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我国整个古代史,总共有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有英明深得民心的皇帝,也有荒废朝政亲手将自己国家葬送的。
不过历史上的这四位皇帝,可以说是众多皇帝中最完美的四个,绝不是让国家富强那么简单。
那这四位皇帝都是谁呢?他们又有怎样的故事?
朱祐樘: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可以说是明朝皇帝中优点最多的一位,当然,在整个皇帝圈中也是极为罕见的存在。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皇帝都比较喜欢选妃纳妾,后宫一眼望去全是各种高颜值妃子。
其实这非常可以理解,“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嘛,也算是人之常情,不过皇帝要是因此荒废了朝政,那自然不算是一件好事,而是整个国家的灾难。
朱祐樘虽然生在帝王家,但他从小生活的日子非常艰苦,据说是宦官和宫女将他养大的。
对于宦官和宫女的第一印象,大家或许没有什么好的看法,不过他们培养出了一个性格非常温和的好皇帝。
按照我们今天现在的说法,朱祐樘不仅是一个好皇帝,他还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朱祐樘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也就是孝康敬皇后,朱祐樘一生只爱她一人,直到最后自己离开这个世界。
别说明朝整个皇帝了,就算是我国古代史中的400多位皇帝,也没几人能做到只有一个皇后,同时不对宫女下手的。
单单只是这一点,就已经胜过许多皇帝了。
朱祐樘是一位宽厚仁慈的皇帝,他对于孩子们的教导也是极为温柔。受父亲影响,朱祐樘的孩子们性格也都比较温和。
把家庭安顿好了,才能更多精力治理国家。
对于朝政,朱祐樘非常勤劳,而且积极听取贤臣的意见。
不过朱祐樘的身体一直比较虚弱,但即便是如此,他还恢复过午朝和晚朝制度,也就是说,早晨、中午、晚上都得上朝。
为了防止宦官专政,朱祐樘每次批奏折时从来不让他们看,更不会让他们代批。
此外朱祐樘对待大臣们也是非常宽厚体贴,比如大臣们晚上回家的时候,朱祐樘特地安排军队拿着灯护送他们回去,能做到这样的皇帝,实属罕见。
所以经过长时间交往,朱祐樘亲手培养出了许多不仅有能力,而且对大明非常忠诚、勤奋的忠臣良将。
那段政治非常清明的历史,被称为“弘治中兴”。
朱祐樘在驾崩后,后人在他的陵墓中只发现了他和孝康敬皇后,里面一个妃嫔都没有,这充分体现出,朱祐樘的确只娶了一个老婆。
赵祯:仁宗盛治第二位是来自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
提起北宋,或许许多人不会有太好的印象,因为这个国家实在是太草包了。面对比他们弱小的国家都给钱求和,丝毫没有一点当初赵匡胤的血性。
不过话虽如此,但北宋还是出过好皇帝的。
赵匡胤之后的北宋虽然多多少少有点窝囊,但是想必大家都清楚,北宋一直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经济估计是位列全世界第一。
当时北宋的贸易极为发达,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着非常繁忙的交易,这一点,通过纸币交子就能看出。
交子是我国出现最早的纸币,它的出现意味着银子什么的不好用了,同时也说明交易额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出现了这种非常便于交易的货币。
宋仁宗赵祯在位时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国家经济发展非常繁荣。
赵祯的性格多多少少和前面的朱祐樘非常相似,他也是非常仁慈宽厚,而且喜怒不形于色。
赵祯继位时,国内外也还算是比较稳定,最起码短时间内不会亡国,但国内时不时还会出现许多起义军,这就意味着国家还是有问题的,于是赵祯开始想办法改革。
这次改革,涉及到两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人,一个是范仲淹,另一个是欧阳修。
在范仲淹等人的努力下,他们制定出了十项改革主张,主张是非常好的,而且赵祯也非常赞同,并且开始逐步实施。
但非常不幸的是,这次改革因为触碰到了贵族们的利益,所以在他们的极力阻挠下,这次改革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范仲淹、欧阳修等人还被逐出了朝廷。
这就是宋朝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庆历新政”,它虽然失败了,但为以后王安石变法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改革国家外,赵祯还积极发展国家科技。在那个时代,北宋的各方面教育还是非常不错的,也由此培育出了许多优秀人才。
赵祯在位时期,北宋朝堂中的著名人才可谓是非常之多,放眼整个古代史都是极为罕见的。
这些人才不仅在北宋时期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为之后的历任皇帝也付出了诸多努力。
这就是所谓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些人才大多都得到了重用,因为赵祯的确是一个知人善用的好皇帝。
刘询:孝宣中兴在大汉王朝,对庙号和谥号的评价非常严格。在刘询之前,已经获得了庙号的皇帝有大汉王朝的创办者刘邦、“文景之治”的奠基者刘恒,以及雄才大略刘彻。
之后刘询由于表现也很不错,所以他获得了庙号中宗。
刘询继位前的大汉王朝可谓是相当混乱,主要原因就是当初汉武帝刘彻留下的祸根。
刘询是被当时的大将军霍光扶持上位的,也就是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朝政都是由霍氏家族把持的,这就是每个王朝中都非常容易存在的外戚干政。
不过霍光可是扶持了一个好皇帝,这也算是大功一件。
后来霍光病逝,刘询成功夺回了大权,然后许多霍氏大臣遭到了诛杀,外戚干政的局面也是终于结束了。
刘询在亲政后,他第一时间降低了国内的盐价。
直到现在,食盐依旧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物资,在之前科技落后、物产也不丰富的古代,食盐更是非常紧缺,所以历朝历代对食盐的把控十分严格。
要是食盐把控不好了,那整个国家都很有可能会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刘询降低盐价,无疑是明智之举。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国家的粮食产量,刘询经常派人到民间视察民情,看看那些官吏们有没有在好好工作。
碰到那些无所事事的贪官,他们自然逃脱不了制裁。
如果碰到了品行非常优良的贤才,可以向国家推荐。
同时,刘询还下令大大减轻了国内的赋税,像赈灾的钱百姓们都是不同支付的。
在刘询执政时期,汉朝在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他既继承了先辈的优良政策,同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其他创新,汉朝的国力也由此达到新的高度。
刘秀:光武中兴最后一位就是东汉王朝的创办者,汉光武帝刘秀。西汉末年亦是英雄辈出的时候。
西汉末年的情况就不用多说了,一般带着“末年”两个字,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快走到头了。
由于国内政治腐败,导致外戚王莽逐渐发展了起来,这个人也是自寻死路,你说你自己一人掌握大权也就算了,后来他还篡位称帝。
就这种行为,汉光武帝刘秀都没他秀,他不挨打谁挨打?所以汉朝境内纷纷出现了许多讨伐王莽的起义军,刘秀他们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战事对刘秀越来越有利,他的权力也是由此越来越大。刘秀好像就是专门为这个乱世而生一般,那个救世主也正是他。
正当刘秀指挥手下将领们打得热火朝天时,他的部下纷纷建议赶紧称帝吧,不值得再为更始帝卖命了。
最后在大家的苦苦劝解下,刘秀也是成了非常听劝的人,他在鄗城登基称帝了。
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心诚意,国号依旧是“汉”,其实就是为了师出有名。
建立东汉王朝后,刘秀继续指挥悍将们攻占国内还没有收复的地盘。
主要就是关中、关东、陇西、川蜀等地,从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开始,他用了整整十二年才将四分五裂的国土重新统一。
刘秀单纯只是在这方面的贡献,就足以载入史册光宗耀祖了。
打了这么多年仗,整个国家也是再经不起折腾了,于是刘秀开始大力发展国内经济。
首先就是减轻赋税,同时开仓济民鼓励他们生产。各地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兴修水利,这样可以提高粮食产量。
经过一系列努力,在刘秀统治后半段时,汉朝的人口已经翻了一倍,也就是说这些努力还是有很大成果的。
针对刘秀,毛主席曾评价道:“这是一个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好皇帝。”
虽然自己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但刘秀依旧表示自己并没有为百姓做什么。
这便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完美的四个皇帝,要是能生活在他们那个年代,无疑是非常幸福的。
封建王朝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是能碰到一位好皇帝,也算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