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其形有体态之美,其音有韵律之美,其义有哲理之美。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一下“脩”字,探索汉字的奥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f1d1b51d9f177509632f708f461b9d93.png)
第一部分:生僻字注音
“脩”字的拼音为 xiū。
第二部分:生僻词解释意思
• 束脩: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见面礼,通常是一束干肉。
• 脯:经过加工的干肉。
• 脩脯:指送给老师的酬金或干肉。
第三部分:赏析
出处:《论语·述而》
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现代白话翻译:孔子说:“只要主动给我一束干肉作为见面礼的人,我从未拒绝过教导。”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即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愿意学习,孔子都会给予教导。这反映了孔子对教育的无私奉献和对知识传播的重视。
第四部分:历史
“束脩”在古代是学生拜师时送给老师的见面礼,通常是一束干肉。这一传统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形成,后来逐渐演变为教师的报酬,称为“脩金”。孔子的这句话也表明,他并不以收取学费为目的,而是强调教育的普及和机会平等。
第五部分:生活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启示我们,教育不应有门槛,知识应向所有人开放。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公益教育等方式,让更多人获得学习的机会,无论他们的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如何。例如,许多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免费课程,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获取知识,这正是孔子教育理念的现代体现。
第六部分:英文翻译
Confucius said: “I have never refused to teach anyone who offers a bundle of dried meat as a gift.”
第七部分:英文中不常见的词的音标和解释
• Confucius [kənˈfjuːʃəs]: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dried meat [draɪd miːt]:干肉。
• teach [tiːtʃ]:教导。
----
这里是小亦,关注我,不迷路,一起学习咱们的传统文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