为本科招生。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图书馆里,陈颖开始了他的专业学习,每一本书籍、每一次研讨都在为他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

黄冈师专的岁月

1988年夏天,陈颖和他的行李一同到达了黄冈师专,这所学校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湖边,校园内古木参天,一片学术的宁静氛围。他被正式分配到图书馆工作,图书馆里,排列整齐的书架和不时翻动的书页声成了他日常的背景音乐。

彭旺林,他的大学同窗,也被分配到了同一个图书馆。两人一起走过了求学的岁月,如今又在职场上并肩作战,这种缘分让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他们被安排在同一栋宿舍楼,住在相邻的房间,共享着厨房和洗衣房。生活上的互相照应,让他们的关系更像是兄弟而非仅仅是同事。

工作之余,他们也会一起参与图书馆的各种活动,如组织阅读促进活动和图书展览。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也让他们有机会与更多的师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南下福建

1998年,随着南下风潮的兴起,许多人纷纷前往南方寻找新的机遇,陈颖也做出了改变。他在黄冈师专的图书馆工作了十年,逐渐感觉到自己的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他听闻不少同事和朋友南下到经济蓬勃发展的福建、广东等地,找到更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于是决定跟随这股潮流,踏上福建这片陌生的土地,希望能有所突破。

陈颖离开了黄冈,带着简单的行李和一些积蓄来到了福建省。这里的城市繁忙,建筑高耸,显然与他在黄冈师专平静的校园生活截然不同。福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机会看似随处可见。然而,事情并不像陈颖想象的那样顺利。

他在福建的最初几个月,不断奔走于各个招聘会和企业之间,尝试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图书情报管理并不是一个热门的行业,尤其是在像福建这样以制造业和贸易为主的地区。

几次求职失败后,陈颖不得不考虑一些与他专业不完全对口的工作。他曾短暂尝试在一家小型民营企业工作,负责一些文件管理和信息整理的事务,但这份工作不仅薪水不高,而且工作环境与他预期的差距甚远。他还试图进入一些正在兴起的电子商务公司,但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很快也被淘汰。渐渐地,他在福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事业上始终没有取得突破。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挣扎后,陈颖意识到,留在福建可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无奈之下,他决定返回熟悉的校园环境,重返黄冈师专。幸运的是,学校并没有忘记这位曾经的员工,愿意重新接纳他回到岗位。不过,这一次,陈颖并没有回到图书馆,而是被调到化学系工作。

在学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陈颖再次感受到自己无法继续在这个环境中工作下去。面对着工作中的种种不适应,他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出路。于是,他向学校递交了“停薪留职”的申请,决定再次离开这个熟悉却让他感到束缚的地方,寻求新的机会。

东莞岁月

2002年,陈颖告别了过去的校园生活,带着几乎没有什么积蓄和行李来到了东莞。这座城市当时正在飞速发展,工厂林立,外来打工者如潮水般涌入。陈颖来到这里,试图寻找新的生活机会,然而,东莞的现实比他想象中更加残酷。生活成本高昂,工作机会有限,尤其是对于一个年龄逐渐增长、没有特殊技能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最初的几个月,陈颖在东莞厚街镇、虎门镇一带四处找工作。和许多人一样,他尝试去工厂应聘,然而这些工厂更多需要的是年轻、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的工人,陈颖的年纪和背景让他在应聘中处处碰壁。有时他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比如在建筑工地上做一些搬运活,或者在街头摊贩的档口帮忙。收入微薄,吃饱饭都成了问题。

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陈颖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差。最初他还能租住在一些工棚或是简陋的出租房里,后来连这些都支付不起,只能选择露宿街头。他在东莞的街头流浪,日复一日,白天在各个工地或街头寻求零工机会,晚上找个能躲风挡雨的地方栖身。

在经历了几年的流浪和艰难求生后,到了2008年,陈颖终于在东城区找到了一处相对固定的“住处”——一座圆形的天桥下。这里虽然简陋,但至少可以挡风遮雨,不至于露宿在更为恶劣的环境中。他用几块折叠起来的纸箱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床铺,旁边放着几个矿泉水瓶、一双旧拖鞋,还有一个装着肥皂和毛巾的塑料袋。这些就是他全部的家当了。

尽管生活困苦,陈颖依然保持着与众不同的习惯——他每天坚持学习英语。在这个天桥下的简陋居所里,每天上午,他都会找来一块硬纸板,拿着一支削尖的小木棍,在上面拼写英语单词。他口中不断念出这些单词,尽管发音并不总是准确,但他从不间断。过往的路人对这一幕感到诧异,毕竟很少见到一个流浪者会如此认真地学习,尤其是在如此艰难的生活条件下。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陈颖在这座天桥下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时光。十年里,城市在变化,东莞的天桥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而桥下的陈颖几乎成了这座天桥的一部分。每天早晨,附近的居民或上班族路过时,总能看到他在那里练习英语。

重逢与新生

2018年,陈颖的生活在东莞的天桥下已经过了十年。十年间,桥上的车流不停,而桥下的他几乎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然而,这一年,一家专注于帮助流浪人员的公益组织在街头巡查时,发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流浪者。

志愿者们开始与陈颖交谈,想了解他的过往。陈颖最初并不多话,但在几次接触后,他渐渐透露了一些关于自己过去的情况。公益组织了解到,陈颖并非普通的流浪者,他有过一段不错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他们决定帮助陈颖,试图找到他的家人。

同年7月,消息传到了陈颖的家乡——黄冈师范学院。当时的学院领导知晓陈颖的情况后,立即与他的老友彭旺林取得了联系。彭旺林这些年来一直挂念着陈颖,听到老友还活着的消息,心情激动不已。于是,黄冈师范学院安排彭旺林前往东莞,亲自去见陈颖,并尝试说服他回家。

彭旺林从黄冈出发,经过了长途的车程,来到了东莞。当他走到陈颖居住的那座天桥下时,看到的是一个与记忆中大不相同的老友。陈颖的样子显得憔悴、消瘦,生活的艰难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彭旺林站在天桥下,几秒钟没有出声,而陈颖正低头在纸板上写着英语单词,显然还没有注意到老朋友的到来。

“陈颖!”彭旺林终于开口。陈颖抬起头,望向发出声音的人,眼前的这个身影逐渐与记忆中的彭旺林重合。两人相视而立,沉默了一会儿后,终于走近彼此,握了握手。没有太多的寒暄,彭旺林直接表达了来意——他希望陈颖能跟他一起回家。

此后,陈颖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不再出现在东莞的天桥下,也不再过那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他回到了黄冈,重新融入了家乡的生活。

参考资料:[1]李志斌.论流浪汉形象及其精神价值[J].理论月刊,2007(1):128-130

0 阅读:1

热情的小狐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