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领导说你是个好同志,能力也得到大家的认可时,你就要小心了!

黄忠谈历史 2023-06-11 03:32:03

“你不要太放在心上,我从来就没有把你当做外人,你和其他人不一样,你的能力和人品,也是得到大家高度肯定的,有机会我们好好谈谈!”当领导这样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因为领导往往说的都是反话,安抚你说明在他眼里,你已经不是个服从管理的人,而是需要去花时间安抚的人了,对于领导而言你距离骨干越来越远,距离麻烦则会越来越近,慢慢的你就会发现,领导对你总是没有时间的,因此,想和你聊聊的计划只能是一拖再拖。

让我们把时间向前追溯,看看汉景帝刘启眼里的几个好同志,能力突出也得到了大家认可,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呢?

周亚夫:因为“一双筷子”而下线的一代名将!

周亚夫是周勃之子,而周勃是被评价为可以“安汉兴刘”的名将,“虎父无犬子”的周亚夫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细柳营将军周亚夫,早就远离了庙堂,南北军也换成了汉文帝刘恒的自己人,对于周勃、周亚夫父子,刘恒心存忌惮,毕竟“大功臣”周勃的双手上,可是沾满了刘盈的鲜血,同宗同族的刘恒,对于周勃这个人,真是又爱又恨!没有周勃、陈平,自己做不了皇帝,但是这两人可没有那么好心,拥立自己不是因为忠诚,而是因为自己看上去比较仁厚,说白了就是好控制!因此,刘恒在刚继位的几年里,对周勃十分尊重,大臣袁盎实在看不下去,对汉文帝说:“陛下,周勃有功不假,但是您是君,他是臣,您不应该对他表现的太谦卑,那样做有失天子威仪!”

有了袁盎的“建议”,汉文帝开始对周勃不那么客气了,周勃来了个称病回乡,结果正中汉文帝刘恒的下怀。没过多久,周勃就被地方官告发,说他成天穿着铠甲,明显是图谋不轨!于是曾经高高在上的太尉大人,成了阶下囚,如果不是薄太后的劝谏,汉文帝刘恒可能就借着这个机会,把周勃收拾了!当时薄太后对汉文帝刘恒说:“陛下,周勃做太尉的时候,掌控天下兵权,那个时候他不造反,如今什么都没有了,整天担心陛下收拾他,佩刀悬剑就是为了壮胆,还能做的了什么呢?”意思很清楚不过,得饶人处且饶人,别做的太过分了。

周勃的命算是保住了,他的儿子周亚夫子承父业,也做了将军,但是只是细柳营的将军而已,他治军有方,细柳营的部队战斗力,远远超过霸上的部队。但是因为出身的缘故,周亚夫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汉文帝曾经去视察细柳营的军务,结果吃了闭门羹,人家见天子玉玺都不认,就认周亚夫的军令。大臣们纷纷参奏周亚夫,汉文帝摇了摇头,“算了,算了,你们看细柳营的部队,才算是部队呀!霸上的那些老弱病残,真的打起仗来,恐怕连敌人的一个冲锋都挡不住!”尽管汉文帝刘恒对周亚夫评价很高,但不过是提升官职,还是让他在细柳营驻军。意思很清楚,你是个好同志,但是你底子不好,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用你的!

汉文帝的临终前,特意叮嘱汉景帝刘启一件事,说周亚夫是个帅才,到了危机时刻可以重用!但直到吴王刘濞造反前,周亚夫一直在细柳营做他的将军,方寸之地能有什么作为呢?七王之乱爆发了,汉景帝刘启问晁错,“如今国家危难了,老师我想启用一个人,你看怎么样?”晁错微笑着说:“陛下说的是不是周亚夫?”汉景帝点头,“陛下这个人用的好,当初文皇帝说过,国家有危难时,周亚夫是可以信用的人!”亚夫是个好同志,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因为他的父亲周勃的缘故,他的身上有个标签,令汉景帝总是心存顾忌。

周亚夫从细柳营,直接来到了大殿外,汉景帝刘启此刻手中拿着虎符,他知道自己今天所作出的决定十分重要,手握虎符就是掌控天下兵权,把虎符交给周亚夫,就等于把天下都托付给了他!当周亚夫要将随身佩剑交给门前的侍从时,汉景帝的声音从大殿内传来,“亚夫将军来了?不用解剑,直接进大殿!”周亚夫走入大殿后跪倒在地,嘴里说:“参见陛下!”汉景帝看着周亚夫,“想必亚夫将军已经知道外面的情况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细柳营的部队,是否已做好了战斗准备?我们到底能不能正面迎接叛军?”汉景帝刘启一连抛出了三个问题,周亚夫不慌不忙的说:“陛下,目前叛军来势凶猛,连梁王所率领的梁军,都一战而溃退守睢阳,梁军可是天下的强军,其战力要比我们的部队强不少!陛下手下的部队中,除了我的细柳营外,霸上部队人数虽多,却没有什么战斗力,且军械老旧无法上战场。敌军目前的人数是我军数倍,如果我们选择正面迎击,恐怕会一战而溃!”

汉景帝没有上过战场,但他知道周亚夫说的是实话,因为合情合理,尽管相当的不中听不入耳!“周将军说的对,如今国家危亡,朕想拜将军为太尉,执掌天下兵权,不知道将军意下如何?”周亚夫低头拱手道:“全凭陛下调遣!”汉景帝拿出了虎符,“这是虎符,有了此物,就可以调遣天下兵马,周太尉请接虎符!”当周亚夫伸出双手去接的时候,汉景帝又下意识的缩了缩手,从内心上来讲,汉景帝是不打算给周亚夫兵权的,毕竟这是个把文皇帝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但当下的形式,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七王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刘启论功行赏,周亚夫被封为条侯,他和魏其侯窦婴、梁王刘武,成为了这次平叛的三大功臣之一。这三个人可都是大众眼里的功臣,也都是汉景帝眼里的“好同志”!

汉景帝刘启的身体不好,刘彻年幼,他很担心自己去世后,刘彻掌控不了大局,那样一来的话,周亚夫会不会和他父亲一样,也来一个“安汉兴刘”,为此,汉景帝必须选择几个社稷之臣来辅佐刘彻,而周亚夫也好,窦婴也罢,显然都不是社稷之臣的好人选,而梁王刘武更是没办法倚重,自己的这个亲弟弟,才是对儿子刘彻威胁最大的人。于是就有了一次有趣的宴会,被邀请的都是重臣,其中就包括当时已经赋闲在家的周亚夫。周亚夫早上懒洋洋的起床,并没有马上出发,而是等到了日上三竿后,才不紧不慢的出发了。

汉景帝刘启在宴会开始时,发现周亚夫未到,便让人撤掉周亚夫的碗筷,等周亚夫姗姗来迟的时候,发现自己只有酒肉,却没有碗筷。他伸手向周围的侍者要,但没人敢给他提供,周亚夫大怒,他大声对刘启说:“陛下,他们这些人欺负我,不给臣碗筷,臣没办法吃喝了!”汉景帝刘启不紧不慢的说:“周大将军,你的碗筷是我让人撤掉的,你看看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别人早早就来了,偏偏你又是姗姗来迟,你怎么就这么特殊呢?”周亚夫才知道自己这个好同志,也是没有什么特权的,你想和领导任性,领导绝对不会惯着你的毛病!趁着宴会的间隙,周亚夫头也不回的走了,望着周亚夫远去的背影,汉景帝不禁说:“好一个跋扈将军,这样的人绝对不是社稷之臣!”

于是第一个好同志周亚夫下线,因为谋反的罪名,周亚夫被下狱,不久后就因为不堪受辱而绝食而死,一代名将陨落!

窦婴:因为一份遗诏,而被灭族的魏其侯!

周亚夫死的冤枉,还算是死在了明处,而魏其侯窦婴就要惨的多了,他是到最后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被人给刷了,这个人正是他一直信任的汉景帝刘启!窦婴对朝廷有大功,尽管这个人自视甚高,经常把其他人当做庸人。

晁错提出削藩,汉景帝征集百官意见,大家都知道那是汉景帝自己的主张,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因此,没有人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只有窦婴敢于直谏。他对晁错说:“晁错大夫,削藩这个事,事关重大,不知道做好了应变的准备没有?一旦这些诸侯们联合起来,我们怎么应对?文皇帝时采用的是温水煮青蛙的办法,只是需要的时间要长一些,如今削藩则有点操之过急,急则生变,恐怕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呀!”晁错一时语塞了,他确实没想过诸侯们联合起来作乱,到时候该怎么应对的事情,因为在他的概念里,这些诸侯王们享乐惯了,没有什么本事,更没有什么胆量!但他这次错了,因为吴王刘濞可不是个任人宰割的人,他曾经和刘邦一起平定过英布的叛乱,属于刘氏宗室里,少数几个能大的人之一。

看到晁错被问住了,汉景帝刘启出来说话了,“削藩这个事是个好事!”刘启先给削藩定了个性,那就是好事,必须做!然后说:“窦婴说的也有点道理,但削藩已经是势在必行了,这也是大家公认的!”大家的反对声不是没有,而是没人敢说,因为谁也不想招惹皇帝。窦婴马上就称病不出了,你不听我的,那我就彻底摆烂。当叛乱爆发后,汉景帝派人去请窦婴,窦婴闭门不出,说自己身体有病,没办法继续为陛下效力了。汉景帝被这个“好同志”气了个半死,最后没办法,只好去求自己的母亲窦太后出马,窦婴才“勉为其难”的出了山。当窦婴进宫后,汉景帝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窦婴不凡,其他人都是以威取信,只有你窦婴是以信取威!”窦婴回答:“谢陛下!”没有一点的谦虚谨慎,你表扬我,我完全接受,本来我就是这样的人嘛!窦婴不是听不出汉景帝刘启的弦外之音,而是故意装糊涂罢了。

汉景帝刘启马上说出了自己的诉求,“窦婴,如今周亚夫和刘武在和叛军争斗,我不用你去前线,就想让你坐镇洛阳,为两个人提供给养!”窦婴这个角色,类似于楚汉之争时的萧何,是后勤大队长。窦婴直接说:“陛下,你让我镇守洛阳,但您能调配给我得兵力一定是不足的,因此你一定要启用两个人,否则我就不去!”窦婴向领导要资源,这个做法本身没有什么错的,但是他的方式有问题,完全没给领导留面子。窦婴接着说:“其中一个送是栾布,另外一个人则是袁盎!”汉景帝眉头一皱,他知道这个栾布,年纪大了,还曾经是项羽手下的干将,而袁盎则是个老奸巨猾的人,和栾布关系密切,且和自己的老师晁错是死对头!

窦婴看到汉景帝面露难色,进谏道:“栾布是老了,但是在军中的威望还在,同时豪强游侠们都会给他面子,启用他有利于我防守洛阳!”“可以,栾布可以启用,但是这个袁盎嘛……”汉景帝刘启只答应了一半,他并不希望启用袁盎,因为他不想答应窦婴的全部要求。窦婴继续坚持道:“袁盎这个人老奸巨猾,他曾经在吴国担任过国相,吴国上下很多人都是他的门生故吏,多少都要给他点面子,启用他可以安抚那些摇摆不定的人!”汉景帝咬了咬牙,“可以,你提的这两人,我全都启用,还有什么?”窦婴乐了,“陛下,所谓无利不起早,请陛下多给我金子,让我去激励那些将校的拼搏之心!”

汉景帝刘启临终前,没有忘记窦婴,给他留下了一份诏书,告诉他到了实不可解的时候,可以拿出来便宜行事。窦婴很感动,却没有想到这是汉景帝刘启留下的杀招,汉武帝后来的一句话,揭示出了问题的本质:“表叔,你手里这个诏书,不管是真的假的,试问天下间哪一个帝王,能容得下你呀!”

刘武:被忽悠了一辈子的能人!

提到梁王刘武,很多人会认为他就是个被利用的可怜人,实际上梁王刘武很有能力,手下有一大群能人异士,韩安国不过是其中之一。至于羊胜和公孙诡,在梁王手下里也并不是什么突出的人才,梁王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认清形势,自己做储君这件事,本来就是母亲窦太后和他的一厢情愿,没有人会真正支持。大臣们不会同意,因为梁王继位,必然会任用自己的人马,如果那样的话,就会损害到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

汉景帝刘启知道自己这个弟弟厉害,于是用尽了一切办法,来安抚他,拉拢他,甚至趁着“酒醉”的机会,许诺会把帝位交给刘武来做。刘武还真就当真了,吴楚叛军在梁地,被刘武的部队阻击,不能向前推进半步,为周亚夫最后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这次平叛行动,如果没有梁王刘武的鼎力相助,恐怕周亚夫也只能回天乏术了。可最后刘武除了金银财物,就什么都得不到了,因为对于他来讲,刘启已经封无可封了。于是窦太后又老生常谈,提出让刘武做储君的事儿来,大臣们都坚决反对,其中袁盎最坚决。不久之后,京城中就出现一些反对刘武做储君的人,被杀的恐怖事件。

很多人被杀,其中就有袁盎,至于是不是都是梁王刘武的人下的手,在我看来很难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梁王刘武不蠢,公孙诡和羊胜,也算是名士,他们还没有幼稚到搞无差别暗杀的地步!因此很有可能是有人借题发挥,把问题进一步激化,令梁王刘武陷入彻底的被动。袁盎本来就是杀晁错的谋主,对于这个人,汉景帝刘启早就想除之而后快,只是袁盎也算是有功之臣,自己没办法下手。梁王刘武搞暗杀的机会很好,汉景帝刘启就可以接着这个机会,把袁盎也铲除了,毕竟袁盎和窦婴的关系密切,如此一来,还可以令窦婴和刘武势同水火,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刘武在韩安国的开导下,意识到了汉景帝刘启的可怕,他只好令羊胜和公孙诡自裁,而后自己来了个负荆请罪,祈求汉景帝的原谅。我已经这么惨了,你就高抬贵手吧!陛下杀心已起,为今之计只有示弱求存,才有可能有一线生机!就是韩安国教给刘武的安身保命之策!不过刘武很窝囊,这件事自己确实有错,但是很多人确实不是自己杀的,自己完全陷入了阴谋之中,出了力赔了人,最后还差点做了刀下之鬼。窦太后因为这件事,也不再提刘武说话,因此,梁王刘武壮年气竭,不久后就郁郁而终了。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0 阅读:4

黄忠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