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归帆欲早挂,莫待雪纷纷。

傅山聊文化 2024-09-19 15:47:24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我国先贤早已总结出规律:太阳达黄经180°,斗指酉,秋分的“分”就是“平分”的意思。既有昼夜平分之意,还有秋季平分之意。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每年公历9月22-24日,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大。这种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赓续,或许正适合:秋收,秋耕,秋种……又是一个农忙关键时期。“民以食为天”,经过辛勤劳作的付出,该收获啦。农人们“累,并快乐着”。

秋分时节,人们还是很重视的,应景活动还很多,譬如:

吃秋分菜。秋分当天,岭南客家人,几乎全村出动,都去采一种“秋菜”,回来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吃。据说是营养丰富,极适宜身体。他们还有顺口溜,“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对了,他们采的“秋菜”,就是传说中的野苋菜。

或许,这种吃秋分菜意义非凡。不仅仅是营养,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走出去,运动,锻炼身体、锻炼眼睛、锻炼一下手……充满乐趣。

粘雀子嘴。秋分这天,客家人是要放假一天,吃汤圆的。要专门留十几个或几十个没有陷的,煮好,用细竹叉扦上,放置在田间地头,供雀儿们吃。据说,雀儿们吃了这种实心汤圆,心满意足,也就不会来破坏庄稼啦。老百姓称之为“粘雀子嘴”,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这和果农摘柿子,总要留一些在树上,给鸟儿们吃,是不是一个道理?与自然和谐,和谐的自然而然。

祭月,拜神,放风筝……秋分项目丰富多彩。大体上是祈求护佑,感谢庇护之类。至于放风筝,现代人就是图个娱乐。古时放风筝,还是挺有讲究的。《红楼梦》中有描述,不仅仅是看谁的漂亮,谁放的技术高,还有抛弃困惑和灾难等等。那么,秋分放风筝又有什么寓意呢?

可以肯定的是:放风筝是有益的。购买风筝中的美学和实用;起飞过程的操作技巧;风筝飞上高空后的把控,或放或拽,除了技巧,就是炼眼。带孩子放风筝,是个很好的选项,相对轻松,还可呼吸新鲜空气,一举多得。

还有一个“竖鸡蛋”,秋分和春分一样都有这么个习俗。在过去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到了秋分这天,都从家里拿出新鲜鸡蛋来比试,看看谁能把鸡蛋立起来。当然,能立起来的不多,但也不算少。大家都很高兴,祝福合着欢笑,会玩好一会儿,会乐好一会儿,还真是“秋分到,蛋儿俏”……大人们看着也高兴,仿佛自己瞬间回到从前,自己儿时高光再现,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节目。

据说这个有趣的节目,随着华人走向世界。华人华侨乐此不疲,也吸引了老外,他们也是跃跃欲试。事实证明他们没有中国人心灵手巧,失败居多。据说有个大人物,“噹”的一下,磕破了鸡蛋的大头,鸡蛋立起来了。于是,吹嘘已掌握了竖鸡蛋规律。

大神们想一想,老外认为的对吗?

个人认为,我们中国人还是更了解自然规律,不是吗?

中医,就是自然科学。在秋分时节能给我们什么指导呢?中医认为秋分前是“温燥”,秋分后是“凉燥”,应对不太一样。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重在益肺润燥。食用芝麻、核桃、蜂蜜、梨等,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秋分到了,准备好了吗?“凫雁终高去,熊罢觉自肥”。我想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早做打算。

0 阅读:0
傅山聊文化

傅山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